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02-06 03:50姜琳
西部学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

摘要:高校文化自信教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占很重要地位,但其教学目标设定、主客体关系处理、内容构建、方法选择等还存在许多不足,现今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深化文化认识;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文化兴趣;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增强文化认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0-0077-03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起点,意味着高校思政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自信教学便是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之一,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份自信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接受文化自信教育,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創新者。高校思政课作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要重视文化自信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文化自信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的现状,以及今后开展文化自信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文化自信教学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又高于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文化自信教学内容也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革命文化教学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学三大模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云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不断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力支撑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思想结晶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彰显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和伟大,汇聚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色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是高校思政课的有力支撑之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基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促进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有力支撑之一。

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离不开大学生,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部分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关注,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与教育,这一现象有较大的改善,但这方面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周围充斥着各类西方社会思潮和极端言论,极易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导致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部分学生中出现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或是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现象。高校作为守卫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守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卫士”,要筑好“防火墙”,讲好思政课,保护学生免受各类社会思潮和极端言论的危害,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质,高校思政课的文化自信教学的强化迫在眉睫。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现状

文化自信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当受到重视。但现状是文化自信教学目标设定易被忽视,由于较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出现了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教学方法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忽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教学目标的倾向。第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忽视文化自信。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关于文化的教学内容没有单独成模块,分散在各个章节中,这容易出现忽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教学目标的现象。第二,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核心定位把握不准确。不了解各章节要达到怎样的文化自信教学效果,无法突出章节特色和要求,教学目标一栏往往千篇一律、空洞乏味、缺乏针对性。各章节目标之间、章节目标与总目标之间设定缺乏一定的联系,导致教学目标设定混乱,流于形式。

(二)教学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文化自信教学课堂上还是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关系。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听从老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权,这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会带来直接影响,他们课堂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文化兴趣较低。文化自信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文化自信的培育。要实现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学生从知识层面的理解到情感上的认同再到行动上的践行,仅靠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教学关系是难以实现这一转变的。

(三)教学内容的构建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重文化知识传授轻文化价值塑造的倾向。第一,关于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有限。尽管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力图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和培育学生成才的需求,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都无法忽视文化的作用,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中华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中没有单独成章,而是分散在各章节之中,以小知识点的形式呈现,要达到文化自信教学目标,还需教师充分拓展知识点,从而导致既定教学内容讲述时长不足,课时分布不合理。第二,关于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不够鲜活。文化自信有广度、深度,小到一首歌曲,大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都可作为文化自信的素材库。有限的教学内容中所用到的文化知识多为理论知识,缺乏鲜活性,没有在生活中实践中去寻找具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素材来充实教学内容,导致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如何将教学内容中有限的文化知识发挥最大效用也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大考验。

(四)教学方式的选择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第一,部分教师采取单一沉闷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既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特性,又未能将优秀文化的价值意蕴全面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产生课堂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学生获得感低。缺乏实践的纯粹理论式文化自信教学是无法帮助学生从知识层面的理解上升为价值层面的认同,更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第二,部分教师注重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化自信教学,但未能真正把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传递给学生。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优秀文化作品,观看结束后给学生布置观后感便草草了之,并未与学生就该优秀文化作品进行探讨,剖析优秀文化作品背后的价值意蕴和思想内涵,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难以转化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文化自信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深化文化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的“八个相统一”,其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放在首位。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高校思政课的文化自信教学包含有意识形态和话语权等内容,政治导向性更加明显,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開设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厚植历史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为文化发展指明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认识,培育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引导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导向,在生活实践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认同并践行文化自信价值理念。

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体现鲜明的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在意识形态领域站位明确,从文化的政治属性出发了解并深化文化认识,培育热爱祖国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以政治性引导学理性。[2]发挥最大效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在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国际视野、知识视野,使学理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使教学目标的设定获得学生的认可,更有利于深化文化认识。

(二)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文化兴趣

《意见》中提到,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用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各类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中小学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合力都未完全形成。办好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要达到教师讲好、学生学好的效果,需要协同高校思政课与文化自信教学、教师与学生关系,才能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学生的文化兴趣,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思政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体系以及文化信仰方面站位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文化自信教学中必须坚持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不仅在教学关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思政学习和文化自信培育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文化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感。

(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增强文化认同

《意见》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化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觉自信,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学生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创新者,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用人才。高校思政课文化教学围绕这一使命开展,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首先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弘扬文化主旋律,坚持不懈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教导之,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引导学生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4]其次,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播种信念,阐发价值理念和追求,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为价值观融入知识传授提供基本遵循。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文化作用的发挥在于实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在充斥各类西方社会思潮和极端言论的背景下,找准自身定位,接受并认同中华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

高校思政课是理论课,同时也具有实践性。纯粹理论性知识的灌输难以达到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效果。文化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同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人产生影响,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文化教学与实践紧密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要将思政课的文化理论知识讲得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与学生的思想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理论教学是基础,认同文化自信必须从理论认知层面开始,实践教学是坚定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为知识认知通向价值认同搭建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把文化自信的理论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以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周围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各种方式的教学传播优秀文化、传递价值观。以湖南大学为例,所处的湖湘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伟人。湖湘文化的精髓“心有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不仅塑造了湖湘人文精神,也引领湖湘文化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滋养湖湘大地,泽被后代世人。既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文化自信,也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转化思想观念,将中华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坚定理想信念,外化于行在实践中践行文化自信,但使其自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创新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陈金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向之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1).

[4]吴潜涛,姜苏容.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

作者简介:姜琳(1995—),女,汉族,湖南桃江人,单位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市监局。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