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人部》“僤,疾也”條再議

2019-01-18 01:07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考工段玉裁兵器

丁 茜

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人字部中對“僤”字的釋讀為:“僤——疾也。從人單聲。《周禮》曰:‘句兵欲無僤’。”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僤”字的注疏為:“僤——速疾。徒案切。十四部。《考工記·盧人》文今本作‘欲無僤’。注曰:‘故書彈或作但。’鄭司農云:‘但讀為彈丸之彈,謂掉也。’按經文‘彈’字疑本作‘僤’。彈乃先鄭所易字。許訓僤為疾者,古說也。”由上可知,段注亦訓“僤”為“疾”,且段玉裁認為今本《周禮·考工記·盧人》文中的“句兵欲無僤”的“僤”字作“彈”乃東漢鄭眾所改。

在古文獻中,“僤”字本身除了訓為“速疾”外,還有其他意義,如下:

1.篤厚

《詩·大雅·桑柔》:“憂心殷殷,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毛傳曰:“厚也。”

2.动

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箱,象輿婉僤於西青。”顏師古注云:“蚴蟉、婉僤皆行動之貌。”

3.用作地名,同“闡”。即今山東省寧陽西北,春秋時屬魯地。

《左傳·哀公八年》:“夏五月,齐鮑牧帥師伐我,取讙及僤。”(《公羊傳》作“僤”。)

許慎與段玉裁均認為“句兵欲無僤”中的“僤”應釋為“疾”。後世字書、韻書,如《說文解字系傳》、《大宋重修廣韻》、《集韻》、《古今韻會舉要》等在對“僤”字釋義時亦從《說文解字》之說,且列舉文獻例證也僅《周禮·考工記·盧人》這一條。然而,合《周禮·考工記》原文,筆者認為訓“僤”為“疾”,與上下文文義不符。

《周禮·考工記·盧人》這一條的原文為:“凡兵,句兵欲無僤,刺兵欲無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摶。”注云:“故書或作但。”鄭司農云:“但讀為彈丸之彈,但謂掉也。”關於“但”和“彈”,清孫詒讓《周禮正義》云:“段玉裁云:‘司農易但為彈,書亦或為彈’,彈丸者,傾側而轉者也。”“句”本義為彎曲。《說文解字·句部》云:“句——曲也。從口丩聲。凡句之屬皆從句。”句兵為兵器的一種,屬戈戟類。清江永著《周禮疑義舉要》云:“戈戟皆為句兵,以其有曲胡也,而其用不止于鉤人。戈有援直刃,可摏人。其胡之曲折可斬人。戟有刺,有援直上,皆可刺人。其胡之曲下者可鉤人。戈胡、戟胡其形異。戈胡作倨句,而外博,胡背連于援,形如偃月,而背廣。戟胡中矩,橫貫援,而曲下,形如覆矩。”戈,兵器的一種,青銅制。其突出部分名“援”。與“柲”連接使用。可用於擊刺,鉤殺敵人。因其胡彎曲和使用方法,戈又稱“句兵”,“句”一作“勾”。如圖一,源自清戴震著《考工記圖》;圖二,台灣故宮博物館藏銅戈。

图一

图二

戟則是將直刺的矛和用於鉤殺的戈結合在一起而成,即在戈的前端加上矛頭的青銅製兵器。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如圖三,源自清戴震著《考工記圖》;圖四,台灣故宮博物館藏。

图三

图四

刺兵屬矛一類兵器。鄭玄注《周禮注疏》云:“刺兵,矛屬。”程瑤田《通藝錄之六·考工創物小記》云:“矛用恒直,故曰刺。據《說文》‘直傷’為刺,此器可直刺而不可橫句,是以知其為矛也。”孫詒讓著《周禮正義》曰:“刺兵亦謂之直兵。《呂氏春秋·知分篇》云:‘直兵造胸’。高注云:‘直矛也。’”

