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9-02-12 23:45仝贵文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8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实验室

仝贵文

高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仝贵文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实验室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硬件条件,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实践基地,是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实验室安全管理关系到广大学生、教师、学校乃至社会的安全问题,因此,采取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实现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另外,对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来说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还能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化程度。因此,本文就高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不足,探讨其解决办法。

在高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验、实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无论在平时的教学上还是在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中,本专业实验室使用频率均较高。笔者从事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室管理工作多年,对实验室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近年来,有些高校实验室由于安全教育缺失、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引发了许多安全事故,这些血的教训再次提醒人们安全工作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一直以来,本校都十分注重安全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明确实验室安全监督管理中各部门的权责,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 加强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

有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近几年发生的多起高校实验室事故引起了各高校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学校十分注重实验室安全问题,例如学校聘请一线消防培训专家进校园对全体师生进行防火、防爆、逃生的培训,以及后期举行的一系列活动,“消防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活动”、“消防安全演练活动”等,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实验室安全责任小组,经常性的对各个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及时发现隐患问题,把实验室安全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以保证师生的安全。学校还定期派出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全省各高校及社会组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另外,学校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特点,特别对工作于本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科研人员及参与社会服务的实验室检测人员等从专业要求出发多次进行实验室安全培训,单独制定了本专业应遵守的实验室安全操作守则。将安全守则放在实验室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师生遵守实验室安全。其实,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高校的注意,但贵在高校能把师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的举行常态化、持续性的进行下去,做好这一点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2 准备室的建设、利用、管理需规范

(1)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室有自己单独的准备室,准备室主要是实验教师为教学、科研等准备实验时使用,其中为教学提前准备实验的频率最高,工作量也最大。准备室中存放有实验所需各类药品、实验耗材、消耗品等。实验教师在准备室内要长时间的工作,因此在准备室的建设上应考虑实验准备人员的安全,例如具有挥发性、刺激性的药品应单独在密封性较好的柜子中存放,具有腐蚀性的试剂应单独存放于特制柜子中,准备室窗口要安装通风换气装置,以免易挥发的有毒药品不能及时散发,而对实验人员的健康有所损害,这些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2)目前,学校对危险品如易燃、易爆的试剂,有毒有害的药品的存放、管理更为严格,并制定了危险品专人负责的管理制度,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准备室内虽是畜牧兽医专业常用药品、试剂,但也是禁止外流的。如准备室虽已经禁止学生入内,但在实验课结束后归还实验用具时,还有个别学生走进准备室,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的管理和宣传工作,杜绝学生进入准备室。在准备室的建设时应将准备室分区,药品、试剂区可设立于准备室最里面的区域,最好单独隔离出来,这样可减少对实验准备人员健康的损害,同时还增加了药品、试剂的安全管理。

3 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要规范

(1)目前,动物试验需要使用大量的动物,如牛蛙、家兔、雏鸡、成鸡等,实验动物由专人负责采购和运送。采购的实验动物均需养殖场或实验动物生产基地出示有关检疫合格证明等。本校的实验室为开放性实验室,因此影响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规范实验动物的安全管理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一些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已被感染的动物流入实验室,造成安全隐患。另外本单位在动物实训基地建设有实验动物临时饲养存放室,很大程度的方便了实验动物的随时使用,同时也减少了动物在实验室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2)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在使用实验动物之前已经接受了系统、完整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具备基本的对动物的生物安全防范的意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所认识,具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但实验动物在抓取、麻醉、采血、剖检等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实验操作时个别学生不穿着实验服、不戴口罩和手套、随意将用过的注射器、手术刀片、手套等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因此,需要实验课教师在课前强调有关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知识,提升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规范操作意识。(3)实验结束后,经常会发现动物尸体、血液、器官等不应被随意丢弃或与生活垃圾混放。按照我国有关法规与条例规定,动物实验后应严格执行规范的实验动物废弃物处理办法,进行分类放置、规范和集中处理。

4 小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在逐渐的提高,实验室的利用频率也在逐年上升,实验室内安全隐患的发生和解决难度也随之增加。目前,主要的安全隐患包括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实验室的管理不到位、实验操作不规范等。因此学校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安全管理实效,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不安全因素的防范与控制,竭力排除实验室安全隐患。

(2019–05–30)

G642.4

B

1007-1733(2019)08-0075-02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实验室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