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子通信技术在自来水测控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29 02:45俞凡聂章龙
电子测试 2018年24期
关键词:自来水厂测控计算机

俞凡,聂章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1 概念介绍

计算机电子通信技术是一种结合产物,由庞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技术组合而成。在区域网络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完善的网络结构,保证一定范围内信息传输的畅通。计算机技术的内容比较繁杂,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并建立庞大的云端数据库。方便不同电脑终端对信息的实时获取,保证信息传递的高效性。打破地域的限制,云端资源能够同时共享给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该项技术能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数据加工后,通过通信系统就能实现资源共享[1]。应用在自来水测控当中,可将自来水使用情况实时传输给技术人员,方便后期进行各项调整工作。

2 该项技术应用在自来水测控中的重要意义

科技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技术之一,在很多行业都有渗透,例如工业、建筑业、桥梁建设等。在建筑施工中,有很多新型施工设备被使用,施工周期缩短的同时保证建筑质量。在工业制造中,机床等自动化制造机械的使用,将工厂生产变成流水线化的模式,企业效益明显增加。在桥梁建设中,塔吊、摊铺机等施工机械的使用,使工程建设更加简便,且延长使用周期。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向自来水测控领域进军,已初步取得很好的成绩。自来水测控工作中,使用的电子通信技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集成电路、处理芯片等核心问题上,该项技术一直向着最贴合自来水测控的方向发展。

电子通信技术的使用,为自来水测控工作带来一场巨大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被改变,企业对自来水的管理逐渐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过渡。测控组织模式被改变和完善,并不断向企业其它方面渗透。在测控管理上,实现系统自动化管理,改善传统人工管理的弊端,减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在具体的测控工作中,将测控仪器和计算机相连,计算机就能实时获取水资源处理中的各项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可对净化过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总之自来水测量工作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未来的自来水厂,机器将会代替人工作业,作业的精确程度也会大大提升[2]。由此可见,将该项技术应用在自来水测控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3 该项技术的具体内容介绍

3.1 异步通信

表1 传统标记法

异步通信是该项技术使用的主要通信方式。该种方式通信下,信息是以字符的形式进行传递的,计算机需要确定传输起始点和终止点,并进行标记。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不固定,就像邮件发送一样,发送者只需完成发送动作即可,并不能确定接收者的具体接收时间。在异步通信过程中,信息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完全取决于操作主体。对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标记,可通过正负逻辑法来完成,以下两表分别是传统的和改进之后的标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异步通信采用新的标记手段,即表二所述标记过程。

表2 异步通信标记法

3.2 该通信技术的工作过程

对自来水测控的目的是实现对水量变化的全程监测,该过程需要保证计算机接收信息的能力,在分析自来水测控的重点和难点后,就可利用异步通信实施具体的信息接收过程。在接收信息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操作步骤:首先,在通信过程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将信号线的接收状态调成逻辑1,测控时逻辑1逐渐向0转化,记录一次转化过程的数据变化,并进行相应计算。其次,测控时间控制在八个小时左右为宜,或以八小时为节点,对数据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测。低电压状态下,需要准确找出信号接收的起始点,排出外界信号对接收装置的干扰。最后,对起始数据进行检测,16小时为一个周期。此时,数据位和逻辑状态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要么同为逻辑1,要么同为逻辑0。

3.3 信号传递形式概述

信号传递形式多样,自来水测控中经常用的传递形式有单工、半双工以及全双工传输。数据流的方向直接决定通信形式,因此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单工通信,是在具体的通信过程中确定传输方向,该种通信方式不能预知数据流的方向,不建议使用。半双工通信不存在数据流方向的判定步骤,只要传输线中有信号流通,数据会自动分成两个方向传递,结合具体的测控工作。计算机就能对搜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不存在信息传递滞后的现象。该种通信方式可保证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且在计算机中输入关键词,系统就能自动检索到相关测控内容并展示出来供技术人员选择[3]。该种通信方式成本低,将单工传输信号的弊端加以改进,是目前自来水厂常用的通信形式。

4 该项技术的具体使用

4.1 现场测控

现场测控是实现自来水厂科学管理的重点内容,工作人员可将现场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电子通信将信息传递给自来水厂,并通过水厂反馈回来的信息,对输入的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各类数据的有效处理,同时还能收集水量、设备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实现对自来水厂的实时监控。现场测控时,主要的测控内容包括:供水量、用户用水情况及水质净化情况。通过全方位的了解水体,并对用户用水量进行测量,可为自来水厂制定详细的供水方案提供有力参考,以此达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目的。在计算机强大的分析系统辅助下,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相结合,有效减少自来水厂的管理费用[4]。

4.2 操作技术

通过对自来水的测控,管理人员可对目前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改进,并在各类操作技术的辅助下,完成对水资源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在分布式操作过程中,首先要利用计算机的分析功能对测控模块进行分析,利用软件构建相应模块。此操作技术可以将各参数紧密联系在一起,保证数据和信息输入输出的通畅状态。在图像操作技术中,需要将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将数据逐层铺设到系统的各个单元,从而完成计算机成像。图像的构建能够促进信息的传递,数据传递向图像形式转变,工作人员即使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也能看懂信息。测控过程是分层进行的,若其中某层出现异常,将会影响整个测控结果。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报警装置,当测控过程异常时及时报警,可提醒技术员及时修正操作技术。

4.3 其它测控

除去对自来水的测控,该项技术还能对与自来水相关的设备进行测控。在设备测量过程中,计算机会将测量到的动态数据,实时传输到总服务器中。总服务器根据测控的具体情况搭建临时数据库,根据设备的运转状态,列出相应的数据表格,并将数据反映在曲线图上。系统将数据进行汇总和计算,将设备的使用状况,工作效率等计算出来,同时总数据库回收结果进行存档,根据计算结果工作人员可有针对性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

不同的测控数据存储在公司云端服务器中,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可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地区的限制,能够实现企业对分部的紧密控制和管理。全公司的员工都可通过数据调用,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电子通信技术实现不同区域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对扫除工作障碍有很大的帮助。现场测控依赖计算机的各项系统,通信的实现离不开有线或者无线的局域网络,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对自来水厂情况的实时监测,为系统化管理水厂打下基础[5]。

5 某自来水厂使用该技术的实际案例

首先需要对这些仪表的工作状态进行测控,保证每个仪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监测到仪表存在跳针、坏死等现象,需要及时检修和更换。现场测控就是对自来水厂各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包括对水厂储量、仓库、工作设备等的测控,计算机收集到更多方面的信息,整理成报表形式反馈给总厂,对存在的问题综合处理。最后是对市场的测控,通过对水表的测控可以掌握该地区居民的具体用水量,再加上调查者的走访,统计居民对水质的满意度,从而实现对水的净化、对储水量的合理控制[6]。

高科技的测控手段,能够提升自来水测控的精确度。该公司将该项技术合理运用到实际测控工作中,实现对水厂的有效革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居民。

猜你喜欢
自来水厂测控计算机
自来水厂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探究
浅析自来水厂如何做好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方法及检测
计算机操作系统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基于LabWindows/CVI与TekVISA的Tek示波器远程测控软件设计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