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中西合璧的历史书写

2019-01-31 17:47陈晓琦
中国摄影 2019年1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摄影

陈晓琦

2018年,“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的公共话题,反映出改革开放在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关庆祝纪念也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期待。11月17日上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外摄影对着拍—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在河南郑州升达艺术馆开幕,将以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的全年持续不断的摄影活动推至高潮。

展览现场热烈隆重,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张俊峰,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等领导和部分中外入展摄影师出席开幕式。有关展览开幕的盛况我是后来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和图像了解的,当时我正在石家庄到郑州的高铁上,从刚刚结束的河北双年展研讨会赶往于当日下午举办的“中外摄影对着拍”系列活动之“中外摄影面对面交流会”,从一个现场转向另一个现场。

午后的展场安静下来,离交流会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借机仔细地观看了这个自征稿起就引发业界关注的展览。此次展览由中外摄影师的80幅作品以两两并置的形式呈现。主办方首先选出布鲁诺·巴贝(法国)、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意大利)、马可·吕布(法国)、阎雷(法国)、伊芙·阿诺德(美国)五位外国摄影师于改革开放前后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中国各地拍摄的40幅作品并公布出来,征稿启事中写道:“诚邀中国摄影师拍摄当下或近几年场景、内容相似,地点最好相同,可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作品予以对照回应,1幅当代新作对应1幅老照片”通常回顾性展览自然地会在时间维度上使用对比的手法,但这个策划却同时引入了空间维度,视野从国内扩展到了国外,“改革开放40年”成为世界的观看对象,所以不仅有时间维度上社会变化的前后对比,又有空间维度上不同文化背景下观看的中外对比,无疑大大增强了展览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种设计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但展览的完成度依然很高,如果把国外摄影师的作品比做上联,那么中国摄影师对的下联也很是工整,或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或各臻奇妙、异曲同工,真正下足了功夫。

这个展览明显区别于那种宏大叙事的成就展,着眼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到亲切,更能唤起观众的记忆、产生共鸣。对于这类记录社会生活的作品,我喜欢的并非完美的形式,而是能够超越表象有更深一层表达的作品。比如阿德里亚诺·马达罗的“1979年春,上海和平饭店窗外景象”与朱耀忠的“2018年8月19日,从上海和平饭店屋顶远眺今天的黄浦江两岸”這一组,在我看来,两幅照片不仅展现了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具有深层的象征意义:一种朴素的自然经济景观与一个当代的市场经济景观,揭示了社会的实质性的转变,而后者的照片也完全可以看作一个市场经济下资本愈发强大、愈发无所不能的“资本景观”。再比如阎雷的“1986年,北京长安街,上海牌轿车”与吴波的“2018年8月5日,北京国贸桥附近,开着敞篷跑车的青年路过CBD核心区”这一组,32年过去了,从洋气的复古轿车到时尚的现代“超跑”,既能看到国人物质生活水平及品位的不断提升,还能看到拔地而起的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这一新地标呈现出千年古都经历改革开放蓬勃发展所展露的新面貌。所以,我认为作品的内涵结构应该是复式的,表层与深层或者说明线与暗线,也有人称之为“双螺旋结构”。就像莎士比亚是英国平民百姓捧出来的戏剧家,精妙的故事情节和语言让观众如醉如痴,但他们并不一定理解学者们所解读的悲剧美学和人性揭示。从这个层面而言,雅俗共赏是可以做到的,复式结构可以满足雅俗不同的审美需求,而如果没有深层的表达,作品则往往会限于表面与单薄。

中外作品两两并置的形式互相支撑参照,对比中凸显变化,互映中平添新意,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也是展览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不过在操作中,中国摄影师实际上处于根据上联对下联的被动的一方,所以中国一方的作品有时会出现按图索骥的刻意,如新型动力车辆与老式蒸汽机车的僵硬对比;还有不太匹配的问题,如布鲁诺·巴贝的“1973年,山西大同进厂的工人”,朴实的画面显示出工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社会生活特征,是一幅能够让人凝视、给人感染的作品,而与之相对的“员工在车间拍合影照”的作品则多少有些夸张、表面化,甚至会让人产生莫名其妙之感—为什么在生产车间里拍这样的合影?当然,这些都发生在展览的规则之中,我以为一些作品的刻意和不匹配很大程度上来自双方的不对等,它使展览在时间维度上强化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这一主题表现的同时,在空间维度上弱化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看的对照。但是,这同时也成为吸引人的地方,为展览增添了悬念,增加了魅力,可谓有得难免有失。

