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铁路道口平改立施工方案探讨

2019-01-25 06:09卓长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武铁路有限公司
上海铁道增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道口人行监理

卓长智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武铁路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铁路机车车辆不断改型和铁路线路设备的升级改造,铁路干线列车牵引重量和行车速度逐年提高。伴随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各种机动车辆数量成倍增长,铁路道口的交通流量不断增大,铁路道口处的公铁通行矛盾日益突出,铁路道口交通肇事频发,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合九及安庆线原有道口123处,其中合九线允许速度120 km/h,安庆线允许速度80 km/h,均为客车径路,合武公司按照铁路总公司、集团公司的部署,积极联系对接各地政府,认真调查研究方案,积极组织实施,通过两年多的努力,道口已基本消除。公司又筹措资金对合九、安庆线增设防护栅栏,达到国家法规及《技规》时速120 km线路全封闭、全立交的要求,并且减少了看守(监护)用工,消除了安全隐患。

2 工程概况

合九线K50+540郭河道口位于庐江县郭河镇,道口铺面宽9.0 m,为铁路工务看守道口,看守人数7人。道口处铁路为单线P60钢轨无缝线路,钢筋混凝土Ⅱ型轨枕;穿越道口的道路为庐江县066县道,宽12 m,道口处于集镇中心,四侧全部是密集的门面房和住宅(见图1)。

图1 郭河道口现场图

3 平改立方案选定

郭河道口是该镇居民上下班、购物、学生上学的重要通道,人流、车流特别繁忙,平改立对该片区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地方政府为避免征地,不同意移位改造,也不同意在施工立交时拆迁。面对距离道路边沿仅3 m、距铁路19 m的商铺和民房,如何将工程投入减少到最低,尽可能不产生征地拆迁工程量,又要满足施工条件和施工期间道路通行需求,是确定该处道口平改立方案的重点。公司牵头组织铁路相关单位会同地方县、镇、村以及设计部门对道口及周边环境进行现场勘查,经多次会商由设计院拿出3个初步方案。方案1:原位新建2孔-8 m下穿钢筋混凝土框构桥,采用顶进法施工,人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分流;方案2:原位新建2孔-8 m下穿钢筋混凝土框构桥,采用现浇法施工,人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分流;方案3:原位新建3孔-4+8+4 m下穿钢筋混凝土框构桥,采用现浇施工,人行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分流,为保证道路两侧门面房功能,人行非机动车道采用台阶式。

地方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及居民代表对3个方案进行讨论、比选,按照“原位、尽量不征地拆迁、适当预留、居民满意”的原则初步选定方案3,该方案为在道口原位新建3孔-4+8+4 m下穿钢筋混凝土框构桥,立交桥中心线与合九线交角为78°,机动车道坡度5%,人行非机动车道采用台阶式,最大可能减少对集镇中心的干扰。受道路两侧门面房限制,铁路框构采用施工便梁防护、现浇法施工,施工期间修建临时人行过道供人行及非机动车通行,机动车从其他道口绕行。该方案基本无拆迁,地方投资少,施工对道路两侧居民影响范围小。

经地质勘探,该立交位置地质上层4 m~5 m范围为杂填土,持力层为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为280 kPa,地质状况良好。

4 工程重点、难点及针对性措施

本工程铁路主体框构采用施工便梁加固线路、线下现浇法施工,增加了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工程实施期间既要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基坑稳定、主体结构质量,又要保证工程周边的房屋不受施工影响,还要保证基坑旁的道路通行安全,施工过程组织和安全控制的难度大大增加。经组织相关单位研究,采取了以下针对性的措施。

通行保障措施:为减少施工期间对当地居民生活干扰,协调郭河镇结合镇规划由地方投资修建道路与K50+136和K51+933道口沟通,确保施工期间车辆绕行;在基坑附近修建1.1 m人行过道,方便人行及非机动车通行。

线路安全措施:采用D24型施工便梁及D16托梁加固线路,门式便梁支墩采用φ1.8 m长14 m挖孔桩基础加6.5 m×4 m×2 m系梁。3孔结构主体均在D24 m便梁下部现浇,基坑线路下部开挖采用1:1放坡,平行线路侧按1:1.5放坡开挖,四侧基坑均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定期对基坑和支墩进行沉降、位移观测,对线路状态进行检查,发现状态变化立即组织进行整治,始终使线路处于II级超限以下范围,保证了施工期间线路的安全稳定。

机构保障措施:施工单位指派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配齐项目部组成成员,施工前对参加施工全体人员开展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监理单位指定有资质的监理工程师驻点,建设单位东华地铁公司指定专人负责,每周召开例会分析施工节点及存在问题,关键环节均有公司领导、项目负责人现场把关,确保了施工安全。

缆线保护措施:在基坑开挖前,与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邀请设备管理单位到现场进行交底,根据杆管线设备对施工的影响程度和时间节点,明确管线迁移或保护方案,及时做好配合工作。各设备管理单位施工全过程派专人监督配合。

居民房屋保护措施:为加快推进立交工程建设,两侧引道由主体施工单位一并实施,引道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推进。为确保立交两侧门面房的绝对安全,两侧引道采用φ1.0m挖孔桩防护,桩顶及房屋前地面,按5 m间距布置沉降、位移观测桩,不间断的派员监测,施工期间每日工完料清,虽然距离两侧民房非常近,但未发生当地居民干扰施工的情况。

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施工期间正处于汛期,在做好基坑排水的同时,一是工务段将施工负责人的信息纳入防洪信息库,出现超警戒降雨时,及时通知负责人;二是施工单位备足片石、木桩、草袋、水泵等防洪备品备料;三是下雨时派人现场看守,加强雨中、雨后检查,列车通过前后对线路几何状态以及沉降、位移等进行观测,确保了行车安全。

信息保障: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公司充分利用微信群等通讯方式,建立铁路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地方政府、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等负责人的联系沟通平台,及时协调处理施工期间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5 关键工序控制

立交主体框构是控制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公司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科学制定了施工流程及控制措施,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稳定,质量优良。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临时支墩制作→便梁架设→门式支墩制作→移设便梁→基坑开挖→逐孔预制框构→回填路基→线路恢复。

该工程需浇筑3个框构箱,经研究采用先浇筑中孔、再浇筑两侧边孔的施工方式。制作过程的关键是模板及混凝土浇筑、养护。

督促监理公司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做好工程过程记录,确保隐蔽施工现场旁站监督,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6 结束语

虽然郭河道口地处集镇,周边居民房屋很多,外部环境复杂,但经过精心组织,会同地方政府科学制定改造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安全质量,工程自2016年3月10日开工,经过100余天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施工结束后对周边房屋进行了检测,无任何影响。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平交道口安全平稳消除。

猜你喜欢
道口人行监理
利用站内联锁条件的几种特殊道口处理方案
列车接近道口通知电路的改进处理
完美 慈善万人行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山区旅游大跨人行索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多跨连拱人行景观桥设计
关于DX11道口信号应用探讨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