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宝
(长沙师范学院图书馆,长沙 410100)
随着新时期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已经逐步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领域,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技术相关应用引入图书馆,给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其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的推广运用,改变了传统的以图书馆为中心校园信息环境,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网络随时随地的获取海量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不再依赖于图书馆。移动互联网引入图书馆,更多的是给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升带来了机遇,通过移动通信终端,读者可以更加便捷的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网上开展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
传统的信息获取,需要用户到达图书馆、计算机设备前,而移动互联网把人们的碎片时间充分整合了起来,无论是在公园散步的时候、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还是在餐厅等待的时候,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人类创造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进入一个大爆炸时代,虽然信息的时效性变得更强,但是信息的产生也更加随意,信息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这样巨量的信息环境下,由于信息与信息之间关联度极小,信息跳转极易,信息出现的标准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人们在观看某一条信息的时候,会出现其他信息打扰,信息周围充斥着其他碎片信息[1],造成信息的碎片化,这在较大程度上给用户获取信息造成了障碍。
在传统的信息服务中,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单一,主要通过图书馆获取所需信息资源,读者需要到图书馆进行检索、查找、办理借阅手续才能完成文献信息的获取,且所获取的信息大多是未经加工的文献信息。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只需要一台移动设备,在有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就可以更加便捷的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且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工具更加精准的查找到所需信息。尤其是对于高校的用户,用户更加年轻化,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设备,更加追求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使得用户不再单纯地依赖于图书馆,这必然造成图书馆入馆率和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的降低。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中产生了海量的信息资源,用户被笼罩在巨大的网络信息流之中,导致“信息迷航”。海量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存储空间中,用户查找信息的时候需要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切换,这大大降低了用户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的效率。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更加希望获得快速、便捷、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对于图书馆,用户希望图书馆能发挥信息组织技术优势,将大量杂乱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织、描述,针对用户的特点、喜好进行知识的再加工,精准提供其所需信息资源。
以文献借阅为代表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是一种图书馆进行建设文献资源,读者自行到图书馆查找、获取所需文献的被动式服务,即便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更加便捷,但是大部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依然是以馆藏文献为基础展开,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处于主导地位,用户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大多数图书馆员认为信息资源的获取是用户个人的事,缺乏主动帮助读者获取信息的主动服务意识,“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往往停留于口号。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载体、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尤其是数字资源飞速增长,复合型资源占据了极大的比例,人们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一方面,面对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和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不能全面收藏读者所需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现行的各种办学水平评估指标基本都是以纸质馆藏文献数量是否达标为判断标准,对数字资源没有明确的数量标准,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长期以纸质文献为主,对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滞后于用户资源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信息体验,用户获取资源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图书馆不再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惟一途径,用户信息资源服务需求趋向于多层次性,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文献借还,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服务,用户更希望使用便捷的自动化服务。面对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和服务转型方面滞后于用户服务需求。
高校图书馆用户对教学、科研相关信息资源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难以满足其需求,基于数据、知识、决策的信息服务将是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与转型趋势[3]。在这样用户信息需求转变的背景下,对馆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馆员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效、精准服务用户的能力。同时,也应该积极引进具有图书情报、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相关专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组建具有跨学科综合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并建立健全馆员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馆员主动服务的积极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数字资源呈现出海量的增长,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正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这样的趋势下,一方面,在图书馆要改变“大水漫灌”式粗放型纸质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注重文献内容质量和馆藏横向、纵向的系统性,逐步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建设投入,尤其是要加强适合移动端阅读的数字资源建设,形成实体纸质资源和虚拟数字资源相辅相成的复合型馆藏资源体系。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要加强馆藏资源整合,统筹整合全校的教学课程资源、书目信息资源、电子文献资源,以及区域联盟共享信息资源等,建立统一的一站式资源检索、发现平台,为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便利。
网络服务平台是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服务和拓展服务范畴的基础,运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架构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图书馆,通过跨平台访问,对不同的数据库资源和服务器进行整合,放入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中,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应用服务[5]。例如超星百链云图,将成员馆的纸质文献、电子文献馆藏资源数据进行聚合,运用云技术,统一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跨库、跨平台的一站式检索服务和馆际文献传递服务。另外,图书馆开发APP、微信公众号平台,用户通过身份认证绑定后,可以直接在手机端进行馆藏查询、图书续借、座位预约,享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等。图书馆构建多元化的移动智慧平台,将图书馆的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方式延伸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一种泛在化的信息服务体验[2],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4G、5G 移动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开展更多高效、个性化服务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图书馆可以将馆藏信息资源转换成适合移动端阅读的资源,用户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在线阅读馆藏资源。结合RFID 技术构建图书馆导航系统,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的精确定位功能,对图书馆的馆内布局、阅览座位、图书排架等进行导航查询,快速找到所需图书。使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收集分析用户网上浏览记录、文献借阅记录、入馆记录等个人信息,智能制定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通过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便捷程度,为图书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条件。高校图书馆只有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移动网络信息技术,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的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同时,还要不断地加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研究,提升馆员综合素质,构建移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服务内容建设,积极运用最新、最有效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