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导语的设计

2019-01-30 15:28
中学语文 2019年18期
关键词:龚自珍蔺相如秦王

何 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语可设疑激趣、启迪思维、创设情境、活跃气氛,犹如一把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设置好导语呢? 我认为应依据教材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下面就以常用的三种导语为例进行分析。

一、春风化雨,催情绪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导语是创造情境的突破口, 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 和学生初次会面时使用春风化雨式的导语,能拉近距离, 渲染气氛, 增进友谊。 例如,2018年我任高一(1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第一天上课时,我正了正衣冠,精神抖擞地走上了讲台,放好教具,走到讲台中央,鞠了一个躬,对全班同学说:“大家好! (学生一片安静)能够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很荣幸,因为我知道我们班的学生是中考考场上的胜利者,一群严于自律又肯吃苦的优秀学生,我为你们高兴,为你们喝彩,我们班将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 (学生一片欢呼)2018年高考,虽然我和我的同事们经过拼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此我们很欣慰,但成绩已属过去,骄傲还在未来,愿你我携起手来,风雨偕行,同舟共济,共同谱写你们高中时代的华彩乐章! (学生掌声经久不息)”

高中学生正值如诗年华, 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他们渴望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渴望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感动学生时必须先感动自己,这样设计导语时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 用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找到情感共鸣,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并且激起了学习欲望。

二、穿针引线,连环局

施补华说:“诗犹文也,忌直贵曲”。 我说授课如诗也,贵曲忌直。 将导语穿插授课之中,把它作为向导引领同学们学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任务,有利调动同学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病梅馆记》一文,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入了四首与梅有关的诗,分以下四步骤引导:

1.“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溪山深处苍崖下, 数点开来不借春” 这是辛亥革命烈士宁调元的《早梅叠韵》,说的是早梅不依靠春到来才开放,虽然是星星点点几朵,却有自己独特的品格。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病梅馆记》,找一找龚自珍笔下的梅有何特点。 接着我们分析了文章第一节:梅的产地,衡量梅优劣的标准,梅的特点是病态,其根源乃文人画士之祸。

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对江浙之梅皆病,作者大声疾呼。那么作者又如何做的呢?”同学们说出了“购、泣、纵、毁、埋、解”等具体疗梅做法。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作者倾其所有来疗梅,表达他无怨无悔。 文章中哪几句可以证明? ”接下来,同学们画出重要的语句“甘受诟厉”“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4.“举世竞言红紫好,缟衣素袂岂相宜。天涯沦落无人惜,憔悴欺霜傲雪姿。 ”作者不合世俗口味,不畏雪霜的高傲姿态,对此你们如何评价? ”值得高兴的是同学们用以前练习题中出现的秋瑾女士的《梅》诗做答:“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 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 ”

把与课文相关的诗文引证到课堂中, 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新课标也突出了语文课程应注重审美、探究的基本理念,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等。 所以只要上课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可以使用的导语。

三、巧设问题,究谜底

这种导语益于师生对教材作探究, 既可拓宽知识面,扩大视野,又培养了同学们笃学慎行的习惯。 例如,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说:“学习本文,我们赞赏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请问,在蔺相如忽悠了秦王,完璧归赵后,秦王为什么没有兵临城下而夺其所爱呢? ”问题一出,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一位同学找到了问题症结:“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赵两国实力相当,秦国固然强大,可赵惠文王依靠老爸留下的家业,足以和秦国抗衡。”他说得漂亮,大家一致赞同。接着我又说:“渑池一会,蔺相如舌战秦史,激怒秦王,为赵王挽回颜面,也争得了外交上平等, 而此时秦国的实力远远大于赵国,那么,秦王为什么还要含怒忍辱击缶? 真的被蔺相如“五步之内,得以血溅大王’的气势所震慑吗? ”问题出,大家争先恐后,最后,语文课代表作了总结发言:“秦之所以约赵渑池一会不是单来打口水仗的,更不是想争个体面而归,其真正的目的是来安抚赵王,因为秦军主力此时正在南方与楚国开战, 为不使赵从北方进攻秦, 与楚对秦形成夹击之势, 秦昭襄王举办了渑池会,来给赵惠文王玩一个障眼法,送他一块口香糖让他慢慢嚼去吧。待秦从楚腾出手来再收拾他。英明的秦昭襄王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为此,他不惜击缶,这就是外交”。 太精彩了! 下边掌声一片。

综上所述,导语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导语设置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灵活多变,因地制宜地使用它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龚自珍蔺相如秦王
中年危机龚自珍的又一春
将相和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负荆请罪
龚自珍词学研究
负荆请罪
胸中垒块发千钟——龚自珍故居
食客
龚自珍最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