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藏的威胁——“肺部结节”

2019-01-16 19:59谭书源泉
科学养生 2019年1期
关键词:空洞良性边界

谭书 源泉

61岁的吕女士原本就能干,退休后也没闲一天,一直为子女操劳,看孩子、买菜、做饭、洗衣服,再去幼儿园、学校接送孩子,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时常感觉疲劳,可看到孙子越长越大、越来越招人喜欢,倒也满怀欣喜。不过,近期在单位组织的例行体检中,发现肺部有结节。她本人虽然没什么感觉,但体检报告写的却不容乐观:“单发结节,直径>2cm,边界磨玻璃样影……建议到三甲医院进一步确诊。”吕女士没敢耽搁,赶紧去三甲医院,好一顿做各项物理检查,最后,医生建议她住院手术治疗!她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了,因为她本人目前并无不适感,但检查结果却让她心里特别害怕。

“肺部结节”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有人没有不适之感?医生又为什么建议吕女士手术治疗?笔者就此采访了黑龙江省医院呼吸内科刘涛主任医师。

刘涛医生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10多篇,国家级专业著作5部,并承担2项科研课题。2011年荣获黑龙江省卫生新技术一等奖;2012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认证3项。是中国肺癌防治联盟黑龙江省分联盟委员、黑龙江省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据刘涛医生介绍,肺部结节的发病原因至今不太明确,是一种属于多系统多器官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等器官,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我国近些年也呈高发趋势。

“肺部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病灶,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者多发,有的边界清楚,有的边界不太清楚。肺部病灶大于3厘米的,就不应该叫做结节了,应该称为肿块了。肺部结节和肺部肿块都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有的肺部结节属于细菌感染,如结核菌感染,边界也呈磨玻璃状,未必就是恶性肿瘤。由于恶性的胸肺部结节隐蔽性很强,大多数平素无临床症状,因此被称为“潜藏的威胁”,而一旦恶性爆发,绝对足以致命,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刘医生强调,不要谈结节色变,“肺部结节”也没那么可怕。“肺部结节”初期一般都没什么感觉,大都是在体检过程中检查出来的。有个护士曾患过肺炎,后来痊愈。第二年在体检中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她特地来找刘医生。刘医生观察发现她的病灶没有变化,估计是肺炎痊愈后留下的痕迹。刘医生告诫她定期复查就行,暂不需要药物治疗。如果五年左右稳定不变,就没什么危害了。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患者老王。老王出去遛狗后出现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吃了一周的感冒药也没见好转。到医院拍CT片,发现右肺有个直径约5毫米的结节,边界呈磨玻璃样状,X光医生觉得很像是肺癌,但无法确定。胸科医生给他开了两周消炎药,建议观察随访。老王忐忑不安地回家服了两周消炎药。一个月后他来到医院拍片子,发现片子上小结节已经变淡,基本消失。医生告诉他,“没事儿了,你可以放心了!”老王这才摆脱了心结,又恢复了每天遛狗的生活。

而前面提到的吕女士就不一样了,她的肺部结节较大,大于2厘米,边界还是“磨玻璃样”,虽然暂时没什么临床症状,但还是要引起重视。医生认为只有住院做胸腔镜活检才能最后确诊。

如今,体检中CT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早期肺部病灶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虽然肺部结节大都是良性病变,但是,也有可能转化为恶性病变。因为肺癌的早期形态大多表现为肺部小结节,这让很多肺部查出结节的患者十分忧虑,每天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精神压力很大。那么,怎样辨别肺部结节的性质呢?或曰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是否是恶性肿瘤呢?

据刘医生介绍,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吸烟史越长的患者,其孤立性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年龄是判断肺结节是否是癌的重要参考因素,虽然目前肺癌有年轻化趋势,但小于40岁的肺癌患者仍然比较少见;小于20岁患者的肺部结节基本不太可能是肺癌;如果年龄超过60岁,肺部结節确诊为肺癌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素,年龄超过40岁的烟民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吸烟者的结节恶性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倍以上,甚至更高。有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吸400支烟者,比平常人患癌的风险高30倍!对于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病史也是肺部恶性结节的危险因素,其孤立性结节很可能是转移的肿瘤。有肺癌病史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概率高达82%。

有文献研究提示,孤立性肺部结节的大小与恶性病变有直接关系,孤立性肺结节越大,其恶性病变的风险越高;孤立性肺部结节生长的速度越快,其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越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认为当结节大于8 毫米时,应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

直系亲属有明确的肺癌病史的患者,发现肺部结节应该高度关注其动态变化,一旦出现实性成分增多的趋势,应该尽早采取果断措施。

恶性结节常表现为边界不规则或有毛刺、分叶状或伴有胸膜凹陷,即所谓“磨玻璃状”,而良性结节边界较光滑。但约有三分之一的恶性结节或肺转移瘤的边界也较光滑,某些感染性病灶周围轮廓也会呈现为放射状和毛刺状改变。当较大结节伴有空洞时,空洞壁厚度可以协助判断结节良恶性。良恶性结节均可以有空洞样表现,通常恶性结节多于良性结节,恶性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并且常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卫星灶等。有文献报道,当空洞壁厚度小于1 毫米时,全部结节均为良性;空洞壁厚度5-15毫米时,约有51%的结节为良性、49%的结节为恶性;空洞壁厚度大于15 毫米时,约有95%的结节为恶性。

多数恶性结节位于肺上叶,右肺上叶较多见,大约三分之二的转移瘤位于肺下叶,约60%的孤立性肺结节位于肺的周围区域。研究提示,靠近肺裂的非钙化性肺结节的恶性概率较低。胸膜下结节,特别是位于肺中叶或肺下叶的结节,需要警惕肺内淋巴结的可能。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影像学检查无法准确判定结节的良恶性,而需要进行胸腔镜活检以确诊。因此,专家认为,胸腔镜活检是诊断是否是肺癌的金标准。

虽然说了那么多肺癌的危险因素,但肺部结节成为恶性肿瘤的概率并不太高。一般来讲,孤立性肺部结节恶性肿瘤的概率约为20%—40%。患者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既不要过度紧张,也不可麻痹大意,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的胸外科诊治,得出明确诊断,以便进一步检查和接受正规治疗。专家提醒,发现肺结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早期明确肺部结节的性质。

如果在肺部发现结节的同时,伴有一些临床症状,如痰中带血、长期低热、体重下降、长期刺激性干咳等等,就要警惕这些症状和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如果是恶性病变,要及早做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恢复后可以长期生存。

编辑/谭明

猜你喜欢
空洞良性边界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拓展阅读的边界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空洞的眼神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臭氧层空洞也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