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经济学研究的高校《老年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019-02-12 13:00庄伊赵建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学老年人经济

庄伊,赵建业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一、老年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老年经济学,是经济学体系中一门独立而新兴的学科,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口老化与经济的关系和老年经济问题的科学,是在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一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些经济规律在老年特定经济领域中具体体现,以及其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的科学[1]。

针对老年经济学相关划分方案有三种:第一种赞成人较多,认为老年学作为第一层次;老年经济学为分支学科,作为第二层次,与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同级。第二种认为:老年经济学应当参照国际老年学学会的规定属于社会老年学。第三种认为:老年学应当划分为四个分支学科,老年经济学属于社会老年学的分支学科内。上述各种划分都应该研究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老年经济学又划分了若干子学科[2]:老年保险学、老年福利学、老年劳动学、老年资源经济学、老年环境经济学、老年产业与市场学等,这些子学科可从不同角度对老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老年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1][2][3]:

(1)老年人口与经济关系问题。主要研究人口老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和国际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老化对社会生产、国民收入分配、流通、交换、对经济发展含物质资料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消费的影响和老年人自身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2)老年社会保障问题。主要研究老年社会保障(包括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救济、老年福利、老年社会优抚、老年卫生医疗事业等)的意义和作用、性质和特征,老年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养老模式,老年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使用,老年人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老年人的管理与服务等。

(3)老年福利问题。主要研究老年福利中有关老年人的住房、护理和享受的福利等。

(4)老年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主要研究老年再就业的动因、必要性及其意义,方式、特征及就业概况,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报酬、国际经验、解决对策等。

(5)老年消费问题。主要研究老年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现状和特点,老年消费需要内容、需求规律和影响因素、老年消费结构、老龄产业、老年生活消费等。

(6)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问题。主要研究影响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因素和老年人经济地位的变化,如何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老年人在经济上的权益等。

(7)老年人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主要研究老年人的消费对家庭的消费的影响、老年人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等。

(8)老年经济统计、规划与管理问题。主要研究老年经济关系质和量的规定性与定性、定量分析,老年经济的规划与管理、老年人的理财需求及理财应遵循的原则、方式与技巧等。

(9)老年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利用问题。老年人中的知识分子和干部不乏具有高、中级专门技术等学有专长的人才,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对这部分人推迟退休年龄或退休后重新聘用是完全必要的,也应是主要研究内容。

二、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中国已是人口老龄化大国,亟需养老服务专业的人才。2018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服务赛项首赛在北京进行,会议报告:全国21个省37个学校64名赛手参加了比赛,这么多的高等院校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见养老服务教育辐射范围之广,属于朝阳专业。在此背景下,高校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及教材等问题。

《老年经济学》是我国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但至今为止,纵观国内大型图书城,主要涉及的相关老年经济学教材屈指可数:总共5本——《老年经济学(第二版)》(王爱珠)2000年04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老龄化经济学》(詹姆斯.H.舒尔茨;裴晓梅翻译)2010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老年教育经济学》(金德琅)2014年05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社会经济因素》(焦开山)2014年12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以及《老年经济学读本》(李俊江、王胜今、范硕)2017年01月学习出版社出版,而上述所涉及的教材并没有完全描述老年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笔者对福建省内所有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老年经济学》的课时分布主要为2-4个学分(即32-72学时,每学时为45分钟),老年服务与管理学生在高校高考统招一般文理不分科。为促进养老行业的发展,2018年福建省厦门市高职高考统招分数线切线还采用降分机制(大专分数线为录取分数线下降50分),这些录取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一直都不是很积极,理性思维可能也有不足。事实上,多数综合性大学的公共课未设置经济学内容的基础教学,因此《老年经济学》的学分、学时总数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相对少。

