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椭圆竹”的创作感悟

2019-02-15 01:49刘晶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竹节椭圆竹子

刘晶莹

《椭圆竹》刘晶莹

紫砂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是手工造型艺术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凝聚的结晶,传统的紫砂制作者有着精湛的手工技艺,高超的手工艺加上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开创了紫砂艺术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史留下浓厚的一笔。紫砂作品种类繁多,形态让人赏心悦目,就连制作的过程都充满了别样的魅力。紫砂古朴素雅的材质让人着迷,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传统精神的一种承袭,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让我们的民族能够牢牢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巧夺天工的工艺技法、栩栩如生的形象,质朴无华的材质,敦厚典雅的内涵共同构筑了紫砂多元的文化特色,成就了自身丰富多彩的文化蕴含同时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纵观各行各业行业的发展,要想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要想使得自身的作品或产品能够经得住时代的考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就要不断融入更多新的想法,不断的逐日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当代紫砂行业,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已经不仅仅满足与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还更加关注的是对于生活的品质,生活品质决定文化涵养,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紫砂市场中,并且随着市场呈不断向外扩张的态势,使得紫砂的影响力在逐年增大,虽然表面上来看,这种市场的扩张还只是体现在物质层面,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紫砂,并开始使用紫砂,紫砂所产生的泛文化特性就会逐步开始显现,所以当代的紫砂艺人一方面要制作出足够满足整个市场的商品,也要能够制作出拥有足够文化影响力的艺术作品。思考如何在现有的紫砂壶塑造上更进一步就成为了每个紫砂人都应该追求的东西。

紫砂壶作为中国陶瓷一书中的瑰宝,它色不艳,质不腻,给人以美的享受,用来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差色,即使炎炎盛夏,也不轻易使茶变质,紫砂壶身的雕刻常常汇集了金石、绘画、诗词等传统的艺术,壶身的造型常常来源于生活或者结合神话传说而创造,因此观察一个紫砂壶外观,我们不难发现制作者自身的品质以及想要告诉世人怎样的道理,并且经过精心保的大紫砂壶,形体丰满,光泽靓丽。

紫砂壶从最初的日常实用器皿,成为了当下带有丰富附加价值的艺术作品,其创作的根源仍然是来自于生活,每一件优秀作品的问世,都离不开生活中的洗礼和感悟。虽然很多作品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但那是创作者不同风格的体现,仍然遵循的着古老的传统,并非是随手捏来,之所以能够展现出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是在于创作综合素养的提高。

只要是艺术造型,或多或少都有带有一种独有的韵律节奏,以竹为题材来创作紫砂壶自然也不例外,在作品“椭圆竹”当中,有意识的打破了那种传统的韵律,颠覆了一般印象中竹的形态,其标志性的创新便在于壶身壶盖壶把全是竹子的结构,在这件作品上,竹节形象逼真,仔细观察壶身的线条不尽相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一种规律,让看到它的人,在内心重构了竹的形象。这种创作手法首先是打破常规,随后是重新构建,除了需要极为大胆之外,还需要相当细致的局部刻画

通过仔细的观察壶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竹子的另一种形态,这就是眼前这件作品“椭圆竹”的创意所在,并且具有“趣味”性,在完成了身筒、流、把的塑造之后,以椭圆形作为整体造型结构,同时也是我们意识概念中对于竹子题材紫砂壶常用的“竹筒”形象,壶身以上下两节为主体,其间通过竹节连接,可以看出对于竹节观察描绘细致逼真,宛若现实中不断高攀的竹枝,也象征着节节攀升的姿态,竹耳仿佛向外生长的小枝叶,将整体与竹子完美融合,相辅相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了成百上千年,时光和岁月淘汰了无数的杂质,留给我们的是智慧和情感的精华,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也是当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紫砂艺术作为符合时代精神,表达个人创作情感的手段,首先便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指引,让人在感受到艺术的美妙同时,也传递出各种崇高的情感,这样紫砂留给世界的就不单单是一把茶壶,更是一种久远不灭的精神。

猜你喜欢
竹节椭圆竹子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竹节人”中说“趣味”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