在这个展览之前,我曾先后看了多个省、市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年摄影展,发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见证时代,记录历史”,这在当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位英国学者的研究指出,当代人的生活经验和上一代人的生活经验的连接机制已经崩溃,人们始终处在一个永远的当下状态之中。随着工业化、全球化的推进,人们与自己过去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越来越疏远,精神的沟通与联系不断弱化,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不久的“过去”都已经遥远而模糊。而失去了与过去的联系,人会变得无所依附,只能“无根地活在当下”。这些展览,彰显了摄影见证和记录历史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让我们想到摄影应该在重建人与历史的“联接机制”中充分发挥出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外摄影面对面交流会”于11月17日下午举办,以“焦点与时光”为主题,由中国摄协副主席居杨主持。研讨会从“中外摄影对着拍”出发,对摄影与生活、时代的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对摄影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40年来,中外摄影家的交流经历了不同阶段,改革开放让东西方的交流更充分,各种摄影流派和各种摄影观点、风格相互影响、借鉴和融合。

在交流会上,我见到了两位参展的外国摄影师,意大利的阿德里亚诺·马达罗和法国的阎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来华采访的西方人士,马达罗用他自己买的二手柯尼卡相机拍摄了1976年至1990年间中国各地的彩色照片3.5万余张,出版《一个意大利记者眼中的北京1976-2008 》《巨变前夜:1976-1979阿德里亚诺·马达罗镜头中的中国》等著作。他说自己有着42年的拍摄中国的情结,此次特地从意大利前来出席展览是他第208次来到中国,并特地带来了自己的私人珍藏:4岁时看过的一本《儿童的梦想》小人书,种下了要来中国的种子;6岁时的汉字练习本,学写中国字、画着来中国的地图;第一本意大利版的《中国画报》周刊,丰富的图文打开了他对中国的认知和好奇。除了称赞此次展览的创意,他希望能巡展到更多地方,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看到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

而对在1985年以自由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从此开始其30余年的中国拍摄之旅,在中国积累了60多万張照片的阎雷来说,中国已是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他不仅在中国安家,娶妻生子,还在现场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自己拍摄中国的缘起。此外,布鲁诺·巴贝虽然未能亲自赴约,但他特地在法国录制了视频,对本次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同时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想念。令人遗憾的是,除这3位以外,另两位参展的外国摄影师伊芙·阿诺德、马克·吕布均已作古。

对于长期关心中国、拍摄中国的外国摄影师我一直心怀敬意,他们以巨大的时间跨度、辽阔的拍摄地域和巨量的图片规模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也为反观中国摄影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照。从严肃的记录或纪实的角度说,我认为外国摄影师进入中国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以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和20世纪早期的美国摄影师西德尼·戴维·甘博为代表的以西方人类学视角记录中国社会民生的路径;另一条是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法国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20世纪中后期的法国摄影师马克·吕布为代表的以报道角度和马格南风格见证中国社会变化的路径。前一条路径的摄影是文献的、规范的、系统性的,着眼于生活的普遍性与一般性;后一条路径的摄影是艺术的、自由的、碎片化的,着眼于生活的特殊性与个别性。在我看来,阿德里亚诺·马达罗和阎雷应该属于后一条路径,尽管阎雷曾说自己和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不是同一个类别的摄影师,而应和同为马格南成员的美国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在一个类别。其实,我看重的不仅仅是两条路径各自的特征和价值,还有两者之间天然的互补性,比如前者会深入地整理经过时间沉淀的,具有稳定性和带有标本性的生活形态,而后者则着重于敏感地发现与众不同的事物和捕捉鲜活的生活瞬间。所以,两条路径既是不同的观看之道,也是书写历史的不同方法。

关于“中外摄影对着拍”展览,我想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独特的历史书写文本,由此引发的问题和思考正是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摄影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