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实验室统一管理实践研究

2019-01-16 11:37马宗仁彭云珠李晓壮
中国医院 2019年9期
关键词:检验科统一科室

■ 马宗仁 段 浩 彭云珠 孙 彬 李晓壮 段 勇 何 飞

早期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的目的是支持本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1]。各临床科室向医院申请购置仪器设备,引进实验人员,开设本专业的实验项目,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作为医院收入中经济效益较高的临床检验项目也给临床科室带来了一定的收入。自2000年以来,我国大型综合医院规模迅速扩张,传统学科大量专科化发展分化[2],临床科室的自建实验室数量也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增加[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57个临床、医技科室中,先后有17个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项目,但除检验科实验室通过了国际ISO15189国际认证外,按当前开展临床检验的标准规范,其余临床科室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人员资质、管理水平等均难以达标。随着医疗服务从数量满足向关注品质的转变[4],临床科室实验室各自开展临床检验,逐渐暴露出检验流程混乱、检验项目重复、质量控制标准不一、人力及设备资源成本增加、收入分配不公等越来越多的弊端。虽然国际、国内的医疗机构认证均以实验室统一管理作为核心要求[5],但鉴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利益驱动,实验室统一管理虽是大势所趋,但却难以实现人、财、物、标准的真正统一。

我院自2016年11月开始,通过清理重复项目、统一检验标准、人员设备设施按需调配、分阶段合并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等一系列手段,建立了统一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在大型综合医院真正实现了实验室统一管理。

1 实施方案

自2016年11月开始,我院结合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关于实验室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相关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分阶段推进临床各科室自建实验室的合并以实现全院实验室统一管理。

首先,对各实验室检验项目和实验人员资质进行了清理审核,合并信息系统中临床科室开展的重复项目,并将清理后的检验项目与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一一对应,所有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统一按照ISO15189标准执行。

其次,对临床科室提成比例高于检验科提成比例的绩效分配方案进行改革,依托信息系统将各临床科室实验室开展临床检验的收入从总收入中分离出来,调整各科临床检验收入提成比例和分配比例与检验科一致。

再者,分批次对各临床科室实验室人员进行归类定岗,经培训取得检验资质的才具备上岗资格,培训后仍不能取得检验资质的交由人事部门进行岗位调整。清理各临床科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并登记造册,科研设备和试剂耗材交由科研部门管理。

最后,分阶段、分批次启动合并临床科室实验室至检验科的工作,原实验室具备检验上岗资格的人员调入检验科,原实验室开展项目和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交由检验科统一管理。检验科统筹安排各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按照医院的管理流程统一采购检验试剂耗材。

2 取得成效

2.1 实现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实验室人才梯队,精密仪器实行专人专管,统一了仪器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技术资料管理,保证了仪器设备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从而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医学检验科按照ISO15189标准定期对临床各实验室合并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与考核,避免了违规实验操作行为的发生,提高了检验质量。

2.2 保证了检验质量水平的同质化

统一后的医学检验科均按照ISO15189标准执行室内质量控制,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取消了实验中不正确、不合规和不合法的实验操作流程和检验项目,降低了医疗风险发生。保证临床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信息完整性,保证临床医生的可靠诊断和保护患者隐私,使临床检验服务不断得到提升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2.3 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实验室合并打破了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状态。医院的实验试剂及设备统一采购,减少了医院设备采购的环节,避免了医院实验设备的重复购买,采购过程规范降低了廉政风险。

2.4 提升了服务满意度

实验室合并后,医学检验科业务增长迅速,同时促进了各临床专业与检验专业的学科交叉与新项目开展。2017年业务比2016年增长24%。医学检验科综合服务满意度持续上升,检验相关的投诉明显减少,综合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

3 讨论

3.1 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原因

早期临床科室设立内部实验室的原因主要包括:由于某些病种的特殊性,需要在临床中结合科研不断进行探索,为方便科室工作,建立属于本科室的实验室;既往医院为获取更多的收入可能倾向于大力支持开展经济效益较好的临床检验,而科室自行开展临床检验项目可为本科室带来更多收入,利益驱动下催生了大批临床科室实验室的建立;科室自建实验室,在实验设备与实验试剂、耗材的采购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医院的采购流程严谨规范,故往往繁冗耗时,科室更愿意选择自己可操控的简便流程采购耗材和试剂。

3.2 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弊端

临床科室实验室对实验试剂的需求量与检验科相比相对较少,但由于实验室由本科室自行管理,所用试剂、耗材由科室采购,因数量有限难以达到检验科统一采购试剂、耗材的价格优势,成本较高。随着实验室人员资质准入标准的提高,按标准要求将导致人力成本上升,为减少成本,科室实验室往往人力投入不足且人员难以达到资质要求[6]。此外,实验室由科室自行管理,其检验人员培养学习实验室管理规范的机会较少,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应急措施不到位[7]。科室自建实验室的室内质控标准不一,检验项目参加室间质评的途径不一,实验室间重复开展的项目,不同实验室可能出现检验结果不同,存在质量隐患。临床实验室因设置于科室内部,常与科室临床用房混用,房间分散,不能统一有效地使用现有建筑面积并合理调配房间,导致实验室分区不合理,检验样本的转运流程存在生物安全隐患[8];不同科室的实验室各自为政,病理交叉的学科同类设备重复购置,致使实验设备购置经费分散且重复投资,科室的设备型号不同试剂不同,其使用率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高,医院对于这些自建实验室的管理成本较高。

3.3 实验室统一管理优势

医院实验室统一管理可以避免大量临床科室自建实验室所产生的诸多弊端,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9],在满足医院医疗工作需求的同时也为临床医生提供高效、便捷的科研平台[10]。实验室的统一管理避免了不同学科对同一种项目的重复开展,检验科整体工作量迅速增加。由于统一管理简化了流程,避免了人员和设备的浪费,检验工作量可以进行合理分配,大大提升了医院整体检验的能力。

合并实验室到检验科后,科室内部按照统一的检验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减少人工误差的产生[11],降低误诊、漏查率。统一管理易于实现严格把控生物安全管理与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能够规律定期地接受生物安全教育及培训,培训将系统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人员主动排查生物安全的隐患改进流程。经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相关疾病的传染途径、症状的了解得到迅速提高,对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也不断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按标准规范进行定期体检,评估健康状况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

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运转都围绕着设备、仪器来开展。因此,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是临床科室实验室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统一的实验室设备管理规范了实验仪器使用,延长了实验仪器的使用寿命,避免了设备资源浪费。对实验室设备仪器统计清理后,重新规划仪器设备的使用,按实验室设备管理条例统一管理设备使用,促进了每台设备最大潜能地发挥,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12]。

3.4 实验室统一管理的时机和困难

当前,医疗服务正处于从注重数量向品质提升转变的时期,国家已经形成全民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统一实验室管理恰逢我院中层干部的调整时期,这些因素均有利于实验室统一工作的开展。当然,实验室统一管理也存在一些困难,检验科人员与各科室自建实验室原有人员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在人力资源调配上也存在工种矛盾的问题需要解决。此外,人员、设备合并进入检验科对检验科的设备管理也将带来挑战。

猜你喜欢
检验科统一科室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爱紧张的猫大夫
统一数量再比较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