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19-02-04 16:07贾彩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措施探讨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贾彩霞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西方文化以及各种理念纷纷传入中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所以本文主要从当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我国优秀傳统文化为切入点,以期能够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同时,引导其能够肩负其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措施探讨

语文教学能够在培育学生学习语言以及提升其文学素养的同时,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能够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其中,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并在其影响下对自身的行为意识与价值理念进行规范,从而培养出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栋梁之材。所以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1]

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学生思维意识活跃且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不仅性格较为敏感,而且其价值理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中的众多思想理念,是经过几千年的朝代更迭后,仍然被弘扬至今的文化。所以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与当前时代发展相协调的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能对其行为意识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从而避免学生在不良思想与文化的侵害下误入歧途。[2]

其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美德,是帮助学生学习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例如“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拾金不昧”的诚信精神、“豁达大度”的乐观精神、“敬老尊贤”的孝道精神以及“废寝忘食”的刻苦学习精神。在这些思想美德的学习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规范行为,并获得全面发展。[3]

最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前辈们的心愿,同时也是学生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众所周知,流传千年的诗词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是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既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也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传统文化带给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既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又能够使其意识到自身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责任。

二、如何有效将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

1.结合授课内容引入传统文化

中学生思维意识相较于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更为活跃,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拓展内容,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拓展自身的知识层面,并寻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知识的热情。民俗文化是在不同区人民风俗、情感、生活以及信仰的传承下逐渐产生的,因此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4]

例如在开展《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对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又更加直观的了解,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课文文字所描绘出的生命中奔腾力量和阳刚之美,并在兴趣的激发下更有积极性的参与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学习。

2.创新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成效

为了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序开展,教师需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新兴的教育理念,对自身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才能在提升自身执教经验与教学水平的同时,使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既保证教学成效,又能使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其中,从而达到教学质量飞跃提升的目的。同时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不能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很难对大量的知识传统文化知识产生学习积极性,也使学生并不会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探究,导致教学成效始终停滞不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能够与教学手段进行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可以提高其参与积极性的内容,如讲故事、听音乐以及畅谈感想,从而达到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

3.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不仅对新鲜的事物有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其个性的鲜明与情绪的敏感,也十分容易使学生受到自身因素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其在错误价值观念的引导下误入歧途。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一味地根据教材大纲要求安排授课内容,而是需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认知水平相结合,引导学生可以提升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任务。

例如在开展《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节课诗歌的朗读,深切感受祖国逐渐从苦难中脱离,并能够一步步地重获新生过程中,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诗歌所创作的时代背景,在对诗歌进行赏析的过程中与其背景材料相结合,从而体会作者对祖国深沉的情感。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当前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带领学生一同观看与诗歌时代背景相关的纪录片,在加深其爱国情感的同时,使学生可以用更加丰沛的感情参与学习活动,并在爱国情感的激励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渗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以及发展传统文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营造出能够吸引其学习注意力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传统文化获得弘扬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财.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9(08):70-71.

[2]韩景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学周刊,2019(27):28.

[3]庞宗宝.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26):105.

[4]郭菊翠.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21):55-56.

猜你喜欢
措施探讨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措施探讨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