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五”戒毒模式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1 例戒毒人员急性心梗急救的个案报告

2019-02-14 10:52刘婷婕江一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年6期
关键词:戒毒所戒毒场所

刘婷婕,江一丹,胥 红,王 冬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2019 年7 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为戒毒人员)由于药物滥用的损伤,普遍有经常感冒、身体酸沉、免疫力下降、头晕乏力、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等健康问题[2]。一方面,戒毒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渴求度很高,获取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的愿望也很强烈;另一方面,戒毒人员能否安全顺利的回归社会,已成为其戒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戒毒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于提高其健康状况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满足健康需求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尝试开展了“四四五”戒毒模式下戒毒人员健康教育实践工作。

1 戒毒人员健康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毒品泛滥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吸毒者个人的精神和身体也有巨大伤害。毒品损害吸毒者的身体组织和器官,破坏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体力、智力明显下降,免疫力降低,精神颓废,易感染肝炎、艾滋病、性病等严重传染性疾病。大量的实践表明,健康教育在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维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开展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戒毒人员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一步提高防毒、拒毒意识,降低毒品的诱惑;其次,让戒毒人员深入了解并掌握“四四五”戒毒模式及其他的创新戒毒理念,对戒毒充满信心,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最后,健康教育还可以增强戒毒人员的健康行为意识,提高健康素养,降低复吸率,能更健康的回归社会、适应社会,更容易被家庭和社会接纳,融入积极向上的生活圈。

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其他矫正治疗教育具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强制隔离戒毒虽然是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为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戒毒治疗、身心康复、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但戒毒人员仍然享受合法的生命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戒毒所在行使强制隔离戒毒的同时,也负有保障学员生命健康的责任。《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司法部令第127 号)第四十七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对戒毒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安全不仅在于没有在管人员脱逃事件、违禁品流入与生产安全事故,也在于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也促进了强制戒毒场所的安全和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戒毒人员传递健康理念和知识,并训练戒毒人员运用健康知识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与周围人群的健康提升,符合新形势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现代化治理方向。

2 戒毒人员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戒毒人员健康状态较差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都是成瘾性药物滥用者,他们吸过毒品,有过毒瘾,有些是“多次进宫”,有些甚至还具有稽延性戒断症状。由于吸食毒品会使身体自身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他们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需要开展系统的所内健康教育,使他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2 戒毒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 年—2019 年上半年,浙江省收治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比例均占到了85%以上,2019 年达到86.69%。见表1。个体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健康状况和健康教育需求是有直接相关性的。文化程度对健康状况有着正向作用,作用强度随文化程度的提升而递增,即个体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也越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相关健康行为也越强[4]。目前,超过80%的戒毒人员亟需基础的健康教育,以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和行为。

2.3 病残等重点群体健康问题突出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戒毒管理局对药物滥用人员“应收尽收”的政策,本所特开展了病残专区的诊治工作,收治在场所内的病残人员突发病情和罹患重病的几率也相应明显增加。除了病残人员应该了解自身疾病和慢性病的日常保健知识以及应对突发疾病的自救常识,负责陪护病残人员的戒毒人员亦需要掌握相应的医疗急救知识。

表1 2016—2019 年浙江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文化程度

2.4 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由于患病戒毒人员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自身健康的担忧,以及担心在戒毒场所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顾虑,常表现出不良的心理和消极情绪。赵梦雪等调查,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迫、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严重程度高于全国常模[5]。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戒毒人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以减轻心理负担,消除顾虑、安心戒毒。

2.5 强制隔离戒毒的场所环境复杂

俗话说“一日吸毒,终身想毒”。强制管理戒毒场所内的戒毒人员,虽然生理上戒除了毒瘾,但是心瘾却很难戒除,表现出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互相之间也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引发打架斗殴事件,甚至发生自伤自残事件。培养一些骨干戒毒人员掌握基础的医疗急救知识,除了能对一些患病戒毒人员做好看护,在突发情况下,也能协助现场民警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做一些有效的紧急处理。

3 戒毒人员健康教育的开展

根据浙江省“四四五”戒毒模式的划分,戒毒人员需要经历生理脱毒期、教育适应期、康复巩固期、回归指导期这四期。健康教育需要结合四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6]。2015 年起,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医疗中心尝试开展了“四四五”戒毒模式下戒毒人员健康教育实践工作。包括:在生理脱毒期,开展普遍式的入所健康教育;在教育适应期,开展重点人群的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在康复巩固期,定期开展应急急救演练;在回归指导期,着重开展出所健康教育。与此同时,所内定期的授课教育则按照需求贯穿整个戒毒期。

