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究

2019-02-18 11:34胡燕琴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文化

胡燕琴

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标志性事件是以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起点。随后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打造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领导,形成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合力[1]。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明确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基本原则[2]。在一系列的政策引领下,我国高校在创 新创业教育领域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大量的高校创业园、创业学院以及各种创新创业活动竞赛涌现。但是从目前看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似乎走得有点儿过于功利性,变成了“创业者教育”,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直接明显的评价指标是创业成功率,然而即使是从这个偏功利性的角度拉看,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和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3]。由此可见,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之路上,我国还有一段似乎很长的路要稳健地走。学习和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能够帮助我们在吸取西方优秀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将创新创业教育浸润式地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走“专业创新创业”之路,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 中方“天人合一”与西方“天人相分”的文化差异性

(一)中国强调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所散发出来的“天人合一”文化,使中国人从骨子里重视世间万物之间和谐的存在运行,这其间最主要的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看起来总是像一个大气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关于中国的“天人合一”文化,首先要谈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在此处,中国有句古话“听天由命”是对其很好地诠释。华夏大地地处平原辽阔的内陆,地大物博,不仅有丰富的河流大川,还有其他的物质生产资料资源等,正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中国一直以来都具备优越的农耕条件,由此而形成了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在依赖自然环境的“农耕文明”的文化背景中,使中国人极其向往安居乐业的和谐生活,从而相对缺乏敢于探索、勇于开拓、乐于进取的创新创业精神。其次,关于“天人合一”文化中第二重要的体现,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在中国文化中,我们习惯性地把自己隶属于某个组织、某个家族、某个家庭、甚至是某个人,我们不善于强调出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算不得上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合”,我们提倡中庸之道。当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中国人更倾向于把个人利益放在最末端,甚至经常性地克制和违背自己的内心想法,以此来使对方的需求得到满足,更好地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是“集体主义”的典型体现。在这种亲密关系的维护过程中,必定是需要瞻前顾后,会让很多过于独特新奇突出的东西,被困于大众齐力治好的这张关系网中,难以突破,某些程度上这也可以对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进行一个侧面的阐述。所以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必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之路,并且是基于深厚文化之源去探索。

(二)西方强调挑战征服的“天人相分”文化

与中国强调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文化不同,西方则更强调“天人相分”的文化,他们敢于冒险、勇于挑战、善于探索宇宙中的真理。同中国文化一样,这种强调挑战斗争的“天人相分”文化主要也是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首先,与中国的“农耕文明”截然不同,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化,正是因为缺乏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使西方人需要且必须向大自然和外界获取更多的物质生产资料,如自己缺乏的要想方设法从外界获取,现实没有的要自己创造出来等。因此,在这种海洋文化中,天生带有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的西方人,不断锻造了爱探索、爱冒险、爱征服的精神。其次,在人与人之间相处上,也正是因为西方强调挑战征服的“天人相分”文化,使西方人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上非常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甚至可以说西方人毕生都在追求个人的自由独立,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见到美国自由女神像时,众人都欢呼雷动。与此同时,当越强调自由独立,就越需要理性的存在,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西方形成了一种“契约文化”,这种文化不同于中国流变的“关系社会”,这种“契约文化”背后追求的就是一种不变的真理,以此来维护个人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即使是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也要遵守这种“契约文化”,只有这种“真理”的存在,才能够保障西方人的自由和独立。当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契约文化”,也受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西方人热衷于追求真理,热衷于探索神秘的自然宇宙。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校训“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也正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完美的诠释。在这种文化下,西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有些高校已经专门为创新创业教育设立了不同层次的专门学位。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西方舶来品,但却是我国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4]。创新创业教育最早并不是一个融合的概念,将它拆分就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关系研究,高晓杰、曹胜利(2007)认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目标取向和作用上是重合的,但是前者看重的是对人总体发展的教育,主要倾向的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后者注重的是如何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转化成实践操作,培养人的实践操作能力[5]。创新创业第一次以结合体的方式出现在我国是201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6]。此后,关于此主题的相关研究中,学者大多都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

最早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学者们普遍认为是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下的定义,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7]。鉴于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异同,且强调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学者恽安平(2018)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以创新为基、以创业为用、以教育为本的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活动[8]。关于对创新创业的教育的定义,已经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共识,认为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开办企业的人才,而是从趋向一个共通的特点: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中介,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国际竞争性人才。

