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早产儿出院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1-21 14:05刘永戍沈婷聂玲俞建文
天津护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头围脐部早产儿

刘永戍 沈婷 聂玲 俞建文

(苏州市立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2)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救治水平的迅速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早产儿因生理学及解剖学等发育不成熟,是一组不容忽视的高危新生儿人群。现代医护理念不仅仅是单纯救治患儿,而是同时关注远期预后的新型模式[1]。早产儿经治疗后出院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管理模式的开始,如何帮助早产儿出院后健康成长,已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延续护理服务指在出院后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患者多项延伸式的服务,其对于疾病的复发、预防及后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积极的意义,是医院走向社会积极有效的服务方式[2]。延续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住院护理的延续,使出院患者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其康复,降低再入院率[3],其主要针对有着较高再入院率或出院后对居家护理有较高需求的患者[4]。新生儿科实行封闭式管理,早产儿住院期间与父母分离,不利于父母掌握照护技能,出院前家长缺乏直接照护经验,易产生害怕和焦虑情绪,为了提高父母的照护能力,保证早产儿的健康成长,我科从2016年1月开始实行早产儿延续护理服务,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的早产儿12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6周);②无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或先天畸形的早产儿;③因出生低体重或并存新生儿肺炎等经治疗好转无严重并发症的早产儿。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的早产儿;②照护者拒绝接受延续护理的早产儿;③母亲智力低下、认知和精神异常者。120例晚期早产儿按住院时间分组,2016年1月至6月入住的早产儿60例为对照组,7月至12月入住的60例早产儿为观察组,早产儿父母均知情且同意参加本研究。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早产儿出院前实施常规育儿指导,如母乳喂养、疫苗接种、疾病预防、辅食添加等,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并告知于出院半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电话回访、接受24 h电话咨询。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出院照护指导及早产儿健康教育公益讲座,成立“早产儿延续护理指导小组”,制定早产儿延续护理方案。

指导小组由护士长及5名科室护理组长组成,小组成员均具有本科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有丰富的新生儿护理临床经验,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护士长对5名成员进行延续护理理论的培训和考核,指导小组成员讨论并制定延续护理指导方案:早产儿出院时,对父母进行个性化的照护指导,告知半个月后参加“早产儿健康教育公益讲座”。

1.2.2.1 出院照护指导 早产儿出院前评估家长对早产儿护理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早产儿个性化照护指导及心理干预,缓解家长焦虑和紧张情绪,并留下父母联系方式及24 h咨询热线,以便双向联系。

出院照护指导以家庭为单位在新生儿科哺乳室完成,哺乳室配备流动水 、洗手设备、沙发、哺乳枕,现场宣教用物(泵奶器、沐浴用品、示教婴儿、乳房模型等)。护理技能培训内容包括:适宜保暖、测量体温、更换尿布、沐浴、皮肤护理、脐部护理、早产儿喂养指导,同时宣教辅食添加及预防接种等注意事项,鼓励早产儿父母共同参与早产儿的日常护理工作。

1.2.2.2 早产儿健康教育公益讲座 出院半个月后早产儿父母参加由新生儿科医护人员 (主治或以上医生1名,指导小组成员1名)举办的“早产儿健康教育公益讲座”,讲座内容如下:早产儿预防接种指导、早产儿喂养时如何处理异常情况、红臀如何处理、大便颜色异常如何处理、奶后打嗝怎么办等,讲座结束后,医护人员解答父母在居家护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鼓励早产儿家庭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以积极的态度互相影响。接受24 h电话咨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3个月内红臀、脐部问题、再入院率情况,3个月时体重增长、头围、身长等体格发育情况。红臀的评价标准[5]:是否出现局部皮肤潮红,或伴有皮疹,破溃伴脱皮,局部糜烂或表皮脱落、渗液。脐部问题[6]:是否出现脐周红肿、潮湿、少量渗液、渗血,脐带残端是否脱落。身长测量[6]:3岁以下儿童应取仰卧位测量身长,包括头、躯干和下肢长度的总和。头围测量[6]:自眉弓上缘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

1.4 资料收集方法 早产儿出现异常问题时来院就诊,指导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估,统计3个月内红臀、脐部问题、再入院率情况,早产儿3个月至儿保科随访,测量3个月时体重、头围、身长的数值。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2 两组早产儿出院3个月内红臀、脐部问题及再入院率情况,见表2。

2.3 两组早产儿出院3个月时体重增加、头围、身长等体格发育情况,表3。

3 讨论

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器官形态和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出生后易出现颅内出血、坏死性小儿结肠炎、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虽然住院期间早产儿的病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出院后仍存在生长发育障碍的可能,而大多数早产儿父母育儿知识缺乏、经验不足,使早产儿在出院后得不到较好的照护而再次发病或住院,郭小燕等[7]调查显示:90%以上的早产儿家庭有获取照护知识的强烈愿望,因此,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生长及家庭的护理能力,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势在必行。

3.1 延续护理服务降低早产儿的红臀、脐部问题和再入院的发生情况 目前,国内的NICU多采用封闭式管理,父母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仅有短暂的机会与医护人员沟通,缺乏学习育儿知识的途径[8];早产儿出院后父母急切地需要心理、护理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支持,以消除其不安全感[9]。本研究通过对早产儿家庭出院前实行个性化的出院照护指导和护理技能培训,使大部分家长掌握了早产儿红臀预防、脐部护理、相关疾病预防等日常护理知识;早产儿健康公益讲座中通过对早产儿居家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医护人员现场解答家长的问题,同时给家长提供了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3个月内红臀、脐部问题、再入院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可以降低出院早产儿的红臀、脐部问题和再入院的发生。郑华蓉[10]研究显示经过健康教育定期回访,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和再住院率都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同时也说明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维护新生儿的健康[11]。

表1 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早产儿红臀、脐带问题,再入院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早产儿出院后3个月时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s)

表3 两组早产儿出院后3个月时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 体重增长(kg) 头围(cm) 身长(cm)观察组 60 5.29±0.51 38.12±0.84 57.56±1.48对照组 60 5.10±0.44 37.78±0.86 56.62±1.92 t 2.185 2.191 3.004 P 0.031 0.030 0.003

3.2 延续护理服务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 延续护理的主要形式是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12]。在医院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电话回访既节省时间又节省人力、物力,并使患者的问题有明确的反应途径[13]。通过电话回访可以解决家长在早产儿养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喂养指导,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增加、头围、身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方娇娇等[14]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通过对出院后的早产儿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父母在居家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护理服务空间从医院内延伸到患者家庭内,护理服务时间从住院期间延伸到出院后,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15],帮助早产儿从出院至家庭平稳过渡,减少早产儿红臀、脐部问题和再入院的发生,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头围脐部早产儿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脐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产科护理中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的临床价值分析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