3.1 生理脱毒期

开展入所健康宣教,普及健康促进理念,提升健康素养。严把戒毒人员入所体检制度,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接收。通过主要内容为卫生健康常识、疾病防控、毒品的危害性和科学戒毒方法,共四个内容、八个课时的健康宣传,让戒毒人员了解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培养健康态度,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并掌握场所内基本的医疗生活卫生知识,学习基本的保健技能;通过健康行为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3.2 教育适应期

把入所体检、中期体检及平时诊疗中发现疾病的戒毒人员确定为重点病员。建立重点病员疾病管理档案,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重点病员分级管理制度,对所内患病戒毒人员按照病情轻重缓急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定期对生理脱毒区、病残专区、精神障碍管理区进行查房,对较严重的戒毒人员增加巡诊次数;定期对戒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防猝死、高血压病、中暑等急救知识培训;同时进行随诊教育,随时关注记录;根据病人所患疾病的有关问题进行口头教育,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效果更佳。

3.3 康复巩固期

坚持实战、实用、实效的工作导向,场所内常态开展防猝死、防中暑、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等突发事件的急救演练,提高戒毒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在具体的演练中,寻找不足,总结提升,不断把急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做实做细。

3.4 回归指导期

开展出所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患有慢性病、传染病等疾病的戒毒人员给予出所宣教指导:包括出所后的服药、注意事项、巩固疗效、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避免戒毒人员回归家庭、社会后因缺乏医疗保健知识而疾病复发。

3.5 强化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每年定期邀请浙江医院的心内科朱长清主任,分2 个课时,为各个大队的夜岗值班人员及安全护理员讲解心血管方面的急救知识,以加强这些骨干戒毒人员在突发病情下的应变处置能力。

3.6 借力医联体,提升健康服务能力

2019 年初,本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来所坐诊、授课,开展医疗知识培训班。此外,还邀请了浙江树兰医院皮肤科专家对戒毒人员进行远程会诊诊疗,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了所内健康服务能力,为戒毒人员的

健康维护提供了保障。

4 戒毒人员健康教育效果的个案实证

4.1 个案基本资料

卞某,男,47 岁,汉族,初中文化,已婚,籍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入本所前,因吸食冰毒接受过行政处罚2 次,社区戒毒1 次。2018 年4月17 日,卞某由湖州戒毒所转送至浙江省拱宸强制隔离戒毒所。入所体检时身体状况良好,无慢性病史,10 年前有头部外伤史。入所后,卞某在生理脱毒区接受过完整的入所健康教育,随后在二大队夜岗值班员的岗位工作。入所期间,多次接受戒毒所医疗中心医务人员定期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基本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训。

4.2 个案急性心梗急救处置过程

2019 年4 月11 日中午11 时34 分,卞某突然自感胸痛不适,本想自己年轻,挺一会儿可能就会没事了,但是回想到之前在所里接受过的急救知识培训,觉得自己的症状和医务人员授课时提到的症状有点相似,怀疑自己可能心梗发作,于是立刻提高警觉性,马上向现场值班民警报告。现场民警当机立断,呼叫值班医生。值班医生到达现场仅4 分钟,在检查发现其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后,迅速转至本所戒毒医疗中心做进一步检查。11 时50 分,心电图提示为急性下壁心梗,验证了这位戒毒人员当时的判断。也正是这样的判断为他争取了挽回生命的时间。12 时,患者被急送至医疗中心抢救室,并拨打120 急救电话,医务人员予以血压、心率、心电、血氧等检查监护,同时予以多巴胺40 毫克静滴,为后续转送浙江医院抢救提供了有利条件。

4.3 个案急性心梗急救处置结果

目前,卞某已成功完成冠状造影手术治疗,术后病情稳定,已依照程序办理了所外就医。据后来自述:“如果这次不是在戒毒所发病,也许我的这条命就没有了;要不是在所内接受了健康教育和急救知识培训,我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4.4 个案健康教育效果启示

研究表明,毒品对男性心脏功能的伤害作用较大,在低年龄段损害性更为突出,需要在各年龄段设置增强心脏功能的康复内容,且在20~29 岁将心脏功能训练作为首要内容[7]。心肌梗死病情凶险,时间就是生命。本案例中,卞某经过入所健康教育和急救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急救意识和技能,能在心肌梗死发生的第一时间接受到及时对症的治疗,避免了一起场所内安全事故的发生。故此,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以预防心源性疾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非常符合现阶段戒毒人员的现实需要。 综上所述,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对戒毒人员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激发和强化戒毒人员的戒毒意愿,转变非理性观念,更好地配合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恢复身心健康,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和能力,顺利实现再社会化和个人社会功能的发展。今后,仍需不断积累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健康教育的经验,梳理归纳工作规律,切实、有效提高戒毒人员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戒毒所戒毒场所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音乐治疗戒毒的有效性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
心系戒毒事业 情注灵魂救赎——佳木斯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厄瓜多尔一戒毒所发生火灾致18人遇难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女子戒毒所中的新生
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