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实践研究 让骨感“语用”丰满起来

2019-02-14 05:48董蓓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阅读教学教学

摘 要:在当前小语界大力倡导“语用”的语境下,对如何聚焦读写,有效落实“语用”,促进“语用”增值,许多教师做了不同的思考与实践。分析思考当前的读写结合实践,认为当前的“读写结合”存在四大误区:内容繁杂,缺失重点;随意选择,缺乏序列;读写分离,缺失过程;理论分析,脱离语境。针对以上误区,进行了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四大对策:删繁就简,一课一得;花开有序,构建序列;细咀慢嚼,读写双辉;结合文本,迁移运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写结合;“语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这一关于课程性质的经典定义中,修订者单挑“运用”剔除“理解”,其良苦用心乃是对课程主要矛盾——“语用”的把握上。

自此,从学术到实践,语文本体意识普遍开始觉醒;“读写结合”这种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被重视。语文课堂上,“语文味”普遍开始散发且清香诱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普遍开始转向对语用的考量和评估上来,似乎找到了解决语文教学低效的途径。但是,分析当前读写结合实践,发现我们走偏了路的现象也时有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杂

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在研读教材时,我们发现一篇文章,字词句篇都可以找到“表达的密妙”,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什么都抓,什么都不舍得放弃。字词句篇,感觉都是珍宝,一时间无法取舍。

问题二:乱

教学没有序列。

如二年级的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围绕动作的准确性进行品析,到了五年级的《搭石》老师还是在品析动作的准确性。没有序列,没有提升,学生也就没有发展。

问题三:空

“读写结合”应该有一个“感悟—验证—实践”的过程。但我们发现一些课读写分离:要么只是在老课型上生硬地设计了一个写的环节,读写之间没有展开过程,学完课文学生既不知道这种表达的好处,又不清楚该如何运用这种语言形式;要么写的着力点仍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表达方式上。如何打通读写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感悟语言形式基础上学习实践、运用语言,老师缺乏策略。

问题四:怪

读写结合变成了写作理论课。老师在课堂上到处贴标签:这是“重叠词”,这是“总分段”,这是“以小见大”,通篇是写作知识和技法的分析,乍一听,以为是大学的写作概论课,弄得学生一头雾水。不顾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氛围,让学生莫名其妙操练,结果可想而知。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笔者和自己所在的团队开展了近两年的实践研究,逐渐摸索出一些对策。

对策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材中选入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应该说在布局谋篇、表达顺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且大都具有示范性,“用课文教好课文”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备课时,教师往往费尽心机去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现象,挖掘语用的训练点,然后根据这些语言现象来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这样往往让教师无法舍弃发现的每一个“语用”训练点,结果课堂成了“练兵场”,形式多样,却无法聚集到一个落脚点上。因此,我们必须关注文本中“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文本中隐含的学习价值,选择合适精当的“语用”训练点,不贪求全面,一课一得。

比如我们学校第一次研讨的《秋天的雨》。这篇课文语言特别优美,每个自然段都值得细细品味。第二自然段描写秋天的色彩,读起来特别富有韵味,值得慢慢细嚼。结构上,它是总分形式,并且围绕“五彩缤纷”来写;修辞方法上,不仅采用了比喻手法,还有拟人手法;句式上,有相同形式,也有不同形式。

易老师结合写景散文语言优美这一文本特点,抓住了“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式进行重锤敲打:(1)发现美;(2)找到相似点;(3)比较体会表达秘妙;(4)创设情境仿写实践。学生的仿写富有诗意,不但掌握了这一有意思的句式,也实现了阅读向表达的转化。

又比如一位老师在上《秋天的图画》时,就把目光聚焦在“梨树挂起金黄的果子”这种句式上,先让学生关注“梨树挂起果子”的这一表达方式,特别是动词的用法;再让学生比较“(  )的果子”,明白这个颜色作用;最后梯度练习:桔树挂起(  )的(  )。田野(  )(  )的(  )。(  )(  )(  )的(  )。

如此一课一得,我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词库会硕果累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会更多姿。

