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发挥中小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2019-01-22 04:37火丽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4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文化自信新时代

火丽娜

摘 要: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已达5136家。在这众多的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如何赢得生存,获得发展,凸显自身的存在价值,扛起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的大旗,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發展之路、社会教育之路,首当其冲需要了解自己,明确自身定位。需要建立以人为本、“从人到物”的工作模式;需要对观众进行调查研究,建立社会公众需要的中小博物馆,举办公众喜爱的展览、社教活动,打造具有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的5G智慧中小博物馆。

关键词:新时代;中小博物馆;社会教育;智慧博物馆;文化自信

2019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进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提上了新的历史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在面向社会、面向社群、面向新时代青少年时如何更广泛、更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顶尖博物馆根据他们自身条件、自身优势已经策划实施了许多优秀案例,成为业界的网红。中小博物馆在其案例的示范下,迫切需要根据自身的馆舍条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社会教育之路。

1 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教育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教育,它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对观众进行的直观教育活动。

博物馆教育是让观众更直接、更直观地通过文物、标本等实物与历史对话,让人们放松心情,沉下心来感悟文物,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风风雨雨、喜怒哀乐,找到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找到“我是谁”,找到工作中、生活中为了谁,找到在祖先的指引下我们将怀抱什么样的理想到哪里去。自觉接受文化和文明的熏陶和洗礼,从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找到今天的发展、创新之路,让历史的精华古为今用,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披荆斩棘,开创未来。

2 明确中小博物馆自身定位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博物馆总数已达5136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成立的博物馆会越来越多。在这众多的博物馆中,中小博物馆如何赢得生存,获得发展,凸显自身的存在感,让中小博物馆因其创造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而长久存在,更好服务大众,首当其冲就是要了解自己,明确自身定位。

许昌市博物馆是一家历史综合类的中小型地方博物馆,历史综合类决定了它的社教内容以历史教育、文物鉴赏为主,地方博物馆决定了它的展览主题以鲜明的地域文化——曹魏文化为特色。近13年来,许昌市委、市政府更是把将许昌打造成中原文化高地、建设中原文化强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将许昌打造成全球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作为工作目标。自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周,三国文化海内外知名度不断扩大,全球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基本形成。许昌市博物馆要在文化强市中站稳一角,必须结合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的优越馆舍条件突出文物优势、文物研究人才优势,把文物研究做实做细,及时把文物研究文章结集成册,发布文集见面会,与观众见面;把三国文化研究推向纵深领域去,发布三国书籍见面会,及时让线上线下观众分享到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许昌市博物馆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把许昌市博物馆打造成许昌三国文化高地中的高地、许昌三国文化游的首站。每年三国文化周,许昌市博物馆都会实时开展免费的青少年社教活动,如“盘子里的三国——三国名人脸谱绘制”“夺宝小奇兵”等,让广大青少年在参观基本展览“许之昌”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路走进三国,感受汉末帝都的政治、军事、经济风云,许昌汉末政权最后的辉煌;感受曹魏时期许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绘制出自己理解的、心目中的人物脸谱,从中感受曹操对人才的珍爱之心,关羽的忠义仁勇的赤胆忠心。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其在三国的智慧中切身感受到赤胆忠心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最可贵的人格,是任何有识之士所渴求的。人才永远是任何时期、任何国家最宝贵的财富,青少年应趁着年轻励志求学,成为国之栋梁、国之重器。

3 建立社会公众需要的中小博物馆,举办公众喜爱的展览、社教活动

新时代公众需要什么样的中小博物馆直接关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能不能开展。一座令观众喜爱的博物馆,即使它小,只要它充满特色、充满个性,依然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自觉地走进博物馆、参观博物馆、读懂博物馆、爱上博物馆,身心愉快地接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从中汲取文化的力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目前对于大多数中小博物馆来说,迫切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要尽快从“馆里展什么,观众看什么”的工作模式中走出来,建立起以人为本、“从人到物”的工作模式。中小博物馆工作人员从上到下要改变工作理念,放下身段,认真组织人员,深入参观群体中、社区中、网络社交网站上搞调查研究,把那些深得民众喜爱的历史故事整理出来,把深得民众喜爱的文物挑选出来,把观众喜爱的参观方式记录下来,把观众的不同文化层次记录下来。在工作中贯彻无调查研究就无发言权的工作模式,切不可闭门造展。力争做到观众需求与馆内藏品、财力相协调,观众思想深处的文化需求与馆内的陈列展览相和谐,总体达到情感上的共振共鸣。在文化的精神层面去伪存真,引领观众自愿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