三 文化差异下基于专业教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显著特征,直接决定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迟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自清华大学创业大赛到今天的二十年间,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绩,但创新创业教育前进的道路看起来似乎显得有点急功近利,大多数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还仅仅停留在表层,把创业是否成功看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演变成培养“创业者”或者“商人”,是为了赚取更多的个人财富。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个舶来品,我们似乎一味地追赶西方的成功,看似学会了模式、方法,但高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好比房屋的架构蓝图看似已经画好了,但其实并不符合南北房屋结构差异,忽视了当地的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此我们必须要理清定位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一是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内在目标,其中创新创业精神包括独立、自主、坚持不懈、思考、解决问题等各种自我突破提升能力。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鸦片战争之前由于自给自足,长时间都处于一个很封闭的状态,以至于大多传统的中国人都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很多人对创新创业望而却步,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另一方面是因为“学而优则仕”的仕途观和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使大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争先恐后地想要登上国家这艘大船上,对创新创业敬而远之,从“科举制”到今天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体制考试的场面和难度就能看出了。二是要以专业创业为外在目标,使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浸润式的渗透在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中国大学生在报考大学几乎就已经定下了自己的专业方向,这一点和西方的通识教育不太一样,所以专业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占据一个主要的地位,从所学专业出发,再到创业教育,会更加符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比较符合我国高校的学校制度。三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要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在21世纪的今天,技术的更新迭代能够创造出超乎人类预期的神话,高校所热衷培养出来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也是为了使他们反哺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更加利好地不断地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创业型国际人才。

四 文化差异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践

在西方,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系统,并且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西方对创新创业的研究,和研究其他学科门类一样,非常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并且为其匹配相应的高质量的师资和外界支持。甄月桥等(2017)通过对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认为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体现有三点:一是多层次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学科建制;二是具备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是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比如管理体制的多类化、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激励政策的多样性、资金保障的多渠道化、优质的“概念证明中心”(Proof of Concept Center,简称PoCC)、校企合作的互动性和完善的校友网络[9]。不仅仅是美国,英国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也同样呈现出向专业化发展的走势,刘树根(2015)在研究中发现,英国有很大一部分大学已经在本科阶段或者研究生阶段设置了创业类专业,并且不同阶段和同阶段的不同级别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0]。与此同时,闫佳祺、关晓丽(2015)进一步阐明英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选聘方面,特别重视“专才专用”;在教师队伍的培训上,英国高等学院和美国考夫曼基金会成立了“国际创业者项目”,以此来专门支持教师的培训[11]。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但背后的教育实施载体力量比较薄弱,和西方比较,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的创新创业型专业,首先这个专业是否需要开设本身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中国文化观念里,它看起来似乎就不像一个具备专业性的专业。因为在中国大学专业学科设置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在我国呈现出小、弱、杂的特征,不管是在专业师资力量还是在兼职师资队伍上,都亟待被改善优化。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基于中国现代大学的专业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对待专业之外的这种新兴素质教育的学习,普遍认为只要简单接触和了解就可以,所以这些课程大部分均为选修课,当然也有少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为全校必修课程,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并不完善,但大部分高校或多或少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些教学课程主要包括由商学院、大学创业园或创业学院等开设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短期课程、专题讲座等其他种类课程。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以深圳大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深圳大学创业园向学校申请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创业学院为开课平台,开设学分选修课程(只针对本科生)和证书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课程基本上也都是在园区内上,有些课程可能会在不同学期反复开,图1是2018-2019第二学期的课程列表。

根据图中所开设的课程列表,从好的一面来看,这些课程和传统的创业学等理论课程有很大区别,这些课程都比较和时代发展接轨,有些甚至课程名称和创业没有关系,但却又是在市场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名词。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帮助一些带有好创意点子的初创团队,同时也能辐射到其他的学生,比如一些没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但是对创业园的课程感兴趣,他们听着或许也会有一些创业的想法,或者别人有项目来找他们也可以考虑一下,这样就会产生更多的项目。但是从不足的一面来看,课程的种类还很不足,根据上过其中一些课的学生反映表明课程的质量不够,有些课听了几次学生就不想去了,其中主观方面有学生的心态就不够认真的原因,觉得这就是一门选修课,就是来随便听听,另有主观原因是这些课程老师大多数是外面企业的人员,对上课的传授方式掌握不太好,以至于课堂效果不太好,课程过于注重实践,缺乏基础理论的教学。

图1 深圳大学创业学院2018-2019第二学期课程表

五 结束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中国古代的文化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被迫打开了西方的大门,现代意义 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其实是一种舶来品,我们在借鉴学习西方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时,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发展的观念,加强重视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 进行全方位的融合,二者之间要加强联系,专业创新创业可能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并且二者应该是包含关系(如图2),此外,对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双师型教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本身,要与时俱进,提出符合时代的新要求,尤其要具备前瞻性和人工智能时代危机感。

图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谁远谁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