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协同推进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探析

2019-02-13 19:18柳虔林黄佑强栾玮玮
数字通信世界 2019年12期
关键词:省军区动员军民

柳虔林,黄佑强,赵 健,栾玮玮

(1.云南省军区,昆明 650051;2.陆军工程大学22 大队,重庆 40003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和拓展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军队改革重塑以来,省军区被赋予了新的职能和任务,国防动员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当前,省军区机关以及所属军分区、人武部、干休所逐渐适应新体制,如何围绕国防动员主责主业,以军民协同推进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成为省军区履行新职能和担当新使命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转变观念,不断筑牢军民协同的思想根基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推进军民协同发展是党对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新部署、新要求,是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1]。当前,军地相关部门在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体系和要素、制度和标准建设,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协同发展格局[2]。对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地相关部门要充分认清国防动员建设是服务于全国、全军,要自觉破除各自封闭、单向发展的陈旧观念,积极适应党和国家形势发展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实现以军民协同来推进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大国防”观念。长期和平的环境容易使一些领导同志国防观念淡化,重经济、轻国防的倾向有所突出,也容易使省军区官兵把战争样式定格在常规战争上,认不清国防动员的极端重要性。要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上来,一如既往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实战指向和问题导向,把“现代人民战争”的理念、思想牢牢印入广大官兵的头脑;每年组织以地方党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为对象的“国防之星”评选,激发各级各部门支持国防动员建设的热情;结合党和国家重大庆典来开展军事日活动,把国防动员建设列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使“人民国防人民建、国防动员协同促”的思想不断得以巩固。二是牢固树立“大协同”理念。针对军民协同的概念、内涵在不断深化拓展的实际[1],军地应定期联合开设理论读书班,系统学习党、国家和军队相关决策和指示,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得到轮训;坚持以议军会为抓手把方向,以述职会为契机办实事,以现场办公会为推力破难题,在“统”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使军民协同发展理念在军地各级领导中形成共识。三是稳步确立“大发展”思路。认清省军区军地双重领导这一特殊体制提供的组织领导优势、政策保障优势、人才和技术优势,立足国情、省情,借鉴发达国家国防动员跨越发展的经验和做法[3],组织相关部门从军民协同发展典型案例中寻找成功的方法和途径,避免多走弯路甚至误入歧途;按照“部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运行模式,定期组织召开国防动员建设专题会,协调地方政府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轨道,把“军地两条线、发展一盘棋、建设齐努力”纳入各级议事日程,成为行动指南。

2 着眼需要,精准把控军民协同的正确方向

在国防动员建设和发展中,坚持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推进军民协同发展的根本指向,通过开展政治、武装力量、科学技术、信息等动员,有效提升备战打仗支撑和保障能力。一是理清需求。要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依据上级赋予的职能和任务,梳理出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挥信息系统保障、综合信息服务等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具体建设需求,提高军民协同的科学性、针对性。二是强化会商。善于利用地方前沿的理论成果、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优秀的人才资源,制订应对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国防动员支援保障方案,通过召开对接会、部署会等形式,搞好地方企业、军地动员保障力量和装备的协调,周密组织地方各类资源支前保障,为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注重运用。集成使用各种军用民用通信手段,构建军民一体“一张网”;建立上联各指挥所、下接各民兵分队的远程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指挥通联“一块屏”;围绕指挥通信顺畅总要求,组织陆、海、空、天、网、电等战场信息联合整编,引接情报侦察、边(海)防巡逻、海上维权、社会维稳、北斗定位等态势信息,实现敌我态势“一幅图”,在缩短建设周期上求跨越,在综合集成上见成效,在开拓创新中谋发展,确保指挥控制不断线、业务保障不断线、信息通联不断线。

