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消积胶囊对肝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2-08 01:59罗利琼丁滨曾慧明肖骁方宜婷郭阁胡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消积养正胶囊

罗利琼 丁滨 曾慧明 肖骁 方宜婷 郭阁 胡林

随着现代医学快速发展,各种新药物、新技术层出不穷,各大医院先后开展多学科协作综合诊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同时,单纯使用治愈率和生存率等评价肿瘤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或者单用RECIST等反映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这是远远不够全面和充分的,而KPS或ECOG等评分只能反映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某一部分。QLQ-C30是测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核心量表,应用于各类癌症,缺乏特异性[1-3];QLQ-HCC18可作为评价肝癌患者生命质量的补充模型,但缺少对此量表更进一步的信效度检验的文献报道,目前量表尚未推广及应用[4-5];QOL-LC是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肝癌患者的特殊情况编制而成,该量表为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肝癌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但该量表由于语言的局限性,目前仅在国内使用,尚未受到国外专家承认和使用[6]。为此,同时运用QLQ-C30和QOL-LC两种量表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肝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肿瘤科收治肝癌患者80例,女26例,男54例;年龄38~70岁,平均(60.57±10.32)岁; KPS>85分。肝癌患者按《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经病理确诊为肝癌。因病情属无手术指征或因内科疾病无法手术,首选放疗。全组患者无明显放疗禁忌且签署放疗同意书。其中采用放疗治疗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患者40例(治疗组)。对照组:女12例,男29例;年龄39~70岁,平均(61.12±10.52)岁;KPS>85分。治疗组:女14例,男25例;年龄38~69岁,平均(60.34±9.72)岁;KPS>85分。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放疗治疗组),疗程为5周。放疗总剂量50 Gy,1周5次。治疗组(放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口服,4粒/次,3次/d,与放疗治疗进行同步治疗5周,之后继续单独服用养正消积胶囊治疗,共计1个月。放疗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进行比较。

1.3 生活质量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EORTC QLQ-C30)测量5个功能领域、3个症状领域、1个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领域和6个单条目,共15个领域。功能领域:standard score=[1-(raw score-1)/R]×100%,症状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领域:SS=[(RS-1)/R]×100%。国内万崇华等[7]研制的肝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liver cancer,QOL-LC),分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肝区疼痛、消瘦、胃肠道不适(如腹胀、腹痛、腹泻)、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社会功能四个领域,以及1条自我评价的总体生存质量条目,共23个条目。每个问题均采用0~10分的线性方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在QLQ-C30量表中,总健康状况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中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疲劳和食欲丧失两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但疼痛和失眠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QLQ-C30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总健康状况 疲劳 恶心呕吐对照组(n=40) 治疗前 67.17±9.45 62.30±8.84 64.17±7.13 71.52±6.22 65.83±4.63 72.45±3.93 39.44±8.20 16.44±7.53治疗后 66.25±7.81 63.23±5.72 65.61±9.73 72.51±7.20 66.54±5.31 62.01±4.42 30.74±7.83 17.62±3.51 t值 15.03 -9.11 -19.58 -15.36 -9.18 138.26 106.07 -16.12 P值 0.33 0.52 0.77 0.72 0.23 0.00 0.00 0.72治疗组(n=40) 治疗前 67.53±7.41 62.51±9.29 64.44±6.80 70.82±5.32 66.58±7.32 72.34±8.61 39.59±9.41 16.49±6.81治疗后 67.13±55.6 64.01±5.14 66.31±8.19 73.21±5.71 67.85±2.37 61.84±5.72 20.24±6.61 18.04±3.72 t值 5.86 -17.25 -27.08 -33.07 -16.43 144.59 271.03 -21.53 P值 0.92 0.28 0.84 0.36 0.44 0.00 0.00 0.37两组治疗后t值 -12.45 -9.02 -10.13 -11.35 -16.44 3.55 615.96 -5.96两组治疗后P值 0.11 0.36 0.55 0.87 0.19 0.81 0.00 0.59

表1(续)

2.2 两组QOL-LC评分中症状子量表比较

在QOL-LC量表中进一步分析治疗后症状/副作用改善情况结果示:肝区疼痛指标在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而胃肠道不适指标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相关研究证实,传统中药通过减毒增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耐受等作用,从而协同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生存质量[8-11]。

在QLQ-C30量表中肝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各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总健康状况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述结果中可以推测,放疗在肝癌患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肝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过程中机体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疼痛和失眠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疲劳和食欲丧失两项指标是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考虑应该是与养正消积具有健脾益肾以治其本等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治疗优势有关。在QOL-LC量表中进一步分析两组在治疗后症状/副作用改善情况,其结果示:肝区疼痛和胃肠道不适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区疼痛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治疗前结果相比较,肝区疼痛症状在减轻,考虑仍然是与放疗的治疗作用有关。胃肠道不适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胃肠道不适症状在减轻,可能与养正消积具有散结通络、解毒抗癌、使瘀去络通积消,从而恢复络脉自适应有关。养正消积胶囊具有增效减毒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研究成果显示与之相关的可能原因:养正消积胶囊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由黄芪、女贞子等16味药组成的方剂,可以干预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与间皮细胞黏附的功效,从而发挥抗肿瘤侵袭转移等生物作用[12-16]。其减毒作用需要在细胞水平或/和分子水平进行深入研究。

表2 两组QOL-LC评分中症状子量表比较 [分,(±s)]

表2 两组QOL-LC评分中症状子量表比较 [分,(±s)]

?

通过QLQ-C30和QOL-LC两种量表分析,养正消积是可以改善肝癌患者放射治疗存在的食欲丧失、疲劳、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从而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消积养正胶囊
Effect of decoction of Fuzheng Jiedu Xiaoji formula (扶正解毒消积方) plus chemoembolization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patients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蛭岩消积方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时光胶囊
养正消积方剂治疗恶性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时光胶囊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