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19-02-18 11:34张娜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4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思政

张娜

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挖掘《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旨在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1]。

一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的目的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强的通识公共基础课,课程着眼于高职学生的毕业需求。教学对象是大二学生,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课程理论基础和应用软件操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长文档的排版、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流程图和思维导图的设计与绘制、视频处理技巧(包括素材的获得、加工、处理和美化)以及计算机数据维护和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知识内容。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计算机基础课在注重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提升计算机信息素养的同时,也旨在为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普遍呈现出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不强、知识接受慢的现状。其次,由于锐意进取的精神不足,人生目标不清晰,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未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并存在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依赖网络的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实践性环节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于是通过在实践教学案例中穿插一定的思政教育内容,学生容易接受也更受欢迎。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实践性强,课程内容面向高职学生学习、就业和生活需求,课程中包含着大量钻研精神、技术操守、责任担当、审美意识培养、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思维构建、家国情怀等隐性思政教育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需教师加以引导,便可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为此,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中实践“课程思政”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 教学过程的思政实现

(一)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在将思政教育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机衔接和融合中,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就是修订原有的教学大纲。在原有大纲基础之上,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实施过程,以及细化能体现评价德育教学成效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思政元素映射

剖析课程内容,切实强化课程特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中蕴含的钻研精神、爱国精神、责任担当、技术操守、理想情怀等思政元素,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根据课程育人侧重点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深入研讨课程标准,分析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系统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积极寻找知识点中思政元素的映射点与切入点,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相融合(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映射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映射

(三)制作新教案、新课件

依据修订后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将思政内容纳入到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里,制作出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教案、新课件。教案是教学蓝图,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计划里,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同时,充分挖掘思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制作优秀教学课件,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中,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遵循高职学生教学规律、结合课程特点和内容,可通过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榜样示范法、探索讲授法、网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2],促进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全程参与、自主探索和积极反思,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参与感与获得感。同时,授课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构建班级微信群等形式,与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继而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作出调整,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充分发挥好课程的德育功能。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案

实施和构建与“课程思政”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方案,是检验和反馈思政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考核由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新的考核方案是在原有知识和技能考核基础之上增加了思政考核要素比例。过程考核中,思政考核着重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查[3],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认真度、小组合作度、作业完成量等。课堂认真度着重考查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小组合作度着重考量学生集体观念、团结协作的相处方式;作业完成量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期末考核以机试为主,在着重考核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同时思政考核主要围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价值取向等素质进行综合性评价。

(六)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道德、文化水平以及能力素养制约着“课程思政”发挥的时效性[4]。为此,授课教师首先需要对党的理论进行深入学习与钻研,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为思政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其次,授课教师需要提高思政表述能力,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感染力与吸引力,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所传递的积极情绪与正能量。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积极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目标追求。

七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合格的社会人才不仅要全面的掌握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品质[5]。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表明,只有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学生认知特点,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用心选择教学方法、科学制定评价标准,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