对策二:花开自有次序,不须东风催促

关注學情,构建序列。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学习规律,应该让学生由初步感受上升到逐渐领悟,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识记、背诵到理解、模仿和运用,这样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变序列。这一过程中,应遵循年段特点、单元的设计意图,将教学内容纳入六年的学习时间里,一学年、一学期以及一个单元整体系统中考虑,突出教学重点,抓准整体,落实训练。

如动作教学,经过研究,我们认为二年级应该关注动词的准确性,三年级教学动词的连续性,四年级在准确性、连续性的基础上,更关注人物形象的凸显。如前面举到的《浅水洼里的小鱼》,那位老师教学的着力点是“正确使用动词”,对“连续动作”,仅要求有所感知;对动作词的表情达意效果基本不作要求。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段是有关实验动作的,我们是这样展开动词准确性和连续性教学的:找出第二小节的表示动作词语,体会用词准确,用关联词连接说话中体会这一实验过程动作的逻辑顺序。在此基础上学着课文第二小节的方法仿写一段话──做水果拼盘。

又如七年级《窃读记》一课时,教师要抓住跨、钻、踮、挤几个动词,反复呼读,直到触摸到动词的温度,涵泳出动词的精妙。让学生由表入里,在品味作者用词准确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不同的年段,不同的要求,我们就是这样先从准确性入手,再到动词使用的连续性。让学生将一个大动作分解成连贯的几个小动作,从而把过程写具体。再指向动词的使用为凸显人物形象这一更高层次的语言策略上来。这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形成动作描写的教学序列,让学生在序列训练中成长、收获、提高。

对策三:重锤敲打关键处,细咀慢嚼得精华

这是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意思是教学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读写结合”的难点就是运用策略帮助学生打通读写之间联系的“节点”。只有打通读写联系,才能实现“读写双辉”。

如写景文章经常用“见闻加联想”的表现手法。一次教研课何校长执教的《趵突泉》,他先引导学生用横线画出见闻部分,用波浪线画出联想部分。然后打乱见闻与联想顺序,发现见闻与联想之间的联系,再去掉联想部分比较体会见闻与联想这样表达的好处,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发现见闻与联想之间的联系,最后引导学生朗读积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发现写法,通过比较发现之间的联系与秘妙,打通了读写节点,实现读写双辉。

对策四:皛皛金方色,迁移妙运用

在语用教学中,学生需要的是鲜活的可以转化为能力的语文知识,就像是天幕里最亮丽的那一抹晨光。

《搭石》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刘璋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课后老师要求学生也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该如何教学呢?

我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通过研究,把本文的“小”准确定位在“小事”,“大”不是大道理,而是“普遍的美好情感”。

她这样设计教学流程:一是回顾《搭石》内容,感知“小事见大”。《搭石》写了哪几件小事?引领孩子梳理出五件小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乡亲们处处为他人着想,善良、纯朴的美好心灵。通过课文这一例子老师引出“小事见大”的选材法。

接着老师整合资源,梳理已经学过的文章,感悟“小事见大”。默读第一组课文《借生日》《看电视》《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中的暖暖亲情;默读第二组课文《窗前的气球》《日记两则》《掌声》《检阅》感受学校生活中的珍贵友情;默读第三组课文《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感受社会生活中的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整合梳理以前学过的文章,由家庭生活中的美到校园生活中的美再到社会大家庭中的美,拓宽了学生小事选材的广度。

然后创设情境,如果让你来写《雷锋在我身边》《我的老师》,你会选择哪些小事,通过交流前侧,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选材要真实,新颖,不落俗套,加深了学生小事选材的深度。水到渠成后才让学生尝试练笔选材,从认识小事见大,到感悟小事见大,再到领悟小事见大,最后到习得小事见大。老师的读写结合、语用教学不是枯燥的写作理论课、术语课,而是结合文本,充分展开,不断深入,在唤醒生活体验中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为我所用的能力,为学生捧上了天幕里那最亮丽的一抹晨光。

参考文献:

[1]徐林祥.“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3C).

[2]周成平.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王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学,2011(9).

作者简介:董蓓蓉(1979—),女,杭州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阅读教学。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阅读教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