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启示

2019-01-16 03:19
山西青年 2019年23期
关键词:晏阳初幼儿园家长

周 睿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一、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

(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紧迫性

教育的短板在农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推进教育公平、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在提升农村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农村幼儿园在园所数量和在园幼儿人数方面,都占全国比重的一半以上。要想发展好中国学前教育,就必须解决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

(二)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广大农村地区,幼儿园的作用更多的是替家长看孩子。家长依然将幼儿教育看作是老师的事情,学校的事情。父母可能从行动上和理念上都不够重视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或者缺位、或者成为阻碍。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虽然我国已经高度重视并不断解决,但留守儿童问题依然存在。可以说,在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农村地区的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很低,家长的教育素质还未得到有效提升,家园共育依然未得到有效实施。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十分不利。缺少或者缺失社区协助,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更多是孤立的存在,资源十分有限。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启示北师大的石中英教授曾指出:要了解到中国历史上众多思想家提出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也依然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辉,需要我们努力继承和弘扬,做到温故知新、推陈出新以及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晏老的教育思想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仍旧熠熠生辉,对当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一)立足国情发展教育

晏老躬身力行“全民的”、“以平民教育需要为标准的”、“适合平民生活状况的”、“根据本国国情和人民心理的”等教育理念,启发我们当前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适应当地社会发展。“地方自动负责的”,是要求教育应由当地政府负责。“人人有参加的可能”,放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方面,则是对每位幼儿都有入园机会的强调,这便是公平性的体现。

公益性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属性,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当前,国际社会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层次性: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平等,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其他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1]。具体到农村学前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有公平的入园机会,有充分的教育选择自由,还要有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要让农村幼儿园能够获得先进的幼儿教育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个人发展和表现机会方面也应逐渐缩小与城市地区的差距。

立足国情发展教育,支持多渠道办园,村集体、街道、国有企业办园,是尽可能在入园机会上给予保障,着力推行普惠性幼儿园是尽可能在入园质量上给予保障。在如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下,发展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要做好教育资源配置,如对农村普惠性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和教育信息化投入等[2]。

(二)注重儿童教育,重视家庭教育

他在“平民教育的急需——治国”中提到:“儿童是将来的国家主人,这句话是不容否认的。要建设明日的中国,尽可努力于义务教育,数十年之后,便可收效[3]。”晏老在20世纪30年代发出重视儿童教育的呼吁,其远见卓识令人钦佩!“建设明日的中国”离不开儿童,离不开儿童教育,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定县实验中曾有家主会、主妇会、少年会、闺女会、幼童会等组织形式。[1]如果说幼童会体现了他对幼儿教育的重视,那么家主会则体现了晏阳初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古往今来,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直都在被强调。晏阳初提到: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子女的影响大过教师,学校教育若与家庭协助与合作,定可收最大的效果。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其他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最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家庭所提供的道德教育和文化熏陶,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远非幼儿园可比。

当今,农村依旧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对幼儿教育的难度。因此,幼儿园和教师应从意识上,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纠正家长的不良教育观;从行动上,给予家长正确的育儿方法与指导。促进家园合作,形成良好的家园互动,才能给予幼儿良好成长的“家园”环境。家长方面——首先,应注意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时就可以开始,并非要等到学龄阶段。其次,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观念就应一致,不使孩子因混乱而迷惑。最后,对家长提高教育素质而言,接受适当的亲职教育很有必要。

(三)树立文化自信

晏阳初认识到民族自觉,即是要反求诸己,有自力更生的觉悟[4]。他认为,近代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中西文化的触碰,造成了一时的文化混乱现象,必须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他还指出了一点直至今日仍明显存在的问题:中国人缺少自信力,往往存在着一种轻视国人自己创办的事业的观念[4]。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20世纪,在当下的中国,特别是教育领域也是可见一斑的。

学前教育发展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教育体系,必须有教育自信。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幼儿教育,总是在追逐外国的教育理念,像猴子搬玉米,搬一个扔一个,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拾到。要辩证对待外国先进教育理念,发展适合中国社会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发展中国文化,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呢?晏阳初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大众,他兢兢业业、不求回报地付出,就是为了让大部分中国人接受教育,用知识武装头脑,从而能保家卫国。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应该努力发展普及大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把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结合起来[5]。

农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可以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出发。18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提出过“自然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强调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因此,在自然资源和地方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可以充分开展亲自然活动。比如,有着丰富动植物和泥沙等的广阔自然空间、发展具有民间特色和乡土特色的幼儿园。此外,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地区各具特色,农村地区因其开发程度不及城市,可以相对较多的保留当地传统文化。比如,在体育活动中贯穿传统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舞龙、踩高跷、滚铁环、扔沙包、跳房子等游戏。近年来,一些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也可见一斑,比如闽南音乐、川南彩灯和秦腔戏剧课程等,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从小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小结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说:“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这同普惠性幼儿园的初衷一致,也同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的追求一致。百年树人,教育为本。要大力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民众能够承担得起的、脱离空洞说教的农村地区幼儿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各种研究表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率,能够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公平。发展好农村学前教育也有利于协调当前城乡区域发展,是当下城乡发展的一大关键。发展好农村学前教育既是对幼儿的未来负责,也是对祖国的未来负责。习总书记提出:“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农村学前教育必将迎来新的台阶,中国的学前教育必将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晏阳初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构造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华工教育了教育者
家长请吃药Ⅱ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宴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乡村社区图书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