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2019-01-28 11:18周张莉
成才之路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民办高校

周张莉

摘 要: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应该侧重于师资队伍建设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文章以民办高校为例,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研究,希望对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1-0001-01

实现中国梦需要人才的支撑与保障,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体系的构建有赖于高校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要深入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人才质量,但当前部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不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不足,这直接影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1.师资队伍不强

近年来,民办高校开设了很多专业,招聘了很多专业课教师,但有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不强,缺乏高层次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素养较高,但教学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的培训,实践能力较差,专业技能不强,对行业实际情况了解不多,很难胜任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一重任。

2.教学实践不足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要学会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实践能力。但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面,部分民办高校仍然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有时理论教学与实际相差甚远,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积累,缺乏对实践技能的提升,面对实习岗位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缺乏合理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及其他非专业性的问题时,这种状况更为突出。

二、民办高校优化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机制的策略

当前,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实际,结合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下面,从两个方面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研究。

1.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基础,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高校要从人才培养质量上考虑,针对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配备专业教师进行辅导。这些教师应该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结合,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实际需求,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在教学评价方面,要完善评价机制,注重对具体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跟踪,合理地调配师资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高校要根据部分教师专业底子薄、教学经验不足、实践能力差等情况,帮助教师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当前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高校应该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引导教师主动与企业进行联系,通过挂职锻炼、跟班式培训等形式,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还可以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专业教师。这样,可以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打好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高校要依据社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凸显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把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高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应对社会与行业企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积极与当地有实力的企业联系,让学生通过实际锻炼提高综合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指导学生通过深入实践,了解多元文化,开阔学科视野,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艺术修养,健全理想人格。这是当前很多高校需要重视的内容,也是民办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切入点。

综上所述,民辦高校应该审视自身的发展短板,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寻求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要侧重于师资队伍建设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一帆.基于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与评价[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

[2]孙静,王旭东.论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J].江苏高教,2016(03).

[3]鄢敦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2(1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民办高校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