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2019-02-14 06:10姚学军谢亭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效率

姚学军 谢亭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教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教学实践的凝练,总结出信息技术教学语言注意的四个方面,即在语言表述结构上要准确规范、严谨精炼,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上要形象生动、有吸引力,在语言的表述节奏把握上要跌宕起伏、节奏感强,在语言的表述风格上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从四个方面出发,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极大的提高,从而为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教学语言,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内容表述的语文。它有别于文字性的书面描述,也不同于日常的口语表达。课堂教学语言需要从学科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注重教学思想的渗透,既要有科学性和严谨性,也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日常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尤其在信息技术这一新型的代表时代未来的学科中,如果用最好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传授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善事者必先利其器,善教者必先敏其言。好的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融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良好的交流和表达,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因而作为从事一线教学多年的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堂教学语言上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探究所提炼的课堂教学成果,也值得其他教育教学工作者学习借鉴。

一、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精炼

信息技术是一门行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新:专业术语新、表达思想新、教学工具新等,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摆脱固有的语言习惯,确保语言描述的准确和表达的规范。 例如:“中央处理器”不可表达为“图形处理器”;系统操作时“剪切”不能说成“剪除”。首先处理器有多种要表达清楚,其次“剪除”是日常用语, 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 再如: 在程序编写中有“=”这个符号,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会不在意地将其读成“等于”,这样学生会误以为就是数学符号中的“=”,在编程中许多学生往往会写出 a+ 2= b、 a= b= c等一系列错误的计算表达式。其实这个符号在计算机编程的计算表达式中应为赋值号,是一个完成具有方向性的赋值操作,与数学中的等于号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应时刻注意将此符号与数学中的“=”号区分,在讲算式时不可读为“等于”,应读为什么赋值于什么变量。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因为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组织在严谨和精炼的基础上,还要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征。平时的语言习惯训练,课前的仔细组织和推敲,课上恰如其分的表达和灵活机动的使用都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教师在表达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简洁明了,观点鲜明,吐字清晰,注意重点和难点, 讲到专业术语时,要精确解释,列举实例,从而让学生不再感到晦涩难懂。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精神饱满。

二、语言形象生动,有吸引力

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时刻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那就需要教师有形象生动、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信息技术课堂有些内容晦涩难懂,理论性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学生会明显感到枯燥无味,抽象空虚,无法记忆。面对这些,教师只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来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创作的兴趣, 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工具如何插入图片背景的讲解中,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网页就是教室的地面, 而图片就如同一块瓷砖,你的瓷砖如果没有这间房间大,那么就会产生拼接的效果, 而我们的主页背景与其是同样道理,如果图片没有网页那么大,那么也会出现将图片重复拼接铺满一个页面, 然后再将实际效果演示一下,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由于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语言表达形象化、具体化了,同学们容易记住其特点。 此时可以再引导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想你的网页背景做得好看清晰一点,应该如何选择图片呢?当然有些同学会讲找图片与网页差不多大的作为背景,此时我们还要排除必须同样大的这种错觉, 可以提醒同学们,如果你的瓷砖花纹有一定规律时是不是必须要取与房间同样大小来拼接呢?我们应该看到实际情况都是用小块瓷砖来辅满地面的,然后我们取出一些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想一下会拼出什么不同的背景, 然后可以实际演示一下。

又如,在讲述“文字处理工具的使用”一课中,当讲解到图片和艺术字中的对象时,通过这样的形容可以让学生领悟到“面向对象”的特征: 整个 Word文档是一个大容器,其中容纳着各种各样对象,有图片也有艺术字, 这些“外来对象”以不同的方式与文档中的文字“友好相处”,达到美化文档的作用。 不过,它们是来自不同“加工厂”(图片处理软件、艺术字编辑器等)的“产品”。通过这样的表达,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了什么是“面向对象”,建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便于知识的内化。

