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研究

2019-01-20 10:47雷松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永州市永州院校

雷松松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方式和途径的控制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作出科学的改进,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依托,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其意义在于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建设,推动永州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等问题,使永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帮助下,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推进永州新农村建设和打造品质活力新永州提供有力保障。

一、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着力点分析

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指出:“在我国现有社会发展中,由于社会发展建设形式转变,使得社会现有发展格局出现了差异”。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教育的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完善了文化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传承比例,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农村中,文盲比例在6%左右,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数为49.6%,大专以上文化人数只有0.6%。这对于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要想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就需要在教育水平提升上给予帮助,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无疑是转变了现有农村文化水平,为农村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2]。高等职业教育为永州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并提高其收入水平,对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为涉农企业和协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永州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永州市新农村建设现状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是湖南省南部比较大的地级城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大市和农业大市,区域内有人口6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507.4万,农业人口占比77.58%。2018年,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805.65亿元,农业生产总值552.93亿元,全市内拥有土地面积3364.2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0.5%,位居湖南省第二位。区域内耕地面积534万亩,水田441万亩,旱地93万亩。区域内林地面积2100亩,是省内最大的农业及林业地级市。2013年,永州市共有农村贫困人口688909人(含扶贫对象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占全省(640万)的10.76%,贫困发生率为14.8%。新田、江华两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宁远等三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有国定、省定、市定贫困村共计441个。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中,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先后邀请高水平单位编制出台《城市设计导则》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成果指导永州新农村建设。永州市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进行了区域农业发展改革,对土地开发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截至2018年,区域开发土地资源150万亩,位居湖南省首位[3],全市累计减贫611350人,贫困村出列267个,累计脱贫出列742个,江华县、新田县2个国扶县脱贫摘帽,全市5个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东安县芦洪市镇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芦洪市镇赵家井村2018年1月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虽然永州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二)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情况

永州市目前有两所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1.7万人,学院开设园林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拥有省级实习农场一个,以“立足永州,服务三农”为基础,为永州市新农村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是近年来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合作单位。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是近年来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推进的一所重要建设院校,现有在校生人数4000余人,拥有农学设计以及畜牧业养殖等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新型教学体系。2016年,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与永州市签订了新农村建设人才输送协议,为永州市新农村建设输送了1000余人。两所高职院校均开设了对接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涉农专业,在校生约30%为永州籍学生,为永州市新农村建设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三、永州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基层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不足

当前永州市农村基层村干部整体年龄普遍偏高,文化程度偏低。通过对永州市的56个自然村随机抽样调查,班子成员(书记、村主任、会计、妇女主任)224人中,60岁以上人员16人,占26.67%;50-59岁的为167人,占74.55%;40-49岁的为41人,占18.3%;40岁以下的为0。文化程度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4人,占1.8%;高中或中专学历的26人,占11.61%;初中学历的181人,占80.8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13人,占5.8%。由于村干部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导致村干部普遍存在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认识不足,不能深入理解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缺乏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和主动性,甚至在执行镇一级安排的新农村建设相关工作时,容易出现执行不到位以及不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建设等情况,影响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

虽然新农村建设事关永州市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但是通过对永州农民随机调查显示,超过86.78%的农民不清楚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不清楚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缺乏全面深入的宣传教育,即使开展了相关新农村建设工作,也主要是村干部机械地执行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缺乏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

(三)政府和社会帮扶力度亟待加强

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对永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社会上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低。永州作为湖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得到政府财政和相关政策支持较少,建立相关的对接新农村建设的实验实训室,购买相应设备等需要的资金与较低的政府财政投入形成矛盾,社会力量对高职教育的帮扶也不足,使得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质量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与人才需求之间匹配度不高

永州市的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关涉农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的设置中存在模式比较单一,课程设计合理性欠缺,没有充分考虑永州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深入到永州农村一线开展实践课程和时间较少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解决农村一线建设问题能力薄弱。授课内容未能对接实际生产,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难以满足永州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

(一)对点培养,科学指导

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而言,对点培养、科学指导是提升人才培养建设的基础,也是在现有永州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均衡二者发展建设的基础。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永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树立为永州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拿出部分专门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的招生指标,采取定向培养、“校村合作”培养或“订单式”培养等方式进行对点培养,对毕业后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的学生提供后续相应技术支援等方式为永州新农村建设输送优秀的人才。在专业设置上,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永州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状况,合理设置永州新农村建设最急需最紧缺的专业,并邀请相关专家和在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历懂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设置的论证;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上,积极邀请相关熟悉农村工作的人员参与到人才方案的培养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保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通过学生的对点培养,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进行科学指导,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永州新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为永州新农村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从而更好地推动永州新农村建设,展示出永州新农村建设特色。

(二)深化培训内容和拓展培训渠道

在永州新农村建设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为了均衡二者之间的发展差异,需要在就业培训上给予充足的支持。国家《“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首先,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组建专门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培训机构,通过农村组织人员到学校或者学校派人员进驻农村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农民工转移技能、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村经营管理等培训、专家讲座,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培养出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认识,促进村民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并提高他们发家致富的能力。其次,高等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内容贯穿到各种培训中去,帮助村民改善赌博等不文明的民俗、民风,引导他们改善陈规陋习,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培训,将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不仅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收入,更要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精神文明,促进新农村建设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三)改进方式,提升能力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基层干部的自身管理能力不够、综合素质欠缺,将会严重影响到永州新农村建设。永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综合素质高的基层干部队伍。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从学校派出人员到农村进行挂职,或科技特派员等对口支援的方式直接服务于永州新农村建设;二是对农村选送的人员进行委托培养;三是与政府相关部门和村委会协调,选拔优秀的永州籍毕业生回到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把先进的观念、技术、方法带入到农村基层队伍干部中,真正打造来自农村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通过以上培养方式,为永州新农村建设输送优秀的基层干部人才和帮助农村干部提高素质,对永州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推广实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建立基地,融入建设

良好的实践基地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认识和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基地建设工作实施也逐渐完善。要提高永州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必须要拥有充足的实践平台,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提供充足的机会。高职院校可以与各村积极合作建立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的实训基地。涉农专业的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平台去探索和研究现有新农村建设中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体系,提高学生对新农村建设一线问题的认识。涉农专业教师要积极到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等方式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将理论知识与新农村建设一线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的适用性与针对性。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充分依托各实训基地,搭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促进先进科研成果的创新与转化,将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的科研项目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并形成生产力。以实训基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永州新农村建设双向良性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需要在永州新农村建设中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优化,进而保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推动永州新农村建设。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永州新农村建设路径探索归纳为:对点培养;科学指导、深化培训内容和拓展培训渠道、改进方式;提升能力和建立基地融入建设四方面。完善了以上四点途径建设,才能使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实现与永州新农村建设的无缝对接,从而为品质活力新永州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永州市永州院校
永州的雪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初春农忙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李晖赴东航对接航线迎来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