“蜎”字,《廣雅·釋蟲》云:“孑孓,蜎也。”《詩·幽風·東山》:“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毛《傳》曰:“蜎蜎,蠋貌,桑蟲也。”朱熹《詩集傳》云:“蜎蜎,动貌。”錢繹《方言箋疏在》卷十一云:“,即蜎之本字。”鄭玄《周禮疏》曰:“蜎或作絹。……蜎亦掉也,謂若井中蟲蜎之蜎。”程瑤田同意鄭眾的說法,認為“蜎”應釋為“桡”,而不應如鄭玄所說釋為“掉”,即意為“搖”也。程瑤田案:“下記云:‘凡試廬事,置而搖之,以眂其蜎也。’置謂植之也。蜎謂不直貌,如蜀之蜎蜎然也。立而搖之以眂其往來,或有偏強偏弱處也。偏強處則往少來疾,偏弱處則往多來緩,所謂蜎也。……后鄭蜎謂若井中蟲蜎之蜎。井中蜎的是桡象,而亦以掉釋之,與彈相溷,余故不從。”孫詒讓從刺兵使用方法的角度出發闡釋“蜎”之義。其云:“程說是也。刺兵直刃,所過必決,不患其掉,患其桡弱,則刺之無力而不入。先鄭訓為桡,義最精。而讀為悁,則取義轉迂遠,不若后鄭作蜎之當矣。”由上可知,在使用刺兵时应快准狠地直击目标。如果刺兵有桡曲,便会“刺之无力而不入”,因而《考工记》曰“刺兵欲无蜎。”

“椑”字,鄭玄注曰:“齊人謂柯斧柄為椑,則椑,橢圓也。”賈公彥疏曰:“‘椑,橢圓’者,謂側方而去楞是也。”椑即兵器柄,呈橢圓形,又稱為“柲”。程瑤田云:“柲正圓則易轉掉,柲橢圓則難轉掉,故曰‘句兵椑’。”孫詒讓謂:“《說文·木部》云:‘椑,圓榼也。’《廣雅·釋器》云:‘匾榼謂之椑。’案:圓而匾,即橢圓也。……《破斧》傳云:‘隋蛩曰斧。’斧以柄納于蛩,蛩隋故柄亦隋,蛩與柄適相函也。但戈戟之柲與斧柄制實不同,以其同為橢圓,假以證義耳。”由上可知,“句兵椑”,即句兵這一類的兵器的柄的橫截面要制作成扁圓或橢圓的形狀,這樣在鉤敵時兵器不易發生轉動。

“摶”字,鄭玄注曰:“摶,圓也。”即刺兵柄的橫截面呈圓形,在使用時能使各方面受力均勻,不易發生彎曲。南宋林希逸《鬳齋考工記解》云:“句兵,戈戟之屬,太長則執之而戰掉也,刺兵,矛之屬。欲無蜎,蜎者,桡弱而易折也。椑,不圓也。齊人謂柯斧柄也。椑者,匾而不甚圓。摶,圓也。刺兵之柄,則甚圓也。”

綜上所述,《周禮·考工記·盧人》中“句兵欲無僤,刺兵欲無蜎”一句即指句兵這類兵器在使用時應不易發生轉動,刺兵這類兵器在使用過程中應不易發生彎曲。故“句兵椑,刺兵摶”。句兵之柄的橫截面是扁圓或橢圓形的,刺兵之柄的橫截面是圓形的。如此這樣,在戰爭中,使用起來才能快、準、狠地擊退敵人。回到許慎著《說文解字·人部》“僤——疾也”這一條,從古文獻和出土文物的角度進行考察,“僤”字應訓為“掉”,義為“搖”。《說文解字》云:“掉,搖也。從手卓聲。《春秋傳》曰:‘尾大不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掉者,搖之過也。搖者,掉之不及也。許渾言之。”

猜你喜欢
考工段玉裁兵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订《古今韵会举要》探略
“墙-壁”小考——《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墙壁部的评述与考证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考工记》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涵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考工记》“和合”思想在古琴制作中的体现
《段玉裁传》阅读训练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