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02-14 06:10刘蕾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表演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刘蕾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到来,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更新,在小学语文中融入表演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让学生通过表演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表演;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表演是一种艺术,可以在音乐、舞蹈、话剧等多种形式中表现出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富含生动的情节特点,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取表演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工作,能够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表演的带动下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达到深入透彻的理解,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组织朗读表演,品味文本内容

1.通过朗读表演,理解文本内容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面对很多教材中的字、词、句还不能全面理解,只是凭借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表演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动起来,在表演的带动下实现学生手、口、脑的相互配合,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是在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展开表演,教师从中选取几个词语,让学生尝试去模仿部分词语进行表演。例如“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个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很多学生对肌肉伸缩爬行并不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海参爬行的动作进行表演,可以告诉学生海参的爬行类似于蛇和蚯蚓,可以让学生在桌子上不使用手脚,而运用身体爬行来表演这一动作。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到海参的爬行特点,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为教学增添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表演能够增强课本内容中各种形象的饱满度,在表演的作用下凸显出每个角色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关注度,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现象,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2.通过朗诵表演,对话文本内容

课本内容中诗歌所占的比例较高,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显得比较困难。在诗歌教学中开展朗诵表演,让学生以作者的角度声情并茂地展开朗诵,能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精髓所在,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师还可以展开诗歌朗诵竞赛,增强学生对朗诵表演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朗诵表演中。

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课时,这是一首七律诗,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的革命精神,在朗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韵律和节奏。例如,在朗诵“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句子时,学生要走入课本内容中,将自己当成真正的红军,昂首挺胸地进行阅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其中要注意“暖”和“寒”的朗诵,不仅仅指的是天气,更是一种由心底发出的内心情感,进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朗诵表演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朗诵表演过程中可以适当播放关于长征的音乐,为表演做好充分的铺垫,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更加深刻地体会文本内容。

二、通过角色扮演,丰富阅读体验

1.在角色表演中增强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角色扮演是一种更加直接的学习模式,通过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课本中的具体人物。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和表现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还可以在班级中构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不仅是角色扮演中的交流,更是对所学知识的沟通,在合作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这则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河蚌和鹬在争斗时谁都不想让,最后却让渔翁得到了好处。教师先让学生仔细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共有三名学生,学生分别扮演河蚌、鹬和渔翁。学生可以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设计台词,以课本内容为中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也从中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角色扮演中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对课本内容理解和表演过程中还有待提升,教师要起到导演的作用,为学生指明表演的方向,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多想、多读,合理对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配,做好表演期间的指导工作,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

2.在角色表演中培养创新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不但要改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要有意识地丰富课堂表演形式,使其基于多样化的课堂表演,真正体悟到语文学习的创新所在,全面激活主动阅读的兴趣。由此教师需要从日常备课教学开始,既要善于发掘丰富的表演资源,也要能够言传身教,充分展现学生的表演天赋,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学习情绪,使其能够主动爱上学习和阅读,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根基。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不可缺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层层推进,这样学生才能透过表演,真正体悟文本内容之外的创新,才有助于发展其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父亲和鸟》一课时,我组织了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通过鸟这一角色的扮演,既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还能够展现出鸟内心的想法,这种极具想象力的表演形式,学生们非常感兴趣,也显著提升了自主参与度。虽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鸟这个角色,但是大家都在思考:鸟究竟会说些什么?它的心理活动怎样?透过这种角色扮演的形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下课之前学生已经能够实现高效的掌握,只有个别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后我对其进行单独辅导,直至其完全了解文本主旨。这样的课堂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必然会更加喜爱阅读以及语文科目的学习,也会对之后每堂课的表演活动充满期待,渴望通过自己的表演将文本中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通过情境表演,推进语言训练

小学阶段实际上是开展逻辑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能够意识到口语学习的重要性。如果教师仍然选择生硬的语言或者枯燥的口述教学,不但不能获取良好的效果,还有可能致使其喪失学习热情,所以可以在口语教学实践中引入表演法,组织学生展开更高效的口语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表演法组织口语教学呢?

1.做好情境表演准备

以表演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足的课前准备极其关键,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如何表演、如何发挥则需要依据学生对场景、对内容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很显然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对表演过程中学生所遭遇的问题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或者做出错误的设定,很难能够实现有效的口语训练。教师必须要加大对准备环节的重视,确保场景以及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还要进行问题预设分析,这样在学生遭遇问题时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除此之外,还应当明确具体的问题情境究竟指向哪一方面的口语训练。

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在教学口语交际《学会转述》(二下)时,就需要对转述内容进行设定,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转述内容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重点关注学生对于信息的捕捉能力,因此可设定问题:“在路上,教师遇到同学A,并要求同学A告诉同学B,教师在办公室等她,让她带上教科书。”此时同学A需要向B进行转述,还要确保转述信息的完整性。由此可见,在组织口语训练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就是针对信息捕捉能力的有效锻炼,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际转述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信息传递错误,更不会出现信息遗漏的现象。

2.提供情境表演道具

安排表演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所以表演的侧重点应当在于丰富的语言内容,一旦语言情境过于单调、过于枯燥,就会使学生丧失参与训练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情绪,可以借用道具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表演情境,使其能够顺利带入情境,高效完成训练目标。这些小道具可以在教学之前提前准备,增设道具之后,也能够使整个表演过程更生动、更有趣,学生也会乐于参与其中。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乌鸦受骗以后》的情景剧表演。教师提前准备乌鸦、狐狸角色的面具,也可以准备其他动物角色,学生戴上面具之后,更易于融入表演情境,也能够为故事增加更多的情节以及更丰富的可能性,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其创新思维。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运用表演的模式展开教学工作,需要对表演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并不是任何课本内容的讲解都可以通过表演进行教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表演环节进行适当设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展开表演,让表演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表演的辅助下对课本内容有更加透彻的掌握,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志强.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8(08):49.

[2]蒋欣怡.戏剧表演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20-21.

猜你喜欢
表演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