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自我应对

2019-01-21 11:31丘文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冲突危机心理

丘文福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福建福州 350117)

一、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含义表现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运用习惯的应对策略无法应对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时的一种心理失衡、失序或失控状态[1]。通常只有符合下列条件的才算是心理危机:(1)有诱发性事件或行为的异常变化。个体在躯体、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出现异常,如出现抑郁、恐惧、悲伤、愤怒、心慌、手脚冰凉等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变化。(2)个体用平时的应对方法无效,因而产生无助、无力和绝望感等。

心理危机对人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冲击,损害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对未来生活留下阴影;另一方面,心理危机能够历练心智,危机中也潜藏着机遇,它能促使个体充分调动心理资源去应对困难,获得再生。

(二)心理危机个体的典型表现

一是认知变化,如悲观失望、自我评价降低、生活意义感缺失、学习兴趣下降等。二是生理变化,如失眠、食欲不振、头痛眩晕、心跳加快、呼吸短促、胸口疼痛、手脚冰凉等。三是情绪变化,如“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无故哭泣、意识范围变窄、忧郁苦闷、喜怒无常、易激怒、持续不断地悲伤、自制力减弱等。”[2]四是行为变化,如个人卫生习惯变差、自制力丧失、过分依赖、孤僻独行、无缘无故生气或与人敌对、人际交往明显减少、行为紊乱或古怪、丢弃或损坏平时珍爱的物品、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等,较为严重者甚至会流露自杀念想,与身边人谈论死亡或与死亡有关的问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类型

(一)境遇性心理危机

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在生活中出现的由于个人对其无法预测和控制的罕见或超常的事件而产生的危机。境遇性危机带有随机性、突然性、强烈性、意外性、震撼性和灾难性等特点,如意外交通事故、被绑架、被强奸、突发的重大疾病、亲人或同学好友的死亡、父母离异、重大自然灾害等。比如,面对失去亲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典型的境遇性心理危机。这种危机由于事发突然、变化剧烈,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震动,容易引发剧烈的心理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二)冲突性心理危机

冲突性心理危机也叫存在性心理危机,这是一种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3]。这是一种基于现实性冲突的危机,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多重驱避冲突、双避冲突等。这种危机往往与重大的人生问题和选择相关联,如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我该如何选择等。比如,现在部分大学生存在“空心病”现象,对自己生活或者学习的意义感到困惑、迷惘或者虚无,不知道学习乃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兴趣不浓,有些时候会莫名情绪低落,感到非常孤独,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无精打采,这是一种典型的冲突性心理危机。冲突性心理危机不易觉察,持续时间长,内心痛苦大,也易出现极端事件。

(三)成长性心理危机

成长性心理危机也叫发展性心理危机,这是一种伴随每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都会出现的危机。如环境适应、人际矛盾、恋爱困扰、婚姻困境、家庭冲突、学业压力、考试焦虑、就业困难等。成长性心理危机表现不剧烈,进程缓慢,持续时间长,一旦成功化解,将有助于大学生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成长性危机事件已远远超出当事人的应对能力,则需要进行干预。

(四)病理性心理危机

病理性心理危机是由某些严重心理障碍、神经症或精神病性问题所引发的心理危机,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等。也有的是由失范行为或犯罪行为引发的危机,比如品行障碍、违纪违法等。病理性心理危机需要进行专业的干预才能解决,精神病性的问题必需接受精神科专业医生的诊疗。

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分析

(一)时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大学生大部分为“95后”“00后”,他们面临的心理危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困扰、就业困难、创业困境、婚恋压力、房价压力、舆论压力等都呈现出新的特点,除了焦虑、抑郁、强迫等常见的心理问题,“空心病”“佛系”等现象也成了当代大学生生动的心理写照,大学生还经常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与他人的冲突、趋动与回避的冲突。此外,还面临着贫富差距、环境污染、隐私泄露、健康隐忧、风险隐患等诸多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这些问题一旦应对不好,就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易感性

正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是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大学时期年龄一般都在18-25岁,虽然生理成熟,但心理发展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社会性发展相对滞后,认知容易出现偏差,心理容易出现各种矛盾与冲突,心态容易失衡,情绪容易失控,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负性情绪蓄积太久,容易做出极端和偏激的行为,引发极端事件。近年来,大学宿舍发生的几起典型的事件就是深刻的教训。例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由于马加爵的不良情绪长期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最终因一件小事导致其心理危机的爆发。

