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评估价值

2019-01-31 05:46陈国秀田勇涛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期
关键词:淀粉酶病理学经皮

陈国秀,田勇涛(通讯作者)

(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超声科 新疆 奎屯 833200)(新疆兵团第七师医院普外二科 新疆 奎屯 833200)

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属于胰腺癌的诊断标准,而活检是实现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基础条件,其获取过程较为复杂,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1]。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能够实现组织快的获取,并将此作为基础进行恶性评估以及组织学分类,为对其应用安全性以及应用价值进行证实,特对本院收治的50例胰腺实性占位病变患者所行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情况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在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胰腺实性占位病变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6.24±20.26)。

1.2 方法

检查仪器选用Avi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在3.5MHz,准备ard全自动活检枪,针长为20cm等8G针芯切割式组织活检针,长度为1.6cm的样本槽。辅助患者取仰卧位,对病灶实际位置、范围以及与周边血管结构关系等情况实施观察,将此作为基础决定穿刺路径与进针深度,对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校对之后进行体表标记[2]。若患者病灶较难显示的情况下,则可采取适当调整患者体位、探头加压、适量饮水以及指导采取患者正确呼吸方式。留置超声引导活检针,并对穿刺路径以及病灶情况实施重复明确,将活检针在患者正确屏气后,迅速病灶表面,并在活检枪扳机触发后退针,探头在原有位置进行加压穿刺部位[3]。操作人员将活检针实施轻微滚动,将获取样本移到滤纸上,并利用10%甲醛溶液对组织条实施固定处理,送组织病理学检验与免疫组织化学检验[4]。正常情况下患者会穿刺2针,取材满意为目测样本的长度超过5mm,若取材不满意需要继续进行穿刺1~2针,若扔不满意则为穿刺失败。在穿刺完成之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进行休息,禁食2~3h,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腹部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在穿刺24h后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查[5]。

1.3 诊断标准

将穿刺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结果作为依据,若穿刺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则需要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并以最终随访结果作为诊断依据;恶性是患者在一年内病情快速发展并且死亡,或者是未死亡,但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范围明显扩大、转移或出现新病灶;良性是在随访期间病灶未发生明显进展,患者一般情况较好好。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表示为(±s)、n(%),以t、χ²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穿刺情况

此次研究对象中,有45例患者针道直接送至病灶处,1例患者通过肝脏送至病灶处,2例患者通过饮水是胃腔及胃壁充盈后顺利送至病灶处,2例经正常胰腺组织送至病灶。40例为2个穿刺针道患者,3个和4个穿刺针道患者均为5例。50例患者中,46例取材满意,所占比重为92.00%,4例患者取材不满意,所占比重为8.00%。

2.2 穿刺组织病理学与临床诊断

50例患者中,获取到明确病理学诊断患者48例,所占比重为96.00%,未获取到明确诊断依据患者2例,所占比重为4.00%。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如表所示。经诊断未发现肿瘤患者4例,所占比重为8.00%,有2例患者同时接受肝脏穿刺活检,临床诊断为胰腺,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是未出现腺癌肝转移;经腹腔镜下腹膜结节活检诊断1例患者为胰腺导管腺癌腹膜转移。2例为不典型增生,其中1例复检诊断为腺癌,另1例经PET-CT检查显示为胰腺恶性病灶,综合该患者有肝癌手术史,综合因素最终诊断为胰腺转移癌。

表 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情况[n(%)]

2.3 良恶性鉴别

本组50例患者中,经有穿刺组织病理学良恶性诊断确诊的有48例,其中真阳性47例,1例真阴性;4例未见肿瘤经复查诊断为恶性肿瘤,穿刺组织病理学为假阴性;2例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最终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穿刺组织病理学为假阴性。临床诊断与穿刺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粗针穿刺活检对胰腺病灶良恶性鉴别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00%、100.00%,诊断准确率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100.00%。

2.4 不良反映发生情况

50例患者中,有2例在穿刺后24h内出现上腹部不适以及疼痛症状;1例在穿刺1h后出现疼痛持续加重现象,肌注强痛定后缓解,在24h后逐渐消失,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未见异常。1例穿刺后1d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最高值为685U/L,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奥曲肽药物治疗,对患者给予持续3d的临床观察,其血清淀粉酶逐渐下降,第3d下降到90U/L。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为对此种检测应用安全性进行探究,对本院进行穿刺活检的5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从穿刺后不良反应结果中发现,2例在穿刺后24h内出现上腹部不适以及疼痛症状;1例在穿刺1h后出现疼痛持续加重现象,肌注强痛定后缓解,在24h后逐渐消失,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未见异常[6]。此结果充分的证实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的安全性。从其应用价值来分析,50例患者中,获取到明确病理学诊断患者48例,所占比重为96.00%,未获取到明确诊断依据患者2例,所占比重为4.00%。粗针穿刺活检鉴别胰腺病灶良恶性敏感性为90.00%,特异性为100.00%,诊断准确率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穿刺组织病理学诊断与最终诊断进行对比,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且若首次穿刺发现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可进行再次活检,能够有效的避免漏针或是误诊情况。从此结果来看,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能够为临床最终诊断提供可靠且精确的依据[7]。

综上所述,针对胰腺占位性病变,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手段,能够为临床最终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且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简单,安全性较高,是对胰腺良恶性进行鉴别的安全可靠方法,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淀粉酶病理学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在Dickkopf干预下的病理学改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