高校的老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老年经济学》的重难点,撰写的课程大纲也主要围绕通用的章节进行,无法进行全书各章节的细化详解;考虑课程大纲这样安排的原因可能也与目前社会缺乏专业的老年经济学教师有关,这门课程大部分的高校是由持有经济类别证书的教师来授课,甚至有一些高校直接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任教师来备课授课,教师没有一定的经济实践经验或者履历,即便利用多媒体、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授课也偏单调、片面。老年服务与管理学生在老年经济学的知识理解上非常浅显,对课程的重难点掌握不到位,对课本的内容一知半解,学生在如此的教学背景下对养老事业的整体职业生涯是不利的。

另外,因为涉及的教学内容较于趋向专业理论,在课程的考核考试上,大部分教师也勉强选择开卷,题型主要为主观题(包括论述题、问答题)而非分析题或计算题,学生对经济管理的实际实践能力不能突显,相关的理性思维训练也不够充分。

三、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研究对象: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三届(学制三年)老年服务与管理学生均有进行《老年经济学》的基础教学;将本校三届学生进行分组:2015级(A组,小班制,n=10)、2016级(B组,小班制,n=10)与 2018级学生(C组,大班制,n=35)。

(二)研究方法:A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多媒体结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进行,B组与C组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分层分类等教学方式,且C组更注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老年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进行全面教学,以学生的成绩为考核的参考依据(指定同一份试卷开卷考试),利用SPSS 18.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组与B组、C组分别进行100分制统计,成绩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论(表1)

表1 《老年经济学》科目成绩比较(X±SD)

C组成绩差异明显大于A组和B组。通过分析:A组、B组、C组均完成了课程的所有大纲内容,全书各章节均能做较为细化的讲解。考核的主观题不仅结合教材答题,还带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对经济计算应用题的单项成绩,同一题目答题率:A组35%、B组85%、C组95%,同一题目正确率:A组50%、B组70%、C组约90%。

(四)研究讨论

教育教改一直是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必要的一部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的学生大部分出生于1995年以后,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对平时生活经济账的运用理解不是很深入;加之现在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日益普及,《老年经济学》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分层分类教学,可以说是现代数字化教学发展的体现,不仅让学生完全利用所有业余时间进行阅读和拓展相关知识,全面认识老年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也让学生增加课程的参与度。

市面上有非常多成熟的慕课网站,给学者们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条件。本校于2018年初引入超星学习通App(开发者为:超星数字图书馆,我国首个投入商业运作的数字图书馆),该系统资源丰富,引入学校后被一线教师全校范围使用和推广,教师普遍发现通过学习通的“投屏、线上签到、选人、抢答、问卷”等功能,能够让学生上课的专注度、配合度更高;系统内还提供了“直播、动画、拓展阅读”等功能,让学习主动而有乐趣。此外,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在系统内给老师私信、留言,教师答疑的次数也明显增多,这种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自由学习的模式,大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在《老年经济学》开卷考试过程中,三届考试均设有同一论述题型,B组、C组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上多数增加了自己的见解,比A组更扎实掌握、思路开阔,如老年经济学改革政策及建议,学生会提出人才再利用、增加社会保障等方案。三届考试均设有同一经济计算应用题,设置该题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尝试规划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并做好相应的理财策略。比起A组,B组、C组答题率很高,而鉴于C组为大班,学生数较多,覆盖面广,答题成绩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即在解题上也更体现出晚年生活的规划感以及生活的人情味,不乏学生们会提出理财和存钱的观念,再次说明了线上线下混合、分层分类教学的优点及适用性。对于C组来说,教学时更多地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像老年社会保障问题这部分的内容,仍需要“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来讲解更为清晰,这样的混合教学方法依然是饱受认同的。

四、总结

近30年来,老年经济学的问题是不断增加和变化的,而针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离散、未成系统;老年经济学相关的研究书籍较少,书籍中所论述的老年经济问题尚需完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经济学者们集合智慧的结晶,撰写出符合高校老年服务专业特点的《老年经济学》教材,供莘莘学子成才与成长。

与此同时,笔者也希望各所高校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上考虑《老年经济学》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在课程教学中多参考线上线下混合、分层分类教学方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许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及应用。

此外,不少高校还推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不仅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还将学习的主动权由老师转给了学生,这是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值得今后继续探索。

猜你喜欢
经济学老年人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简明经济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