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活血汤配合TD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及对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9-01-25 08:47李朝晖马潇苒程卫东李俊辉吕振超
陕西中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腕部腕关节桡骨

李朝晖,马潇苒,程卫东,申 晟,李俊辉,吕振超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科(郑州 450016)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但在青少年儿童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1-2]。目前,内固定术是该病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固定效果稳定等特点,但患者在术后康复早期存在腕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影响腕关节功能康复[3-4]。近年来,随着康复理疗、中医治疗等在临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广泛应用,已在骨折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消肿活血汤配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TDP)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8.45±5.46)岁;骨折后就诊时间(7.78±2.16)h;骨折原因:跌倒13例,交通伤9例,暴力所致7例,其他6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8.35±5.38)岁;骨折后就诊时间(7.88±2.12)h;骨折原因:跌倒12例,交通伤10例,暴力所致6例,其他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诊断标准[5]:①症状:患者腕部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不利,受限,腕部皮下有瘀斑,且叩击痛,呈环形压痛,当移位明显时出现畸形,呈餐叉或刺刀样,并可触及异常骨活动和骨头摩擦感;②辅助检查:X 线检查可见骨小梁中断,骨质不连续,断端移位、成角等,CT 检查可确定骨折损伤类型和骨折粉碎程度。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均为切开内固定术后患者,且病历资料完整;③患肢伴有明显疼痛、肿胀等症状,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或代谢性骨折;②患肢合并神经、血管、筋膜等损伤;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④相关治疗禁忌及药物过敏者;⑤治疗依从性差,中途终止治疗退出者或失访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肿活血汤配合TDP治疗,消肿活血汤组成:骨碎补、当归各30g,穿山甲、红花、自然铜、虫、没药、赤芍、路路通、乳香各12 g,大黄、延胡索各10 g,桃仁5 g。加水1000~1200 ml,武火煎开后,用文火继续煎煮30 min,将汤汁煎至300~400 ml,分早中晚3次饭后服用,1剂/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TDP疗法:仪器为LY-607型(立式)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凌远科技),功率300 W,波长:0.55~50u,照射距离:30~40 cm,30~40 min/次,2~3次/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腕部疼痛情况、肿胀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腕部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6],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肿胀结果评价分为3度[7],正常无肿胀为0分;腕部皮纹变浅、但皮肤颜色正常为Ⅰ度肿胀,计1分;腕部皮纹消失、皮肤颜色有改变为Ⅱ度肿胀,计2分;腕部肿胀较为严重、皮肤发亮或出现水泡,或呈紫绀或苍白色为Ⅲ度肿胀,计3分。治疗前及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桡骨远端 X 线检查,比较其影像学参数情况,包括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等。观察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包括畸形愈合、神经问题及骨关节炎等。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d-Wreley 腕关节功能评价系统[8]分别对主动活动度、捏力、握力等进行评价,其中各项评分范围:0~2分为优,3~8分为良,9~20分为可,21分以上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Sarmient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残留畸形、主观感觉、客观评价、并发症4个方面进行评分[9],采用PRWE(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评分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分别从疼痛有关、疼痛强度、疼痛频度、特殊活动及日常活动等方面15个项目进行评分,总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10]。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调查。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部疼痛、肿胀程度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肿胀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肿胀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肿胀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部疼痛、肿胀程度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畸形愈合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86%(1/35),对照组畸形愈合3例,神经问题4例,骨关节炎4例,并发症总发生率31.437%(11/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捏力优良率、握力优良率以及腕关节功能总优良率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桡骨远端影像学评估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rmiento评分比较 见表4 。治疗前两组Sarmiento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3、6个月,两组Sarmiento评分均显著下降,说明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均不同程度的得到恢复。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Sarmiento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

6 两组治疗前后PRWE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5。治疗前两组PRW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3、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Sarmiento评分比较(分)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PRWE评分比较(分)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7 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21例,一般满意13例,总满意度97.14%(34/35);对照组满意10例,一般满意16例,总满意度74.29%(26/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之一,目前,临床上有包括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切开内固定等多种治疗手段,其最终治疗均是以恢复患者手及腕关节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为目的[11]。由于切开内固定术具有骨折复位稳定性好、且患者术后早期即可开展功能恢复训练,因此,被当做是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手段,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疼痛及肿胀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腕关节功能康复进程及临床治疗效果骨折治疗以患肢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为最终目的,如何促进骨折愈合后患肢功能的康复是临床上必需重视的问题[12]。因此,术后配合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对减轻患者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祖国传统医学已有对桡骨远端骨折方面的相关记载,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将桡骨远端骨折归属为“桡折伤”范畴。元代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则将桡骨远端骨折称为“手掌根出臼”,认为该病发病后易因骨骼受损导致经络阻碍、气血凝滞、脏腑失和;故而治疗当以强筋健骨、活血消肿止痛为基本原则[13]。本研究消肿活血汤由骨碎补、当归、穿山甲、红花、自然铜、虫、没药、赤芍、路路通、乳香、大黄、延胡索以及桃仁等多味中药组成,其中,骨碎补、自然铜补肾强筋,祛瘀止痛;当归、赤芍可补血活血,祛瘀止痛;穿山甲可破瘀通络,缓解肿胀;有研究显示[14],穿山甲可促进人体胶原蛋白合成及骨折处骨基质钙盐沉积,增加骨细胞数量,提高骨痂质量,从而促进骨折愈合。红花、桃仁、没药、乳香、大黄及延胡索可活血通络、消肿及祛瘀止痛;而虫具有破瘀血、续筋骨的功效;路路通利水消肿。以上诸药合用具有强筋健骨、活血、消肿止痛、续接筋骨的作用[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肿胀度均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但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结果表明,消肿活血汤配合TD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有效。

猜你喜欢
腕部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腕管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统计及其与电子产品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