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语文课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019-01-30 15:28刘薇薇
中学语文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万山红先辈语文课堂

刘薇薇

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学校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革命传统教育是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得以继承、延续、光大的重要途径。

革命传统指的是在中国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变革社会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累积、传递下来的优良的思想、作风、方法、经验等等的总和。 革命传统是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信念, 也是先辈们为了理想忠贞不渝、不屈不挠,为了国家发愤图强、不忘初心的革命热情和革命人格。 革命传统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人去了解、去铭记、去传承。 只有了解才能认识什么是伟大,只有铭记才能让精神常驻心间,只有传承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高中生, 出生于21世纪这样一个和平安泰的年代,国家的强大、家庭的富足带给他们的是安宁和幸福,在他们的记忆里,没有战争和苦难,没有痛苦和挣扎,蜜罐中长大的一代,很容易失去信仰和信念,失去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革命传统的了解和继承迫在眉睫。 革命传统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一种艰苦奋斗教育,也是中国近现代基本国情的教育。 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对出生于21世纪的高中来说,遥远而陌生,这就需要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除此之外,让高中生了解革命传统并传承, 课堂上的革命传统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特别是语文课。 语文,作为一门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培养价值观的重要学科, 在新时代的革命传统教育中应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革命先辈坚持革命理想的故事。 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敢于牺牲、英勇不屈;在工作面前,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这些革命精神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教材对于立德树人有着不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让孩子从小打好中国的底色,传承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长大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利用好语文课堂,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下面就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文,谈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篇课文,即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进行着疯狂的镇压。 毛主席于当年晚秋时分,离开故乡,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重游橘子洲时,面对湘江上的自然秋景, 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 激情澎湃,一挥而就。 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欣赏毛词的大气磅礴之外,有意识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比如,词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实写色彩绚丽的秋景, 也是虚写当时像毛泽东一样拥有火热革命情怀的一批人。 这批人,在1925年这样一个黑暗笼罩的时代,仍然坚持理想,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奔走。 “万山红遍”是毛泽东“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也是作者对胜利的憧憬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湘江边的秋景,但更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平凡困苦的年月,在作者眼中也不过是座座峥嵘的山峰,虽然高但是阻挡不了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的脚步。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写出了作者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和壮志豪情,同时也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世界的有志青年。 我们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时代,如果失去了远大的理想,没有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联系起来的意识,将成为国之不幸,民族之不幸。所以,教师要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青年人像革命先辈一样,立鸿鹄之志,勇敢乐观,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成为振兴国家和民族的中坚力量。

《沁园春·长沙》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是一首词,教师可以重点赏析词中的意象和手法。 但是对于高中教育工作者来说, 这也可以是一堂非常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课堂。 这堂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当时同样作为青年人的伟人, 是何等关心国家命运, 是何等气度和胸襟,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舍我其谁的凌云壮志,正是青年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我想,教材编写者把这首词放在高中语文第一课一定有他们的良苦用心,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对得起国家寄予的期望,真正发挥好育人育德的作用。

语文课堂的革命传统教育, 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建立在文字认知上的,是建立在文学欣赏上的,语文课堂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革命传统教育可以通过语文课堂,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的价值观中去,这种渗透正是德育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万山红先辈语文课堂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万山红遍轴
徐境怿《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看万山红遍》汉字艺术
寒 露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