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

2019-02-10 04:04薛素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无菌针对性局部

陈 瑞,邢 瑶,薛素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一直以来,癌症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是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现在所用的治疗方法对人体往往存在较强刺激性,研究发现通过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输入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药物,并且可以维持相对恒定的渗透压,减少器械与药物对血管造成的伤害与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但是利用这种方式辅助治疗,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会随之增加,降低治疗依从性[1]。为进一步分析PICC置管肿瘤患者并发症与依从性的临床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作用,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肿瘤患者,观察行PICC置管并发症实行针对性护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中选取88例,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年龄24岁~77岁,平均(48.5±7.4)岁,对照组年龄26岁~78岁,平均(48.4±7.3)岁。两组患者在病例资料上比较,有差异但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常规要求采用PICC置管术,行药液输注,利用3M透明贴膜固定穿刺处,行X线检测,确定PICC留置位置并做好记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局部清洁皮肤,及时更换敷料,清除残留血痂等。观察组根据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处理等措施,组织护理人员集中培训,具体措施包括:①对于穿刺位置渗血的处理:组织人员参加PICC操作的培训,拔出或留置导管后均用无菌纱布压迫5 min以上,如有出血倾向需压迫10 min以上,如出现渗血、血肿等症状可以不拔管,进行局部辅料更换,压迫止血;②对于导管堵塞的处理:加强对PICC置管患者的观察,主要观察是否存在管道弯折或扭曲现象,观察回抽时是否见血,输液前后分别用生理盐水20 ml进行脉冲式冲管;③对导管脱落的处理:穿刺置管并进行导管维护后,妥善固定导管,根据相关规程更换敷料,患者不适时帮助其更换体位,避免长期压迫导管,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治疗态度;④对皮肤过敏的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换药时用碘伏消毒,对红肿位置涂抹地塞米松,对于生水泡者用无菌枕头挑破,抽出液体后更换无菌薄膜,注重饮食护理,叮嘱其进食清淡饮食,多食用高纤维、高蛋白食物;⑤对感染的处理:置管后再接触导管,或者在实施导管护理之前,都要彻底洗手,执行无菌操作,密切关注病情,如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全身乏力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数据表示为(%),采用x2检验,最终统计学结果如为P<0.05,则统计学成立。

2 结 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1例感染,对照组13.6%(6/44),1例感染,1例皮肤过敏,2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导管脱落,1例导管阻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0,P<0.05);观察组37例(84.1%)完全依从,6例(13.6%)部分依从,1例(2.3%)完全不依从,对照组26例(59.1%)完全依从,13例(29.5%)部分依从,5例(13.4%)完全不依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20,P<0.05)。

3 讨 论

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通路,目前在恶性肿瘤病人临床静脉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使用化疗药物引发的局部疼痛与局部组织坏死[2],但是导管维护、穿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方说穿刺部位渗血、局部感染、红肿等,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总之,完善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无菌针对性局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