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格局研究

2019-02-12 13:00吴泽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黄岛区人口密度区政府

吴泽华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公共文化设施对于城市而言必不可少,这是因为它不仅能够满足城市的公共文化需求,还能够促进现代城市功能、城市品牌形象的展示以及城市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1-5],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设施建设与管理服务方面[6],有关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青岛市历来重视文化设施建设,且建设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国家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创建城市[7][8]。本文利用空间结构理论,从数量和类型两方面探讨青岛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格局,以期为决策部门优化设施空间格局提供科学支撑。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研究对象为青岛市中心城区(市南、市北、崂山、李沧、城阳、黄岛六区,其中,黄岛区为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原黄岛区)中包含博物馆、电影院、剧场、体育场、图书馆、文化宫、展览馆等在内的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公共文化设施。

文中选取的694处公共文化设施数据,具有名称、类型、经纬度、详细地址等信息。该数据来自高德地图POI(获取时间为2017年9月,并经过去重、筛选以及坐标转换)。

表1 各区公共文化设施情况表

(二)分析方法

核密度分析法,用于计算矢量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其广泛应用于空间要素的格局研究[9][10]。本文用来分析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形态。

基尼系数用来反映设施在研究区域内的集聚程度,其值越大表示集聚程度越高[11],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G为基尼系数;xi为第i个研究单元设施密度;xa为研究区域设施平均密度;N为研究单元数量。

别特化系数可以用来表征设施在某一研究单元的相对集聚程度[6],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Bi为别特化系数。

差异系数可以反映公共文化设施在各研究单元之间分布的差异程度[12],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V为差异系数,δ为研究区域设施密度标准差。

二、公共文化设施总体情况

现有694处公共文化设施中,市南区155处、市北区179处、李沧区67处、崂山区117处、城阳区89处、黄岛区 87处(表 1),其中,体育场包括综合体育场馆、各类俱乐部、运动会馆等。

三、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格局

(一)公共文化设施密度分析

基于青岛市公共文化设施数据生成核密度分析图(图1)。图1表明,青岛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均衡,市南市北密集程度较高,分布范围较广,而其他区公共文化设施密集程度较低,且主要集聚在各自区政府周围。公共文化设施密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区间设施密度差异较大。市南区设施密度最高,达到517处/100km2,市北区密度次之,为275处/100km2,其他区密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李沧区(68处 /100km2)、黄岛区(31处 /100km2)、崂山区(30处/100km2)、城阳区(16处/100km2)。中心城区设施平均密度为49处/100km2(表2)。

(二)区间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程度差异分析

由公式(1)、(2)、(3)分别计算青岛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基尼系数、间差异系数、别特化系数,结果表明:设施集中程度较高,区间差异明显,各区分布不均匀(表3)。其中,设施密度最高的市南区别特化系数是设施密度最低的城阳区别特化系数的32.0倍。表3显示,集聚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黄岛区、崂山区、城阳区。

(三)不同类型公共文化设施分布格局

不同类型设施有其独特性质,因而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图书馆、文化宫这类大众常用设施按照规划要求每个区域都需建设,其他类设施建设相对不受限制,因而分布较为集中。63.6%的博物馆、54.7%的电影院、50.0%的剧场、52.5%的展览馆、55.6%的体育场分布在市南区和市北区;图书馆和文化宫则相对均衡地分布在各个城区(图2)。

表2 各区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密度表

表3 各区间公共文化设施差异系数表

表4 各区人口和公共文化设施情况表

(四)人口密度对公共文化设施分布的影响

表4显示,市南区人口密度为18160人/km2,设施密度为517处/100km2,;市北区人口密度为15703人/km2,设施密度为275处/100km2;李沧区人口密度为5229人/km2,设施密度为68处/100km2;崂山区人口密度为976人/km2,设施密度为30处/100km2;城阳区人口密度为1333人/km2,设施密度为16处/100km2;黄岛区人口密度为1892人/km2,设施密度为31处/100km2。采用表4数据,计算人口密度与设施数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95。以上数据表明,人口密度高的区域设施密度也较高(图3,表4)。

(五)区政府中心和交通干道的分布格局

公共文化设施不同于医疗、教育设施,它不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较高的出行成本会导致部分居民减少出行次数。便捷的可达性可以降低居民出行成本,继而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因而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与道路的分布密切相关。另外,公共文化设施密集分布在区政府周围(图1),因而以区政府为中心做3000m、城区主干道为中心做400m缓冲区,进而与设施分布数据做叠置分析。结果显示在主干道缓冲区内有541处设施,占全部设施的78.0%;政府缓冲区内有386处设施,占全部设施的55.6%(图4),这说明设施具有向区政府和城区主干道周边集聚的特点。

四、结论

本文利用核密度分析、基尼系数、间差异系数、别特化系数等方法对青岛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公共文化设施表现为空间上的不均衡,市南市北密集程度较高,分布范围较广,而其他区公共文化设施密集程度较低,且主要集聚在各自区政府周围。

(2)公共文化设施集中程度较高,且区间差异较大。

(3)不同类型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各异,图书馆和文化宫分布较为均衡,其他类型设施分布较为集中。

(4)文化设施分布格局与人口密度高度一致,高密度的人口分布区对应高密集的文化设施分布区。

(5)公共文化设施呈现向区政府、城区主干道周边集聚的特点。

图1 公共文化设施核密度分布图

图2 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图

图3 公共文化设施密度与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4 主干道和区政府缓冲区内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图

猜你喜欢
黄岛区人口密度区政府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2009~2018年青岛市黄岛区肺结核流行趋势及结核杆菌耐药性分析
太空种子育出航天梦——中国首家小学生航天育种科普基地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挂牌成立
高速铁路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关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思考
区长“不开心”
青岛市黄岛区为所有中小学食堂配备营养师
厦门市流动人口分布研究
黄岛旅游长三角市场推介会在沪举行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