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情”

2019-02-02 04:10朱翠
考试周刊 2019年98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只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注重的是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综合考虑下,就要求数学教师也要有更多的“情”作为依托。对于一堂完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恰当地设置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最终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共情”。本文从小学数学常态课堂的塑造为切入,重点探究数学教学中的“学情”“情境”和“共情”这三种“情”。

关键词:三种“情”;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则会出现很多未经预设的生成。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师应该在教学准备的阶段就考虑好学生的数学情感。良好的“学情”能够让教师知道学生的位置,进而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是尊重学生基础上的生动课堂展示,以更直观地感受获得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而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教学,实现知识与情感之间的“共情”。

一、 善于运用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站在哪里

学情分析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选择、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兴趣养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的学情分析浮于表面,更多的是一种“想当然”的经验主义,而未切实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找不准学生真正的位置会给教学带来诸多阻挠。因此,做好学情分析至关重要。而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可以选择运用谈话法和导学单调查法,这些都能够帮助教师找准学生的位置。

(一) 巧妙运用谈话法了解学情

教学中的谈话法通常是运用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时候,往往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指导新知识的学习和检验。恰当的运用谈话法,是学生自主意识的激发。即在课堂进行前优先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回答,进而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运用谈话法进行学情分析对于整节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会看年历的基礎上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认识大月和小月,识记大月和小月的天数。有经验的数学老师都知道,这些可谓是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存在诸多困难。电子通讯的普及让学生更倾向于关注于“此时”而非“彼时”。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看手机知道今天是哪一天,但未必会去留意整个月或者整年。基于这样的“脱节”,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运用课前谈话的方式来明确学生的位置,就显得至关重要。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的选择不能单纯依靠日常的学习成绩,而应该考虑学生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的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可以选择重要的节日进行引导,从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相关知识的混淆。

(二) 用导学单调查带动学情分析

如果说谈话法倾向于口头语言的表达,那么导学单调查法则更偏重量化的书面语言体现。导学单调查法是让学生在运用导学单的同时,率先了解学情,并通过量化的统计来对班级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它相对于谈话法而言复杂一点,但是也更加具体全面。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计算类问题的学习与掌握,运用这种导学单调查的方式就能更客观的知道全班学生所处的位置。例如在学习《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时,就能够看出导学单调查法的实用性。

本部分教学是让学生在探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是0的除法计算时,体会到简便算法带来的便捷。然而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对于理解商不变的规律需要进一步明确。为了更好地发现学生所处的实际水平,运用导学单调查法对学生进行本课教学重点的直接性测试,能够在试误中发现问题,从而全面把握学情。在问题设置的环节,教师可以选择用算式的对比形式来进行调查。就比如可以出示多组例如“480÷60”和“48÷6”“780÷130”和“78÷13”这样的算式,通过对比答案相等来体会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计算。并整合学生对这个结果的理解程度知道学生当前所处的位置,继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 以情境教学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学校学科教学中运用广泛,它通常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对课堂展现形式作出的具有明显情绪色彩、有较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通俗来讲,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更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氛围,是在符合学情的基础上选择的强化学习效果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因为学科的性质,教师要更多的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语言,而情境教学恰好符合这种特点。为了加强情境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和游戏情境的方式指导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探究实际的数学问题。

(一) 用多媒体情境给数学课堂增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凭借着它丰富的声音、图画、视频等资源深受师生喜爱。毫不夸张地说,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它使教学从一个点变成一个面,甚至是一个整体。学生在多媒体情境中可以更容易地构建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也能更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认识垂线》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多媒体情境给图形教学营造出的良好氛围。

本课的教学任务相对简单,主要是让学生在感受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认识直线相互垂直,并且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所以单纯用语言的描述并不能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本部分教学的时候选择运用多媒体设置教学情境,就能让这个问题迎刃热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模拟出线段垂直的动态图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含义,并通过与非垂直线段之间的对比认识这种位置关系。同时借助多媒体可以模拟出点是如何垂直到直线,以及怎样截取中间的垂线段。经过这样明确而直观的多媒体情境设置,学生对垂直关系的识记就更加深刻。

(二) 借助游戏情境增强课堂趣味

在数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不仅能够带动课堂气氛,更能增强整堂课的教学趣味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存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游戏,也就是说游戏情境的本质是为了服务教学。那么,如何将游戏和教学有机统一就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恰当的设置游戏情境来带动课堂,从而增强教学趣味,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本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从而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很多想象力的前提是从直观印象开始的,所以利用游戏让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思考物体不同角度的平面图形,就更加易于接受。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体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可以设置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负责随机搭摆小正方体,另一个同学进行观察和不同角度之间的记录,在观察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还要考虑斜着或者俯视等,在多角度中发现三视图,建立空间感。

三、 丰富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共情”

教学“共情”是课堂情感达成的一种显性行为,它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与融合。共情的实现也说明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即在情感上学生从外部施加的接受到一种“同理心”的过渡,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要想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共情”,必然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除了要有正确的学情分析、创设恰当的情境,还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和情感认同。

(一) 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更容易實现“共情”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直接决定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堂本就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新课标中倡导的学生主体也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有效的课堂参与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激发学生“共情”。例如在学习《我们身体上的“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以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产生“共情”。

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身体尺”,并且能够用这种“身体尺”来测量长度。然而从客观现实来看,运用这种“身体尺”测量物体长度同时也存在弊端,因为“身体尺”的标准不够统一,测量也就不够准确。那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测量”来发现它的优点与缺点。比如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时,选择用步来测量教室的长,学生就可以在运动中估算长短。但是找多名同学一起测量的时候,就会出现误差。继而循着这样的误差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就能够轻松地在教学参与中实现教学“共情”。

(二) 适当在教学中渗透情感价值观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极大程度上和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中必然要考虑情感价值观的有益渗透。好的教学不仅是新旧的衔接,更是课堂与生活的融合。基于此,考虑教学中存在的生活元素,并且有效地将其灵活地运用至课堂,进而完成情感价值观的“共情”,才是培养好学生小学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这一点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就能够有所体现。

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够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感受到轴对称图形中的美。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生,学生并非没有准备。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轴对称图形。因此在该部分教学中,教师也常常引用生活中的实景来分析轴对称图形。比如说天安门、埃菲尔铁塔、泰姬陵等等,都选择了轴对称的设计方式。除了直观上可以感受到的美,在潜意识中更是一种大众层面对美的选择。因而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样的情感价值观,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同时形成与相关知识的“共情”。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情”“情境”“共情”这三种“情”,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教师应该将其有机结合,以实现小学数学常态教学的最优化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亚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6).

[2]王晓娟.注重问题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江西教育,2003(16).

[3]鲁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

作者简介:朱翠,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新沂市芳草地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