接着,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把观众的需求整理出来,作为开展多层次的社教活动的参考,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学者型的观众,博物馆可以组织一些专题研讨会,邀请高校里、社会上的文化人和文物爱好者来参加,及时地把研讨的学术成果在博物馆的社交网站上发布,增加博物馆的影响力、辐射力,继而提升民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可以更深层次地解读文物,解读历史。对于旅游型的观众,可以在展览中增设一些互动体验项目,让观展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博物馆还可以为带有孩子的家庭准备一个博物馆的文创体验区。针对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可以准备一些三国历史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植等面具,进行小范围的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面对困境时勇往直前的精神,面对饥饿百姓时救国救民的家国情怀。为文静的孩子准备一些三国故事拼图,让他们在玩拼图的过程中自觉融入三国历史人物情景中,给他们一个初步的人物印象。或者准备一些带有传统元素的小玩具,如憨态可掬的背石碑的石龟,文物界的大名叫“赑屃”(bì xì),还有喜欢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的负屓(xì)等,在玩乐过程中把龙生九子不是龙的神话动物信息传递给孩子们。龙子神话在老百姓中流传已久,这些实物玩具很容易引起家长、孩子们的兴趣,这些文物知识非常接地气,容易激发孩子、家长的探索热情。众所周知,孩子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孩子喜欢了,家长就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陪伴孩子。现在家庭基本上是“1+2+4”模式或者“2+2+4”模式,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容易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兴趣,甚至会带动他们轮番前来参观。甚至孩子玩不够时,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买回家,无形之中博物馆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延伸,博物馆从有限的馆舍之地拓展到大千世界无数个家庭中去,走入寻常百姓家,把中华民族的根植入孩童心中,把中华民族的魂注入孩子的血脉中。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众多青少年会在博物馆里找到自己的根和魂。

4 打造具有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的5G智慧中小博物馆

目前智慧博物馆建設还处在摸索阶段,业内没有准确的定义和标准。智慧博物馆是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60百科解释的数字博物馆是采用国际互联网与机构内部信息网信息构架,将传统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构筑博物馆大环境所需要的信息传播交换的桥梁,把枯燥的数据变成鲜活的模型,使实体博物馆的功能得以充分实现。从而引领博物馆进入公众可参与交互式的新时代,引发观众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科普的目的。无论5G智慧博物馆离我们中小博物馆还有多远,但请相信随着5G技术的开发应用,建立5G智慧博物馆已是大势所趋。所以中小博物馆也应该树立业务的前瞻性。现阶段做好文物的数字统计工作,为5G智慧博物馆的到来做好基础工作,做好文物准备工作。

现阶段,中小博物馆必须从相对狭小的“馆舍天地”中走出来,迈向更为广阔的“大千世界”,做好现阶段的互联网宣传工作,把我们的文化阵地拓展到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让我们的工作更贴近人民群众,增加博物馆的影响力、感染力,实现馆民融合。其工作方向如下:

①及时把馆里的固定展览、临时展览发布到博物馆社交平台上,把各大新闻媒体的采访视频、文章发布到社交平台上,让观众了解展览最新动态,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②在博物馆社交平台上更新社教活动,让更多的人知晓博物馆的社教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方式和活动内容,带动有兴趣的观众参与其中。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及时发布活动图片、视频。

③及时把文物研究文章发布到网站上、社交平台上,让喜爱文物的观众通过研读专业文章对文物有一个更深入、更专业的了解认识。还可以定期预约作者交流会,通过交流会,让观众与专家作者见面,领会专家眼里的文物是什么样子的,专家眼里的三国故事对今人有何启迪,从中领会对现实世界有何作用,如何正确解读,从中领悟到民族脊梁、国家精神。

④博物馆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校进行文物共享活动,开展志愿服务,让文博知识进入课堂,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博物馆借助高科技手段,让藏品变得生动起来,一来增强博物馆的活力,二来通过互联网为中小学提供教学服务。线下欢迎有条件的老师带领同学到博物馆来实践教学。

⑤把具有地方特色、传统元素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及时发布到网络上,接受更多人的留言、评论,为之后的文创产品的设计找到方向。

⑥对民间老百姓迫切需要了解的文物鉴定与鉴赏定期发布预约时间,提供免费鉴定服务。

⑦所有社交平台发布的博物馆活动都要预留留言通道,让热爱文物、关心博物馆成长和发展的观众留下宝贵意见,供博物馆建设特色馆、特色社教活动留下成长的足迹。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博物馆网络社交平台需要博物馆领导重视起来,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引导大量的观众去关注,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导到正确的文化导向上来,满足他们对优秀文化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文化在于精神世界,博物馆就是站在历史文化的节点上,引领大家寻找到我们的根和魂,通过这个节点、桥梁,让现实世界的更多人透过历史触摸信仰,激扬心灵,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前进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坚信:“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文博人一代又一代、一棒又一棒地接着跑下去,讲好中国故事,引领观众成为新时代家国情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追梦人。让博物馆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谢颖,王春法.新时代博物馆的新气象[N].人民政协报,2019-03-18.

[2]吴怡晨.浅谈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开展社教活动——基于常熟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的一些思考.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4):118-119.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文化自信新时代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