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

2019-01-18 01:44刘淑丽
智慧健康 2018年36期
关键词:精细化家属疫苗

刘淑丽

(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 昌邑 261300)

0 引言

预防接种是控制社会上传染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措施,可使得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来增加自身机体对有关传染病的抵抗力,由于疫苗接种过程中容易致使儿童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以至于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纠纷一直存在,为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效果,应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降低医患纠纷发生机率,提高疫苗接种质量[1],对此本文对疫苗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的常规护理与精细化护理措施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具体情况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选取160例来我院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疫苗接种时间随机将这些儿童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0.9-5岁,平均(3.0±0.4)岁。研究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0.6-6岁,平均(3.3±0.6)岁。本次研究两组儿童及其家属皆知情,所选病例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各项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基本的消毒工作、检查接种证件、介绍疫苗功效等,研究组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详细情况如下:①建立合作关系:由于儿童对打针有一定的恐惧感,所以,医护人员应与接种儿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用有趣的话题趣逗儿童,拉近医护人员与接种儿童之间的距离,缓解患者接种儿童的恐惧感,在接种的过程中多鼓励儿童,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②健康宣教:家属在进行建证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为家属讲解有关预防疫苗接种的健康知识、重要性以及疫苗接种后应注意的事项;医院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家属发放健康宣教手册[2]。③确认疫苗使用的正确性:在对儿童接种疫苗前,应仔细核对疫苗的数量、使用期限以及用量等事项,并做好无菌疫苗接种的各项准备措施,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与无菌性。④细节化护理:接种完毕后,医护人员应叮嘱家长下次疫苗接种的时间,并向其发放告知单,发放后应叮嘱患者仔细阅读告知单上的内容,并对告知单上重要的点以及家属难理解的点,口头再给家属阐述一遍[3]。⑤其他护理:医护人员应定期整理未按时接种疫苗的儿童名单,并以打电话等形式取得儿童家属的联系,告知家属应按时带领孩子按时进行疫苗接种[4];疫苗接种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维护好疫苗接种秩序,提高疫苗接种效率,儿童接种后半个小时,观察其是否有无不良反应,若无,方可离开[5]。

1.3 观察指标

第一,观察两组儿童的配合度;第二,观察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有发热、红肿疼痛、皮疹、恶心呕吐;第三,观察两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第四,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第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投诉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出现的各项数据均以通过SPSS 22.0软件的检验与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s),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用检验,若这两项分析后的数据<0.05,说明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常规组:发热儿童有4例,红肿疼痛儿童有4例,皮疹儿童有5例,恶心呕吐儿童有5例;②研究组:发热儿童有1例,红肿疼痛儿童有2例,皮疹儿童有3例,恶心呕吐儿童有2例。研究组的儿童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常规,P<0.05,见表1。

表1 儿童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前,常规组与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情况比较(±s)

表2 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情况比较(±s)

组别 护理质量评分(分) 护理投诉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n=80) 72.33±2.53 92.59±4.47 22.57±3.76 10.63±3.58研究组(n=80) 72.25±2.62 97.98±5.35 22.68±4.82 4.33±3.53 t 0.1389 4.8897 0.1138 7.9251 P 0.8899 0.0000 0.9097 0.0000

3 讨论

疫苗是保障社会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儿童预防疫苗接种应收到全国范围内的重视,但是,有关数据显示,疫苗带来的副作用,除了疫苗本身等因素以外,还与儿童受到的护理工作有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将增加疫苗接种后,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6],而实施精细化护理模式可弥补常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提高护理质量,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从行动上以及心理上给予儿童以及儿童家属优质的护理服务体验,使得疫苗接种的过程可变得更加“人性化”与“效率化”。据本次研究显示,在儿童预防疫苗接种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后,研究组的儿童配合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常规,P<0.05;护理前,常规组与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投诉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这两项数据表明在儿童预防疫苗接种过程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疫苗接种配合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且儿童家属对此种护理模式满意度较高[7],因此,医院应推广此种护理模式在儿童预防疫苗接种的实施,以此来完善常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医患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落实“以人为中心”的21世纪现代护理核心[8]。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的配合度、家长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与护理投诉率,值得在我院进行普及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细化家属疫苗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