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开放课堂,拓展物理教学空间

2019-01-18 10:11马芳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音调笔者物理

马芳

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充当知识的灌输者,只是教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而不是学习技巧,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不能一味遵循原始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学会创新,利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科整合,培养应用意识

物理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这门学科,还可以和其他学科的知识配合学习.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所有的學科都看成一个整体,既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来源,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的用途.同时,在对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笔者在教学《力》这一章节时,就将物理知识和语文中的诗句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学完本节课知识之后,笔者问学生一个问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苏轼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在这句诗中,拉弯的弓箭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学生踊跃发言:弓箭具有弹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其具有弹性势能Ep,离弦的箭是运动的,因此,它具有动能Ek,那么拉弯的弓箭是将弹性势能Ep转化成动能Ek.笔者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对这位同学提出表扬.

通过将语文中的古诗词引入课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还了解了知识的应用之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科进行整合,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善用网络,丰富学习素材

课本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科技发展的成果也可以利用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学生易于混淆的知识板块,让学生对物理的概念更清楚.

例如,笔者在教学《声现象》这一章节时,就利用网络来教学.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来说,很难讲清物理概念“音调和音色”,会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于是,笔者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PPT中插入音频和视频来帮助学生进行概念区分.在视频中,有一个吉他手按照顺序来拨动琴弦,此时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这就是音调.“音调”由声音振动的快慢来决定,即振动频率f,单位为赫兹(Hz).接下来,笔者播放了3段音频,分别是二胡演奏的《二胡映月》、钢琴演奏的《卡农》,以及小提琴演奏的《梁祝》,通过让学生听音来判断分别是什么乐器,学生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音乐很熟悉,回答正确.借此来引导学生理解由于发声的物体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一样.

通过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对“音调”和“音色”这两个物理概念理解得更加清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素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三、组织实践,进行深度探究

实践出真知,凡事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透析问题的本质.实践可以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它给予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探索所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课堂进行开放,让学生通过多维空间学习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笔者在教学《杠杆》这一章节时,就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实践,进行深度探究.在讲完本节课内容之后,笔者告诉学生杠杆原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它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门把手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事物,它一般安在离门比较远的一边,为什么不把它安在靠近门与墙相交的那边?在我问题的引领之下,有几位学生决定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他们先推动门把手来打开门,之后,再在靠近墙的那边来推门.他们发现前者比后者省力,比较容易打开门.笔者进行讲解,门与墙相交的点是支点,推开门的位置是作用点,他们还会存在一个力臂,表示为F1L1=F2L2,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只有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才会更省力.

通过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同时,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也可以解释清楚.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探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索物理知识.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这种模式来拓展物理教学空间,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音调笔者物理
只因是物理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我不是教物理的
越南女教师肌紧张性发声障碍对完成音调靶点基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