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2019-02-12 23:45许金新张文娟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8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许金新 张文娟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许金新 张文娟

(山东省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257091)

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供给惠民生促稳定的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发展开始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因此,加强对现代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及时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现代畜牧业概念和特征

所谓的现代畜牧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立足于当今世界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基础设施完善,规范健康的养殖体系、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先进快捷的加工流通体系等。现代畜牧业具有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几大特征。

2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业用地政策、环保压力突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上土地和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养殖用地等因素制约压力只增不减,如何保持合理、适当的畜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成问题。

2.2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1)当前国内畜牧产品品种多、品质差、产量小、价格低以及传统(2)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最为显著的特点。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很不平衡,畜产品深加工的规模档次还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围绕畜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强竞争力的企业少,尤其缺乏跨越国际贸易绿色和技术壁垒的实力。(3)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现有的行业、专业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结构松散,覆盖面低,功能不强,作用有限。

2.3 科技水平低,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不足 随着我国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的进一步发展,经营一个畜牧场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业者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技术、经营管理乃至营销都能游刃有余才能管好一个畜牧场,而目前我国畜牧业从业者素质平均水平不高,门槛偏低。同时我国畜牧科研和实用畜牧生产技术的有效对接也存在很大问题,我国目前的畜牧技术是以引进为主,原创性的技术很少,猪、蛋鸡、肉鸡、奶牛基本是靠国外的培育品种为支撑从事畜牧生产。这对于我们这个品种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科研体制和导向有问题。我国的科研目前形成了重基础,轻应用的大环境氛围,这种研究氛围导向使得我国科研论文数量排在世界前列,而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却远远落后。加大实用技术的研发力度,使科研工作更多的接地气是提高我国畜牧业科技水平的根本出路。

3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的落后养殖模式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依然延续着传统落实养殖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应当从养殖模式层面上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集中连片、你我不同以及各有特色和综合发展为基本原则,不断扩大单元养殖规模,逐渐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以及工厂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从根本上改变收入结构单一、潜力不大的经营管理模式,应当与时俱进,走一条适合实际、增产增收的效益型、生态型畜牧养殖之路。

3.2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畜牧产业链条长,可以前拉后带。畜产品从生产到上市,涉及种养加销等多个环节,还有饲料、兽药等支撑行业。建设现代畜牧业,要在前伸后延、流通加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兼并、合资、联营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向养殖、种植、加工纵深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加强品牌培育。要大力推进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等新业态,创新流通方式,减少流通环节,加强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使养殖环节分享更多收益。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中的主体作用,运用牧场托管、“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形式,推进畜牧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好社会化服务的问题。

3.3 加强畜牧业科技人才培养, 造就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积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积极开展培训,提高致富能力和水平。加快建立和完善畜牧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鼓励科技人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分配、产权、社会价值激励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依托各类重大项目和重点建设工程,用产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加强科技推广与人才培训,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渠道,通过学校、网站、技术讲座、函授、自学考试、研讨会等形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畜牧技术骨干队伍,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的能力。加大农民科技与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造就高水平的畜牧专业技术工人,满足现代化畜牧和新农村建设对人口素质的要求。

3.4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系现代畜牧业建设的成败。要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采取“养、防、检、治”综合措施,坚持免疫与扑杀相结合,做好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强制性免疫等基础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要实施优先防治病种防治计划,重点疫病逐步实现从有效控制向净化消灭转变。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力度,支持养殖大县建设无害化处理厂,推广无害化处理与保险挂钩。

3.5 强化标准的推广应用力度 加大对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管理,尽快完善畜产品兽药及有害化学物质残留检测方法,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加大标准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大力推行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生产模式,积极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提高畜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畜产品认证率,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和畜禽水产养殖企业要尽快通过HACCP、ISO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积极开展饲料作物种植生产过程的GAP认证。

(2019–05–23)

S8-1

B

1007-1733(2019)08-0069-02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