三、语言跌宕起伏,节奏感强

课堂的节奏往往和语言的节奏是有关联的。变化的节奏可以舒缓学生学习的怠倦感,松弛学生的紧张情绪,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节奏的把握主要通过语速、语调和音量三个要素进行,通过调节三个要素的指标来达到把控课堂节奏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进行word教学替换这个功能时,大多数学生对于替换和全部替换搞不清楚,教师此时可以运用先抑后扬的节奏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让学生演示替换和全部替换的功能,此时教师不发声,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師提高音调和音量,提醒学生是否确定此操作正确,让学生自己有纠错的时间,语音要缓慢,从而达到强调的目的。而当学生操作成功,教师则提高语速和音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从而最终吸引全体学生的关注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语调、语速和音量的把握上,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进行,例如表扬的时候,一般我们放慢语速,提高音量;强调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高音调,放慢语速,语言内容要简洁扼要;批评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不能给学生心理造成负担,要对事不对人;在讲解非重点的时候,可以加快语速,适当提点即可,从而节约上课的时间,学生稍许领会即可。

在节奏的把握上,我们课堂上要有引入,有铺垫,缓缓提升,对于重点难点往往要放在节奏的高潮上来,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课堂难点重点的掌握,在课堂的结尾之处,还要有总结,有下一节课的铺垫,既可以引发学生下一节课的兴趣,也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加深,强化学生对知识印象。

例如,我们在讲解信息的获取这一内容时,可以和爱国之情联系起来。首先可以通过朗诵“时代楷模”王继才与妻子坚守孤岛32年的事迹来感动学生,引入课堂的学习内容。其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组进行信息的检索,搜集我国领土的演变历史,列举近代领土割让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内心澎湃和惋惜之情,明白只有国家强大,才能不受列强欺负,从反面事例来进行爱国之情的强化。通过分析和讨论具体的某个领土割让的案例来创造本节课的高潮,即用看似矛盾的辩题抛出,让学生辩论和分析其中各方利益博弈和最终的原因,学生需要提出论点时,需要在网络上搜索相应的资料,提高了学生的搜索技巧,而这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度。最后教师用扼要的语言从小组观点和搜索技巧两方面进行总结,从而达到总结反思的目的。最后教师再用钓鱼岛撞船事件,激发冲突,让学生明白领土争端时刻都在,我们要树立领土意识,发奋图强,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四、语言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程度可以反映一个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和教学智慧。幽默的教师将会是时空中的恒星,吸引着的是学生的喜爱、尊敬和佩服。幽默的表达除了肢体的配合之外,教学语言的介入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例如,在讲到图像处理时,遇到“图层”这个概念,同学都搞不清怎么回事。理论课讲得枯燥无味,許多同学们私底下正在做小动作,有点在电脑上漫无目的地操作,有的则是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正好发现有同学上课开小差,利用画图软件画了一朵花。这正是挽回学生注意力的绝佳机会。教师说,图层嘛,很简单,你看某某同学画了朵花,我们可以把利用图层这朵花戴在蒙娜丽莎的头上。学生们立马打起精神,想看看下一步怎么操作。于是教师转播该同学的电脑,展示出同学画的花,然后教师在网上找到蒙娜丽莎的图像,用Photshop抠图后,将图片贴到蒙娜丽莎的头上。同学们都非常开心,觉得这样很有趣。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又说,我这边还可以制作美颜效果,将人的皮肤制作得白白的,滑滑的,大家想不想学?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迅速地拉回学生的注意,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图片处理的学习中去,再也没有学生走神了。

幽默是教学中的有效利器,它能振奋课堂上师生的精神,沐浴课堂学习轻松的气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个性和创新的精神。师生的距离通过幽默而变得狭小,教师的魅力油然而生。

总之,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最基本的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从古到今,教师传授知识往往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因为教师要将教学言语作为一项重要技能而掌握,要善于发展语言的艺术,把握语言的节奏,注重语言的情绪脉络,不断在教学中实践、总结、反思、再实践、再总结反思。通过这种良性的发展闭环,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力,形成适合于学生的语言风格,服务于高品质需求的教学。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效率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