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

2019-01-30 08:25南文杰徐梦迪詹梦颖
中小学电教 2019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师

南文杰 徐梦迪 詹梦颖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便迅速成为各方面追捧的热词。所谓“互联网+”,即是“把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和挑战,并在碰撞磨合中产生了“互联网+教育”,而“互联网+教育”对教育模式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它的影响对于教师教学以及现代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深刻意义。

一、创新驱动下的新兴概念:“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新型教育形态,但它并非只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也不只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教育、学习平台,而是移动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教育进步、效率提升和增强教育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变革。我们应该清楚,“互联网+教育”虽然存在着诸多优势,但它不会取代现行的全部教育。现行教育中特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亲密关系,即使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完全取代。“互联网+教育”作为新型教育形态,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深度互联。“互联网+教育”中的“+”可以连接任何相关领域从而形成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升级。在教育领域中,互联网可以无所不“+”,可以“+”课程,可以“+”教学等等。其中的每一种“+”都体现了一种跨界连接,而这种跨界连接都是在原有水平上质的突破与升级。

第二,大规模在线。首先是大规模特征。在现今互联网社会,在线教育可以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庞大的用户群聚集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然后是复杂在线教育特征。即能在线将复杂的学科知识讲解清楚。只有将知识全部讲解清楚透彻,才能真正成为教授知识,有用的教育。

第三,创新驱动。“互联网+教育”强调用互联网理念创新教育,使教育发生质的改变。运用互联网创新思维,强化技术对创新驱动的支撑,提升创新驱动,促进教育空间的发展,从而创新和发展教育教学。

第四,角色优化。“互联网+教育”将原有教育系统中的各种关系打破后进行优化重组,实现教师与学生、资源等关系的质的优化升级,并实现角色关系互换。

第五,更具生态性。教育的生态性表现为多样、多元、自然、进化、质变等特性。“互联网+教育”使教育的生态性更为突出。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多样可触,更加合乎学生需要,也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更好的培养[2]。

“互联网+教育”新型教育形态的出现,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又是教育领域发展的新动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为偏远农村学校、弱势人群以及不便离职的人群带来了巨大便利,这些人群不再受到当地学校条件以及在学校里才可获取学习资源的限制,一旦接触因特网支持下的“互联网+教育”,他们就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服务。

二、教育模式的演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的出现孕育了教育的萌芽,而教育方式方法的形成使得教育生成一定的模式,即教育模式。最初的教育模式即从口口相传到用简单文字记下以供后代学习。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模式,是近程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是近程教育,具有封闭性和近距离特性,首先,它主张三个“中心”,即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然后,其评价的主要手段是考试。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近程教育注重知识灌输,是一种“一对多”的学习方式。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职能从筛选、制约等功能变为绝对控制性功能,把原来属于学生的主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空间完全取代掉了,而教师的这种监督,从一定意义上摧毁了教育过程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着重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只考虑把问题讲深、讲透,却很少考虑学生“学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也经常忽视学生的个别性差异。

总而言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遵循的是教师以讲授为主,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会重书本,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但它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控制教学,可以提高基础知识的讲授效率。它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合格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但需要进行一系列深刻变革才能成为培养综合性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模式。

三、新型教育模式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远程教育虽也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教育,但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只停留在技术仅仅还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的层面。而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教育”对于教育模式的影响,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学习过程中的师生地位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弥补了传统班级授课的不足。传统班级授课这种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把教师当作学习的中心环节,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力、探索精神的培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实践,因此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受“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独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与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主动的施教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3]。教师既要采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方式,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知识,还要借助多媒体、网络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在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接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完成自主、合作、探究等类型的学习任务,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

2.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一般形态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只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达成层次不同的学习效果,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因材施教,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所以,这种模式学习效果一般,很难培养出能力卓越、全面发展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端人才。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追踪学生的知识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学习者所需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并以不同表现形式呈现知识,使学习者系统地感受知识的存在,从而更好地接收知识,从多方面来理解知识,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融合[4]。这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学生逐步由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单一学习模式转变为多元融合学习模式,以学习知识为主转变为构建个人思维方式。这些模式都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时间也由阶段式变为终身制。

3.促进学生独立自主发展

一般的教育教学模式虽说是秉承以学生作为学习中心的模式进行教学,但大多没有达到相应的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要求。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健康活跃发展,这些带有传统教育色彩的教育模式,桎梏了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潮流下应当力求创新的新时代骄子的发展。而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实现了全球最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视角,让他们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学习和探索,并非一成不变的去套公式算法,而是用新视野,新观点去面对相同的知识、难题,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从而创新创造出更好的明天[5]。

4.新兴教育模式及技术的出现

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新兴模式和技术,如翻转课堂、大数据、慕课、微课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是“互联网+教育”影响下出现的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教育模式。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发开放课程,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6]。慕课是以联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为基础的,其中的学习资源免费的居多,当学习者想获得某种认证,例如获得证书,需要付费并且修满一定的学分,通过特定的测试,才能够拿到相应证书。

5.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互联网+教育”思维模式的出现,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而且促使了人们教育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变,使得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更大的转变。在“互联网+教育”影响下出现的新的教育观念首先是“质疑式”教育,所谓“质疑”就是对于前人留下的所有知识和理论的质疑。在没有丝毫质疑的前提下的坚信,只不过是一种盲信,是一种非理性的信。而质疑的结果,可能导致坚信。由此出现的“质疑式”教育观念,在学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更有必要吸取这种观念来教书育人。质疑的目的只在于获得真知,这种真知,可能是对于前人的继承,也可能是对于前人的修改和超越,而不管是修改或超越,都是现代教育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所在[7]。

6.高校“互联网++众创空间”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一系列政策都在强调要抓住互联网经济的重大机遇,深化高校教育模式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8]。

7.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的核心是借助泛在网络、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最新信息技术,创建学生学习泛在化,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创新型,智慧课堂的常态化,以及教学评价的大数据化的智慧教学生态模式,以培养创新智慧型的人才[9]。到目前为止,智慧教育的概念和实践提供了最为理想的方案,它作为国家和各省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互联网+教育”影响下的教育模式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使命,是使“真知”时代化、社会化、市场化。惟此,教育才可能与时代与社会真正接轨,教育的最终目的与价值才可能真正实现[11]。

四、总结与反思

在“互联网+”大时代下,新型教育形态“互联网+教育”的产生,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其中,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教育”支持和影响下正发生着剧烈变化,虽然它的变化有积极的方面,也有令人担心的一面,但是现在需要我们做的就是以虚心谨慎的态度直面这一变化,积极应对未知的挑战,扬长避短,让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地实现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