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调经汤治疗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研究*

2019-01-25 08:47王广洁
陕西中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月经周期西药用药

王广洁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是妇科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发病期间通常具有无规律的子宫出血、双侧卵巢增大以及由失血过多引发的头晕、心慌、气短、水肿、食欲不正等临床表现[1]。目前临床中主要将DUB分为无排卵性与排卵性两类,通常情况患者患病类型均为排卵性DUB,且临床常见类型主要以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排卵期出血及月经量过多为主[2]。本次研究我们为明确上述研究报告的准确性,并为探讨临床针对排卵性DUB患者清热调经汤与常规西药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共选取近期收治的127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排卵性DUB患者,共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3例。观察组中,患者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37.58±4.15)岁;病程为25 d~7个月,平均(3.46±1.08)个月;其中青春期DUB患者26例,绝经过渡期DUB患者38例。对照组中,患者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38.02±4.13)岁;病程为28 d~7个月,平均(3.61±1.12)个月;其中青春期DUB患者24例,绝经过渡期DUB患者39例。两组入院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贫血、舌质淡白或淡红、脉细肌无力等临床症状,且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统计结果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考《中医妇科学》[6]以及《妇产科学》[7]相关内容进行中医诊断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的制定。

中医诊断标准:①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或10余日一行,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②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 d以上,或淋漓半月方净者。

西医诊断标准:①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基础体温双相型,高温相期持续时间不足11 d,黄体期子宫内膜活检分泌反应落后2 d以上。②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下降程度较低;在月经5~6 d行诊刮病理检查依旧可探及呈分泌反应的内膜,且出血期及增生期内膜并存。

排除标准:①妇科检查存在器质性病变;②合并有机体多项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有其他出血性疾病;⑤对本次研究中所采用治疗药物存在严重过敏反应;⑥临床病案资料缺失,研究依从性较低。

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倍美力与黄体酮治疗,其中倍美力(国药准字J20050120)每次取量0.25 g, 4次/d,口服治疗,单日用药总剂量在治疗3 d后降低三分之一,直至用药剂量为每天0.625 g后持续用药25 d。经倍美力治疗后患者休息5 d,加用黄体酮(国药准字H20051734)10 mg/d,黄体酮治疗时间为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调经汤治疗,药方组成为:生、熟地黄各15 g,白芍10 g,马齿苋、茜草各12 g,益母草20 g,枸杞、菟丝子、柴胡、三七各10 g,甘草6 d。将上述药物混水煎熬,取150 ml进行早晚分服,每周期经后服药10剂。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下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程度、出血控制情况的差异。其中治疗效果主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进行综合评价,本次研究中我们将药物治疗效果设定为3个评价标准:①显效:患者停药后3个月月经周期规律,经量、周期等项目基本复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患者停药后3个月月经周期规律,经期延长时间不超过3 d,经量减少程度>60%,各项临床症状显著缓解;③无效:停药后3个月,月经周期、经量、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甚至存在病情加重迹象。

结果

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例(%)]

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对比(分)

3 两组出血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血控制情况比较(h)

讨论

排卵性DUB疾病发病期间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较大程度影响,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疾病的持续发展还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而及时有效治疗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飞速发展,针对DUB疾病的研究报告逐渐增多,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案也相继提出。考虑到该病患者均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因而临床治疗时应注重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处理[4]。以往研究指出,倍美力与黄体酮在临床中的应用对DUB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但上述两种药物均存在使用周期长、停药后病情易复发的缺点,且部分患者在用药期间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低[5-7]。近期有学者提出针对排卵性DUB患者采用清热调经汤治疗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同时可较大程度改善患者诸多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好[8]。

排卵性DUB在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的女性群体中均具有较高发病率,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威胁程度极大。该病在诸多中医文献中均无针对性叙述,临床中多根据患者自身表现将其归纳于“崩漏”范畴。“崩漏”主要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崩漏”发生原因多与冲任损伤有关,冲任损伤后,经血无法制约,致使子宫藏泻失常,病因多为虚、热、瘀。因此临床治疗应注重急治其标,缓治其本的原则,采用相应药物健脾补肾、本固经调[9]。

本次研究我们为明确针对排卵性DUB患者自拟清热调经汤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拟清热调经汤治疗下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程度、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项目数据上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上述结果与万金华、杨秀芳等[10-11]研究中所述基本一致,后续研究中为进一步探讨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我们收集了诸多学者相关研究报告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往临床研究中就不断有学者提出,针对DUB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常规西药的应用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通常该治疗模式需长期进行才具有显著效果,且药物长期应用后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最终影响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12-13]。而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清热调经汤主要具有疏肝理气、固冲调经之功效,方中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熟地黄与白芍主攻养血敛阴;马齿苋、茜草除加强清热凉血作用外,还具有化瘀止血作用;益母草主活血止血;枸杞补虚益精,清热明目;菟丝子主补肾健脾;柴胡和解表里,疏肝解郁;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甘草调和诸药提升药效[14]。参考部分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我们发现三七提取物对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改善血液中红细胞、网治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重,达到止血目的[1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两者疗效项目对比差异显著,证实了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清热调经汤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此外,本次研究还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63例患者在经常规西药治疗后17例患者均出现了恶心症状,但严重程度不高,在采取减量治疗措施后症状逐渐缓解;而观察组患者在经清热调经汤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充分证实了清热调经汤临床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针对排卵性DUB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常规西药,清热调经汤的使用对患者临床症状、出血情况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且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西药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