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与实践遵循

2019-02-11 22:49
关键词:育人时代政治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是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更是完成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的新论断、新理念,形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完整的思想体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新媒体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各类社会问题深刻影响着新时代青年。故此,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立足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2月28日,第1版。

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研究成果,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以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研究对象进行阐释。[注]②参见陈晓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学习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第25-30页;陈占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5期,第4-9页;雷虎强:《习近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8期,第26-32页。其二,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一方面展开重点讨论。[注]参见陈东琼:《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论析》,《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2期,第26-28页;孙嘉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的三维论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6期,第156-159页;武婷、王常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本质的系统审视》,《系统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第49-53页。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多维性研究尚待加强。本文尝试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及实践遵循出发研究相关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内含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具有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维度:蕴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虽未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但“政治宣传工作”“政治鼓动工作”“政治教育”等词频繁出现在其著作中。恩格斯指出,革命运动发展最快的地方,“当然是一部分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并且受过理论教育的地方”。[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48页。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基础。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时指出: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宽容任何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所提出的一切问题始终都要以社会民主主义的精神来加以说明”。[注]《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3页。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居于重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原则、指导思想都不能动摇。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蕴含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形成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指出:“尤其是党和国家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事业发展处于新的起点、前进道路上遇到大的困难、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风波、国内外敌对势力借机制造思想混乱的时候,我们党更加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党力量的重要作用。”[注]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人民日报》2009年10月9日,第1版。习近平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并于2013年12月和2015年1月先后两次组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立场,也成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意。

(二)历史维度:承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毛泽东赋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党的一切工作的“统帅”“灵魂”和“生命线”,并在教育领域具体运用。毛泽东认为,“没有好的思想品德, 也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也就难以大有作为”,[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5页。并在教育目标和要求上提出了“三好”学生标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邓小平深刻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反思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形成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思想。江泽民一以贯之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对青年的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号召全社会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进步,并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的要求。胡锦涛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首次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并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努力争做“四个新一代”目标要求。习近平在继承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青年学生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并使之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实践维度:丰富的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并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指出,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是能动的革命批判的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革命的不同阶段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基于对湖南省五个县的实地考察,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一文,回击了当时党内党外对农民运动的攻击,为解决农民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和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经济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实践维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从调查研究和实践经验角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从自身的校外锻炼和学生的社会实践两个维度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效能感。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同时“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2月28日,第1版。丰富的实践经历也成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扎根黄土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多梁家河村的老乡都表示,“近平真的会做思想工作”,“懂得做工作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注]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第252、167页。习近平改编郑板桥的《竹石》中也有这样一句话,“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在浙江任职期间,习近平建立了领导干部向大学生做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和领导联系高校制度,把浙江大学作为联系点,先后18次深入浙江大学调查研究,并坚持每年为大学生作形势报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开始从理论层面向制度层面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到高校考察调研,与师生交流座谈,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并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逻辑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目标定位、实践路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力求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目标定位:把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他们。”[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0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引用唐朝宰相、文学家权德舆《策问·进士》中“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这句话,意指培育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高校“为谁培养人”是根本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其实质是培养出的大学生“跟谁走”和“为谁服务”的问题,这也关系着民族兴亡与国家兴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2018年5月,习近平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再次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我国教育的目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高校更加需要不断强化“立德树人”意识,越是深化改革开放,越是理直气壮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二)价值取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反映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尺度,直接决定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理论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同时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和方法的当代中国式显现,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而且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现实形态。[注]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年第1期,第87-88页。

教育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注]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政治属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育人”与“化人”过程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只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世界,深刻认识时代课题,牢牢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广大青年学生才能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选择。

(三)实践路径:构建“三全育人”工作大格局,解决好“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思潮多元多变,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加之互联网等新的传播渠道迅速发展,大学生价值取向独立性日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课题,如何探索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习近平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工作机制的构建,解答了“如何培养人”这一问题,成为破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短板和瓶颈的有效实践路径。

构建“三全育人”机制,最重要的是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从整体上看,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就是要紧扣育人的各关键要素,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采取“融入、贯穿、围绕”教育模式,促进全要素融合融通,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日常、做到个人。从主体上讲,“三全育人”涵盖了高校所有的教职工,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从客体上讲,“三全育人”包括了所有学生,不仅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还包括因实习实践、海外访学、生病住院等各种原因未在校的学生;从空间上讲,不仅包括现实空间阵地建设,而且包括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掌握虚拟空间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从时间上讲,包含学生全部学习、实践、活动时间,在“育人”时间上没有空档,不仅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而且要做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遵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组织体系、培养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队伍建设、办学规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时代性和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

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指出:“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即“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性,即“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工作立场,发挥‘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力量,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注]《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http:∥www.cssn.cn/mkszy/sxzzjy/201411/t20141103_1387293.shtml。

习近平指出了党性和人民性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相互关系,不可割裂开来,而是要将两者作为统一的整体,共同熔铸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习近平强调,“归结起来,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立场,体现人民愿望。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必须进一步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从本质上说,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起引导、指导、向导作用。这种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来体现的。在高校的领导权问题上,必须牢牢掌握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指出:“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注]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执政党的一种重要执政资源,它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成要素,更是其政治灵魂。[注]卢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种社会结构的视角》,《理论与改革》2018年第3期,第175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办学方向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学校发展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与人民性也是一致的,它既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也要以学生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改善生活学习条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满足青年学生日益丰富的多方面需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时代性和前瞻性统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承与时俱进的特质,坚持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求,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导向。因此,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高校教育内容。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调节个体与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调整个体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所主张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关系”。[注]罗仲尤、刘克利:《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探析》,《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13年第10期,第98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矛盾,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手段,都要与解决社会矛盾相一致,要实现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的使命与任务保持一致。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战略定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战略前瞻性。习近平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注]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突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以创新为核心引领世界发展的信息社会,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教育和人才肩负的使命神圣而艰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确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个正确认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彰显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前瞻性。“四个正确认识”的逻辑起点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基础是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核心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落脚点是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对世界和中国发展缺乏有历史高度的认识,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对中国特色缺乏深刻的现实比较,我们就会失去前进的信心;对自身责任和历史担当缺乏清醒的认识,我们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对远大抱负缺乏理性的思考,就容易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青年学生只有解决好“四个正确认识”,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局势面前坚定立场,保持足够的思想定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时代性与前瞻性的统一,既要主动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又要牢记历史使命,以实践来为长远目标的实现铺平道路。

(三)坚持整体性和协同性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重视从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统一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做到整体性和协同性相统一。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等维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结果,正是在这些结合思考中,彰显出了鲜明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整体性与协同性的统一。所谓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涵盖的思想引导、政治立场、组织管理、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彼此高度关联,需要坚持整体思维,统筹协调推动。协同性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和模式,而在教育主体、形式、方法等方面相互协调、互动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加全面、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而逐步彰显了其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特征。习近平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注]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置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考虑,体现了习近平的全局性战略思维。当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素养要求,对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指导原则。故此,必须着眼于从中国发展的全局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和谋划人才培养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注]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育人时代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