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舌尖上的美食

2019-02-07 11:51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热菜实训室美食

我1997年参加工作,师从烹饪大师郭海旺先生,多年来小有所成。2018年,我担任内蒙古自治区70周年大庆中央代表团招待会宴席接待组组长,设计了以“骏马奔腾宴”为主题的宴席,其中糖艺菜“八骏奔飞”在制作工艺上解决了夏季糖丝定型的难题,被主办方指定为宴会头道菜。此外,我研发设计的新式蒙餐热菜——“蒙古素鲍鱼”“金毛狮子牛”“红扒牛头方”“金粉八骏图”也同时入选大庆宴会菜肴。这一年,我主持的国家烹饪大师工作室申报成功。除了创新菜式外,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中,承担了6门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讲任务,年均工作量400余课时,培养美食人才成为我不懈的追求。

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

我注重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实际融会贯通。

我承担着餐饮管理、冷菜雕刻工艺学、中国名菜实验、烹调工艺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多次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技能大赛。

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教学能够不断适应市场用人需求和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并且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2015年开始,我先后主编和参与编写了《内蒙古美食——热菜》《内蒙古美食——雕刻》《中国蒙餐美食》《内蒙古名菜》《蒙古族饮食图鉴》《蒙餐——中国第九大菜系》等多部著作、教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因势利导地提高了学生能力,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我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认可。2015年,我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团队参加了世界高校青年厨师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同年,我指导的学生参加了自治区烹饪技术技能大赛,取得优秀成绩: 7人获冷拼特金奖、2人获蒙餐热菜特金奖、8人获食品雕刻特金奖,我本人被评为“优秀技能实践指导教师”。

促进学科建设与科研

作为国家级烹饪大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在工作、学习中不断积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便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等。通过到先进国家参加培训,我学习了解了高校人才培养先进模式、职业课程开发体系和先进职教经验,组织制定了工作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一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想要培养优秀人才,要有一支过硬的教学团队。我注重新教师的培养,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开诚布公地和教师们进行交流,积极引导、互相探讨,共同提升教学能力。我主张在公开课教学、教学研讨和课程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把教师团队的文化素质、教学艺术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并组织教师参与科研课题、学习培训、企业实践等活动,加快教学梯队建设,努力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团队。2015年至今,我先后指导潘雅烨、金萍、孙亚军3名青年教师采取互相听课、沟通交流等形式,在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全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使他们在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长足进步,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青年教师。

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我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先后主持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工作,不断探索适合高等教育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并撰写了《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关键技术发展》《食品安全中农药残留检测问题调查》等论文。

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有学校教育资源和机会是我对学生的郑重承诺。为了每学期能与所有学生进行至少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我放弃了大部分休息时间,找学生交谈、走访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各科课程学习情况,用耐心、爱心、细心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爱戴,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彭爸爸”。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参与筹建了冷菜实训室,并承担了西餐实训室、面点实训室、热菜实训室、雕刻实训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多年来,我获得了多项荣誉,这既是我自身努力和奋斗的成果,也包含着团队的付出。我热爱教育事业,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用炽热的情怀、满腔的挚爱在工作中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提升自我,为传承美食文化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热菜实训室美食
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实训室管理与研究
HACCP体系在食堂热菜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热菜理论的兴趣
高校开放实训室管理中7S管理的应用方向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美食
实力派携手打造“两来风”精品热菜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放实训室管理探索与实践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