3 统筹规划,认真制定军民协同的发展策略

紧贴备战打仗要求,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思想,把军民协同重点由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转向改革突破与示范探索,把路线图作为特定时期的军民协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遵循[4],从宏观上搞好系统设计,从源头上建立统一的领导体制、建设标准、法规制度,以实现建设资源统筹调剂、措施步骤协调配套、建设任务有效落实。一是搞好系统设计。按照平战结合和“一体化”建设思路,科学制定国防动员建设发展路线图和相关规划计划,研究解决国防动员建设的规划设计、力量构成、战时定位和平时训管等问题;从政府层面提出关于推进军民协同发展意见,明确一定时期军民协同建设项目,加强需求、规划、标准、成果对接,既要发挥“长板效应”,又要避免“短板制约”;协调地方政府把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建设规划计划纳入当地经济建设整体规划,避免立“烟囱”、铺摊子、建“孤岛”;沿边、沿海省军区应充分发挥边(海)防委员会的职能和作用,在规划、立项建设边境、海防巡逻道路时,可结合当地脱贫攻坚及生态保护任务来统筹安排,既解决部队巡逻值勤问题,又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以及土特产品外运难题。二是注重战略合作。发挥信息技术军民通用优势,健全政策制度,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与电信、移动、联通、广电、铁塔以及当地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共用、信息资源开发共享、网络安全共保,解决省军区资金不足、技术不足、人力不足等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地方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强化军事需求牵引,采取“民建军用、合建共用”等多种方式[5],实现省军区国防动员建设跨越式发展。三是强化检查督导。结合军事斗争准备和“十三·五”规划建设成效来对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国防动员支援保障方案进行检验和评估,重点对军民协同建设项目、国防动员能力、协同制度机制、信息安全管控等进行检查;采取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机关考评、党委评议等方式,把军民协同建设发展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以及双拥模范城评比等内容[6],将评估结果与个人晋升、立功授奖等切身利益挂钩,以此营造军地抓协同的氛围,激发军地抓协同的热情,形成军地齐抓、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4 找准抓手,切实提高军民协同的质量水平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省军区动员支前将不限于一般技术条件下兵员补充、配合作战、伴随保障,可能会在某个战争阶段同作战部队在信息战场上并肩战斗,共同完成诸如信息侦察、网络攻防、重要目标防护与修复等任务。因此,在国防动员建设发展中应考虑上述情况,尤其要把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作为军民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论证、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促进国防动员建设整体水平不断跃升。一是延伸网络。抓住政府与国内高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强未来网络、深度学习、智慧算法、增强现实、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攻关,开展量子加密、拟态网络等新型安全技术探索;在推进信息网络建设进程中,加大军民合建共维光缆力度,精简军队保障力量,优化保障资源配置,确保军事信息传输网稳定可靠运行;“借水行舟”,依托地方网络资源大力开展“国防云”、“国防大数据”、“国防物联网”、5G 移动通信系统等工程建设,深化技术和业务合作,建成省、地、县三级纵向贯通、国动委各办公室横向相连的指挥网络平台,将现有指挥信息系统延伸至国防动员系统基层末梢,解决人武部传输网络信道扩容以及部分休干机构网络引接难题。二是拓展系统。从联合作战需要出发,扩容基础信息网络,全面筑牢安全防线,充分挖掘国防动员潜力数据、重要目标数据等综合效益;采取专线连接、终端延伸、席位互设等办法,引接地方党政内网,联通公安、武警、民政、应急、人防、交战、退役军人事务管理等部门信息系统,实现军地信息资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实时共享、安全保密,构建军民一体、平战一体的应急应战体系[7],把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第一战斗力”。三是培育人才。针对近几年部分专业骨干退役实际,积极营造人文环境,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使其成为结构优化、编组合理、人装配套、训练有素、反应灵敏的人才群体;通过“按纲施训、岗位自训、比武强训”等方式,以参加重大演训活动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为契机,整合军地保障力量,提高军地信息联保能力;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合起来练”等方式,与“双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强军计划”培养国防动员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加大从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中招收军队文职人员以及直招士官和征集大学生士兵的力度,为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夯实智力基础;加快造就一支专长突出、精干顶用、指技结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专业力量,为国防动员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

5 结束语

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支点,是应对危机变局的重要基石,是遏敌制占的威慑重器,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障。我们国防是全民国防,注重国防动员建设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本文结合省军区职能任务调整实际,为更好地履行新职能和担当新使命,提出以军民协同推进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应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更好地完成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发展各项任务。

猜你喜欢
省军区动员军民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国防动员歌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正确理解把握军委调整省军区系统职能的战略考量
认真落实“五个当好”要求在履行职能使命中强化责任担当
加速省军区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思考
适应新体制认清新使命履行新职责努力实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