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绕组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

2019-01-29 02:45王洪菲
电子测试 2018年24期
关键词:选型互感器绕组

王洪菲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安徽蚌埠,233000)

0 引言

在很多电子设备之中,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满足微型电子要求,微型保护装置被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绕组回路负荷降低,若更换装置,则不会更换传统互感器,互感器不匹配会影响电压的稳定性,致使其负荷出现偏差。基于二次负荷配置原则分析,通过科学的试验模型构建,可对误差进行计量,并尽可能减少其出现偏差的情况。为减少运载误差,基于绕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负荷配置的情况,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手段,了解二次负荷配置原则。

1 互感器二次负荷模型分析

图1 单相三绕组互感器模型图

基于模型构建的方法计算误差,继而实现对影响机理的分析,构建二次负荷配置原则。多绕组互感器基本配置包括剩余电压绕组、二次绕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主要的功能在于测控、保护,由于剩余电压绕组不存在磁场,构建模型时不对其进行考虑。基于多绕组的耦合性分析,模型中的任意绕组发生改变,是否会对误差造成影响[1]。

在电磁模型构建时,以单项三绕组互感器结构为载体,构建基础模型。在模型中对各绕组进行数字编号,并对匝数N进行明确。绕组中间位置为磁通铁芯,在模型中对磁通区域进行了划分,并进行了E编号。在模型中,对电压、电流等各项参数进行读取、明确,并对二次负荷的状态进行分析。基于电流运行的原理,若电压处于平衡状态,可利用模型公式对物理量进行计算。基于公式的计算,对模型变量进行分析,阐述不同变量下的二次负荷特征,并与计算物理量进行对比,观察其是否存在明显误差,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模型的构建,通过对短路阻抗的计算,分离计算最终的组合电抗,计算二次负荷的阻抗角。

2 测量结果及影响机理分析

互感器误差通常用比差、角差计算,基于模型的构建,对模型进行分析,可对误差因素进行明确。按照不同的类型,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互感器固有参数、二是外部环境参数,减少互感器励磁电流是减少误差的重要方法,基于外部的环境分析,需要尽可能明确额定电压、二次电荷,保持其稳定性[2]。

2.1 空载绕组计量误差分析

空载过程中,三绕组退化,成为两绕组互感器。若负荷为感性,绕组以及组合电抗的存在会对组端电压产生剧烈的影响。若不对比差进行补偿,则会呈现出负值,如若二次负荷增大,其负值也就越大。在匝数补偿过程中,满足误差补偿要求,计算误差大小与二次负荷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变化规律。对其进行补偿测试,实际负荷若太小,误差接近正限值,若负荷过大,误差则接近负限值。

2.2 带载绕组计量误差分析

基于模型的构建以及分析,若传感器处于带载情况时,对其误差进行计算以及分析。该模型中,二次负荷保持稳定,基于绕组带载情况分析,其负荷程度加大。阻抗变小等效阻抗也会随之降低,传感器端口分压能力降低,误差出现明显偏移。若此过程中实际负荷加大,其偏移效果也会明显增强,若实际负荷降低,则偏移效果也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基于耦合性的影响分析,基于不同型号的互感器开展实验,对额定绕组、计量绕组、保护绕组等进行明确,在带载的情况下逐渐增加传感器绕组值,对最终的计量误差进行明确。其试验结果与分析结论呈现出一致性,误差变化也比较明显。

2.3 二次负荷计量误差影响机理

在电磁模型中,重点考虑绕组之间的电磁耦合关系,基于负荷值变化对运行误差所产生的影响,对误差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影响计量误差的各项因素以及物理量的变化程度。准备参数相同的互感器设备,保护绕组额定二次负荷不等,计量绕组二次负荷相同,对误差值进计算、明确。基于误差影响机理分析,计量绕组负荷若相同,保护绕组负荷会增加,误差的分布区间也会逐渐加大,致使控制误差的能力降低。基于负荷控制过程中对绕组的额定负荷的明确,其会呈现出负偏移的变化态势,上限误差与计量绕组下限负荷计算,若保护绕组处于空载环境下,则二者呈现出明显的正偏移情况[3]。

在此试验过程中,若对互感器的保护额定绕组值进行明确,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对其误差值进行分析,若互感器绕组处于满载的情况,其误差绝对值均在0.12%左右,远远超出了偏差规范标准。若其处于轻载的环境中,其试验结果也大致相同。这就表示,装置变更导致其出现明显的误差,误差控制能力极大程度降低,甚至在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超差现象,严重影响了互感器的稳定性与有效性,无法满足具体的工作需求。

2.4 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

基于误差机理与误差试验的分析,对二次负荷配置原则进行了明确。首先,基于工程改造、装置更换的情况,在负荷配置过程中,计量绕组选型需强大,其负荷值要适中,不以过大。在数字电子设备发展过程中,电子二次负荷最优化,其负荷值逐渐减少。传统对功率进行计量的方法应用4块感应式电能表,在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仅仅应用1块电子表便能测试最终的功率。计量过程中的回路处于独立的状态,并不需要二次设备支持其工作,其二次负荷回路也会极大程度降低。但若在此过程中绕组负荷过大,其负荷率也会降低,出现严重的正偏差。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对其计量绕组进行科学选型,对二次负荷率进行控制,避免其过大造成的互感器偏差[4]。

基于误差机理的试验,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由于保护绕组二次负荷会对最终的误差产生影响。基于保护绕组的选型,要尽可能避免其过大,以科学的选型,降低其误差。微型保护改变了传统继电保护模式,二次负荷值有效的数值,若选型负荷值过大,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误差,降低其互感能力、控制能力。若应用的互感器为线路型互感器,在二次负荷配置时,仅仅满足设备的容量即可,若同时需要为其它的装置提供二次电压,额定功率需要适当的加大。国家颁布相关规范,绕组传感器配置二次负荷参数为75VA。很多地区在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过程中,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对负荷值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尽可能减少其误差。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变更,并基于二次负荷配置的原则,减少其出现误差的情况,使其可稳定运行。例如,某电力改造工程中应用以上原则对二次负荷进行配置,极大程度减少了误差的产生,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二次负荷配置改造额定负载误差

基于二次负荷配置原则的明确,并严格按照工程改造规范,基于改造前与改造后的数值对比,其误差被极大程度减少,误差控制能力也极大程度提升。所以,基于改造工程互感器二次负荷配置原则应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3 结论

二次负荷额定值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测量误差会严重影响电压互感器的稳定性。基于多绕组二次负荷配置原则的应用,可在改造工程、装置更换过程中保障其稳定性。在此,额定负荷与计量误差存在正相关,通过合理的选型,科学的配置方法,可降低互感器的误差,改善电压互感器在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正偏移情况。

猜你喜欢
选型互感器绕组
不锈钢二十辊冷轧机组横切剪的选型计算
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的初步探讨
昆钢铁路内燃机车选型实践与探索
产品选型
基于FPGA的双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软件设计
论述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
基于AL1676的单绕组LED驱动电源设计
基于继电保护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探讨
基于三步隐式Adams法的同步电机阻尼绕组电流计算
高电压精密电压互感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