(三)多重性

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具有多重性。任何心理危机的产生都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既有内因的作用,如大学生自身不健康的心理、不健全的人格等,也有外因的作用,如宿舍矛盾、挂科、失恋等。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种类具有多重性。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往往不是单一的,可能多种危机叠加在一起,呈现多重复杂的特点。比如,某学生既有情感的危机,也有学业的危机,还有经济的危机。对于存在多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很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四)动力性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人的一生必然发生的,只要人活着,就会有危机。在大学生活中,伴随着角色转化、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恋爱受挫、学业压力、就业焦虑等出现的心理危机并不都是负面的,机遇与风险同在,挑战与考验并存,危机与成长共生。一些心理危机具有动力作用,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应对危机中增强积极心理资本,变得更加自信、乐观,更具韧性、活力,获得更多心理成长的力量。

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

(一)角色转换难以适应引发心理危机

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的角色都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不能较好地适应,就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从高中学习到大学学习,学习方式、内容和途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同学难以适应大学“放养式”的学习模式,因此感到不知所措,有的同学对于自己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灰心丧气。从家庭生活到宿舍生活,有的同学第一次尝试集体生活,与同学在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又不懂如何与同学进行正确的沟通,因此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此外,部分大学生可能还会遇到异地上学水土不服、宿舍矛盾、人际冲突、失恋、挂科,甚至家庭变故等多重生活应激源。这些都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二)多元价值深刻冲击引发心理危机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加之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时有抬头,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从未停止,大学生经常对一些问题和看法的认知能力有限,辨别是非真伪能力不强,容易引发各种内心冲突。比如,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经常会存在困惑,对于教材上和老师讲的与自身亲眼看到的现实经常存在出入时该相信谁?面对身边各种过度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是否该继续保持节俭的消费观?面对市场经济的深刻冲击,该追求金钱和享受的生活还是继续坚守心中的理想?这些困扰都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危机。

(三)现实社会转型变革引发心理危机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变革当中,经济发展处于由中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传统行业深受挑战,社会竞争剧烈,生活节奏加快,部分地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这些都很容易引发大学生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加上有的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同社会市场不接轨,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剧、创业风险增加,甚至有的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处境,这也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四)网络世界险象迭生引发心理危机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土著民”,他们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习惯于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虚拟社交,通过百度、知乎、搜狐、手机APP等网络平台收集资料、获取信息,通过支付宝、天猫、当当、京东等网络交易;部分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吃鸡”等网络游戏,喜欢通过直播、抖音、自拍等方式进行自我呈现。网络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娱乐、消费的重要场域。但网络风险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今,网络攻击、谩骂、色情、诈骗等现象时有发生,各种网络乱象层出不穷,网络舆论经常一点即发,大学生很容易成为网络生活的受害者。有的大学生深受校园贷、网络贷、网络诈骗等的伤害,导致出现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非适应现象。网络风险呈现出各种新的形式和形态,都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危机。

五、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自我应对

(一)善于觉察。觉察是应对危机的第一步,也是改变现状的基础。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危机时,首先要觉察自己对危机事件和自我的认知、情绪和感受。经常问问自己现在的认知是否存在以偏概全、糟糕透顶的偏差?目前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应对危机、解决问难吗?要经常问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能做些什么,哪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需要主动适应的。要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善于觉察自己拥有或可以利用的资源,给自己赋予积极的能量和力量以应对危机。

(二)勇于面对。遇到心理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面对它,或选择逃避。大学生要认识到心理危机是普遍存在的,当遇到危机时,要全面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辩证看待心理危机带来的影响,多看到心理危机的积极意义。要相信“否极泰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不要总是怨天尤人,要学会在困境中把握机遇,获得心理成长。

(三)敢于求助。“自助者天助”。大学生要增强“自己是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遇到心理危机要主动寻求帮助,不要等待,可以将自己真实的困难和痛苦告诉值得信任的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学生要相信有人愿意帮助你支持你,既可以向辅导员、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也可以向心理热线或校外的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

(四)成于配合。如果寻求心理咨询,要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并不是一次就能解决心理危机,可能需要反复多次去见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如果到医院精神科诊疗医生有开药,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坚持服用,不能擅自断药。特别是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和精神病性问题危机的学生,更需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渡过危机。

猜你喜欢
冲突危机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