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9-02-07 05:30冯伟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冯伟伟

【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同时给予肠道益生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小儿腹泻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腹泻症状。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因子,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腹泻;肠道益生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8..02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症的出现由多因素、多病原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伴有呕吐及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同时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对患儿生活质量与身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临床研究表明[1],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有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等,细菌等,如治疗不及时,还会对患儿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在小儿腹泻治疗中,肠道益生菌的应用,可以改善患儿肠道菌群,缓解临床症状,但单独用药效果不佳。临床实践表明[2],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对于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抽取80例小儿腹泻患儿,开展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作为本次调研的研究对象,依据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分组,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n=40):女18例、男22例,年龄:1~3岁,平均(2.15±0.34)岁;腹泻频率5~10次/天,平均(7.33±2.05)次/天,其中重度、轻度分别21例、19例。实验组(n=40):女17例、男23例,年龄1~4岁,平均(2.50±0.54)岁;腹泻频率5~9次/天,平均(7.50±2.00)次/天,其中重度、轻度分别20例、20例。对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中关于小儿腹泻诊断标准进行评价。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家属均知情,并与本科室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药物禁忌症者;呼吸道感染者;肺炎;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药物使用者;家属不愿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入院后,行相关检查,病情明确后,均行补液、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基于此,对照组给予肠道益生菌治疗,即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Toa Pharmaceutical Co.,Ltd.Tatebayashi Plant,国药准字J20160053)治疗,口服,每天200mg,分三次服用,连续治疗5天。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增加小儿腹泻贴(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12),每12小时更换一贴,连续治疗5天。

1.3 分析指标

对比2组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

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抽取患儿清晨静脉空腹血,实施离心处理(3000 r/min),分离血清,采用多功能酶标仪(美谷分子仪器有限公司,SpectraMaxi3x),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以上指标,所有试剂均由深圳晶美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治疗总有效率判定: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腹泻症状消失,常规检查无异常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且大便频率下降到每天2~3次,大小便检查无明显异常为有效;症状与体征、腹泻频率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公,病情加重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计量资料用t、平方差(x±s)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x2、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小儿腹泻中医认为其是泄泻范围,以脾胃专病、馀良不节为主要病机,导致脾失运化,故在小儿腹泻治疗中,需要调理脾胃为主要治疗原则。随着临床对小儿腹泻的深入研究[3],发现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脐部角质层薄,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与渗透;且脐下有大量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可使药物快速进入全身。故小儿腹泻贴可以解热、抗炎、抑菌,发挥抗腹泻、止痛作用,从而实现止泻健脾的目的。联合治疗后,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因子,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獻

[1] 周丽萍,于春华,徐晓芳,陈桂芹,刘维克.中药敷贴协同西医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3):149-150.

[2] 黄伟雄.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10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01):58-59.

[3] 邹 莉,何颖慧.肠道益生菌联合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5):587-588.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小儿腹泻效果观察
联合平板电脑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等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原因探讨及治疗分析
联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