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19-02-14 06:10马会国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

马会国

【摘要】趣味教学法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故事、游戏、有趣的语言带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热情并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值得教师关注。小学语文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引入趣味性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使教师能轻松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法的意义和探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这两个内容展开详细解读。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辅助参与的教学模式,向强调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引导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为学生构建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1]。

一、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趣味教学的意义

趣味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心理情趣为主导,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为目的,依据个体心理特征为基础,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性地、创造性地、有规律性地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和理论。趣味教学法是通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有效教学内容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教学具有以下意义。

1.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学习母语的重要学科,在语文课程开展兴趣教学的关键在“趣味”上,是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趣味教学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导思维和开放性探讨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保持很强的好奇心理,趣味性正迎合了小学生的特点。趣味性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兴趣,教师在构建趣味教学模式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趣味游戏、运用歇后语猜字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使其主动获取语文知识[2]。

2.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开展趣味教学法,重点在教师的运用与实践。根据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设计,结合趣味性教学的优秀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制定多元化适合小学生兴趣的教学课程。将学习中的趣味性传递给学生,教师要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将趣味性的学习模式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趣味性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增加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与理解。

3.有助于强化学生理解

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趣味教学法坚持“趣味性”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课堂上杜绝死板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兴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们對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入个人情感经历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拓展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抽象难懂的知识赋予趣味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实施趣味性教学过程中与广大同仁积极交流宝贵意见,在交流与分享中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3]。

二、探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来传输教学任务,学生通过考试做题等方法表达对教学任务的理解,在整个课程中,缺乏师生交流。趣味教学法是建立在师生互相沟通、讨论交换教与学之间的思维模式,教师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后侧重于兴趣浓厚的培养方向。趣味教育模式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分类教育、个性发展和自主教学。趣味教育模式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创造性的学习,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必要的指导、启发和讲解的作用。趣味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其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智能,提高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乐趣,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4]。

1.采用互联网增添教学趣味性

教师利用教学短片和网络教学资源,将生动的、形象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互联网教学具有不受教授时间、地点和重复次数等限制的条件,深受师生喜爱。互联网教学同播放短片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需要通过播放素材掌握学习内容。教师在选取或制作相关教学课件的过程时,需要根据语文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将选择的互联网资料内容设定为概括准确、简洁易懂、操作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互联网教学内容可以是一个故事、一首流行歌曲、一段情境对话等。教师围绕教材内容,找到合适教学的短片。

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教学时,在播放前教师设计提问环节:“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折断的?”“它都向谁去借了尾巴?”带着问题让学生们在动画作品中寻找答案。教师精选网络视频动画,为学生们播放。播放完毕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堂中寻找答案。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壁虎借尾巴》教材内容开展情境模式对话,如分别选取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和小壁虎妈妈的角色,让学生分角色地扮演并在情感地朗读课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本篇文章中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朗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处在黄金大脑发育阶段,将思维导图引入趣味性语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有机地串联关键知识点,并形成网络化知识架构图,在较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需要对相关语文概念及名词的内涵进行梳理。在层次清楚、概念清晰等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探究式逻辑推理及判断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知语文。语文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让同学们充分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延伸和外延相关概念。在单元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设定开放式题目,让学生从多角度构建思维模式。通过反馈回来的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哪块内容学习存在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目标[5]。

例如,以《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为例来实践探索思维导图在趣味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教学前教师布置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完成简单的制作,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在课前通过查阅语文资料及互联网对本节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了解。将“地球”设定为教学关键词,布置思维导图,让学生们通过思维导图设计,搭建地球相关知识点,经过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对初稿思维导图内容及时补充及完善。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对教学设计、实施及评价过程开展客观的记录及总结,不断提升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中的教学作用。

3.增加提问的趣味性

趣味提问是结合趣味性教学开展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课堂知识的程度,对课堂内容通过提问的手段开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整个授课过程,提问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在教师提问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思考验证,巩固加强所授知识的记忆力和培养交流、互动的转化能力。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生俨然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潜质,制定不同的提问方式,以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为出发点,重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提问的具体原则,并结合课堂的讲授内容,缜密巧妙地设置问题,适当提高设问难度,注意加强引导,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平台。

例如,在《幸福是什么》一文中,课前设计问题引入教学课程。請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幸福是什么感觉?”同学们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幸福算不算是幸福呢?”教师善于提出问题,精准提问,把握提问方向,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能力,而且在教学当中也属于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教育改革的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创建出一个高效和谐的课堂。在讲授完本节课后,下课之前教师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大家想一想,每个人眼中的幸福都不一样,那幸福到底是什么?”

三、结语

趣味性教学目标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趣味性视角,在制定不同的多元化教学策略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的开展。趣味性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不但需要加强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外,还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趣味性教学法营造更好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臧艳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05):112-113.

[2]谢道祥.浅析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8(10):145-146.

[3]张云云.愉悦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7(04):73.

[4]罗新花.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7(25):108.

[5]吕瑞.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8(42):125-126.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