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背后江苏各高校大学生对考研价值取向调查分析

2019-02-18 11:34施易傅雅菁张丽张波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4期
关键词:读研考研本科生

施易,傅雅菁,张丽,张波

一 考研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了考研大军,“考研热”逐渐成为主流。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本科生考研已达238万人次,较2017年而言增37万人次,增幅达到了18.4%。2018年度的考研报名的增加人数毋庸置疑,达到了2010年以来的峰值[4]。

当然,热潮与进步自然伴随着压力。考研人数的增加使考研竞争也愈发激烈。相关文献数据显示,2010-2018这八年间,随着考研人数急剧增加,录取人数却甚是有限,录取比例更有下降之势。

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考研,究竟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考研?

二 基本信息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有884名来自江苏各级高校的各年级在校本科生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专业涉及经管法类、文史哲类、艺术体育类、应用技术类、理工类、教育服务类、医科等。就总体数据而言,明确考研人数占比约57.58%,以大二、大三为主,近八成大一学生表示不明确自己是否考研。相对于一般的大学,生源质量突出的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对未来方向把握更明确,坚定读研并明确课题方向者占据上游。

本科期间的学习状况上,受调查人群总体水平分布较平均,但从志愿考研方面筛选后看,本科成绩偏优者占据八成,由此,本科占据学科优势的学生在考研人群 中占绝对优势。数据显示,从不同门类专业角度探究,高技术专业或特殊需求专业(如医学类)等考研比重突出,而教育服务类等基础专业相对考研需求不大,仅占65%。

由此,我们能够知晓,专业性质、自身知识水平条件等对本科生读研选择有基础性影响。

三 考研原因分析

在对于考研动机的分析中,我们设置了十个点,分别归为自发性动机、功利性社会动机与消极被动动机三类。

(一)自发性动机

1. 对专业兴趣浓厚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的专业,他们很有主见,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决心,他们往往会比一般人更有动力去进行深入学习。对他们而言,考研可能真的只是兴趣所在,当然这一类人中肯定也有一定数量的人存在功利性,有些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在考研地人群中,一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存在一定的兴趣,他们想要进行深入学习(图1)。

2. 准备读博,做学术研究

图1 专业兴趣

读博并不像研究生一样热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会有很多人去考取博士。其中包括专业课程的需要,以医学生为例,都说医学生只有“博士”和“非博士”的区别,对于医学生来说,考研似乎已经成了必须,考博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必要性。除却学科要求,还有一部分想做学术研究、大学教师或者在自己所处专业取得一定成就的学生会选择去考取博士。但是这一类人所占比例不是特别大,大部分选择考研的同学并不会选择去考取博士。

3. 重新选择专业,从事喜欢的工作

许多同学进大学之前不清楚自己的专业兴趣,采取了亲朋好友的意见或者随主流填写了自己的志愿,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他们希望通过考取研究生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一类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考研积极性,但是由于他们的本科学习阶段缺乏专业系统的训练,在考研的时候会比一般同学面临更多的问题。在这一类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读取热门专业,以此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考研中的专业冷热悬殊非常明显,有资料表明,法律、经济、金融等学科往往会成为很多考研学子的第一选择,报考人数占很大比例,而类似于考古学、历史学、哲学等专业报考者却寥寥无几。

4. 和男(女)朋友一起考研

考研中也有为了和自己的伴侣在一起而考研的情况存在,若是两人本来就是异地或者距离较远,毕业以后很难继续在一起,为了维持感情,两人会同时考研[1]。

(二)功利性动机

1. 向往名校

进入“名校”读研究生可以说是形成“考研热”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2]。很多同学会把考研视作改变命运的途径,通过考研来弥补高考未能进入理想大学的缺憾。与此同时,当今社会名校标签的现象严重。名校不仅意味着拥有更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丰厚的科研经费,也意味着一份金闪闪的学历。现在社会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高校的课程普遍呈现出“多而不精”的现象,课程内容涉及很广泛但是深度不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由此,许多本科生会选择去考研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度。

2. 提高学历,方便就业

超八成受调查者承认,考研以前途为主,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职业发展空间,以此提高自己的未来生活质量。这些学生中普通高校学生占据六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往往愿进入更高的学府求学习,原因相对功利化,同样是为了就业。

3. 寻找更好的工作

考取研究生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毕竟现在社会用人单位的“唯学历论”情况屡见不鲜,有更高的学历也能让我们在一众面试者中脱颖而出[3]。

4. 为未来寻找理想伴侣,建立高质量家庭

现在许多家庭依然秉持着门当户对的理念,当你的家庭给你介绍对象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学历也作为这一种参考。因此,许多家庭会要求自己的子女去考取研究生提升学历。

(三)消极被动动机

1. 家庭压力

大部分学生在决定是否考研的是都会咨询家里的建议,且受到亲朋好友建议的影响[8]。许多父母会给自己的子女施加压力,甚至逼迫他们去考研,他们认为让子女考取研究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到稳定且待遇好的工作,也有助于建立良好且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许多父母本身就属于高学历人才,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这一类人群中存在的普遍心理。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本身没有上过大学,他们往往会寄希望于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孩子考研,考博以此来光宗耀祖,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这一类学生往往并不存在很强烈的考研意愿,在考研的过程中他们极其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同学的家庭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去考取研究生的,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现在社会家长整体意识的提高(见图2)。

图2 家庭压力

2. 躲避社会压力

当今社会,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普遍呈现出毕业生人数远大于社会市场的需求量[5]。其次,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逐渐大众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并不高,缺乏实际经验,动手能力差,大学社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再者,现在有些大学生呈现出眼高手低的现象,他们对自身的评价不准确,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在用人单位方面也有一种不良的“唯学历论”和性别歧视,经验歧视的现象。综上种种造成了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空前,也难怪许多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不仅为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也是一种规避社会压力的方法啊。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也很符合现在大学生的考研心理现状(见图3)。

3. 从众心理

图3 躲避社会压力

有一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只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而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准备 考研,又正好不想去就业,他们就会选择和大家一起去考研。或者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考研就是为了方便就业。这一类人往往考研意志不坚定,很容易产生动摇。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类同学还不在少数,他们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身兴趣的本科生堪堪过半,而想要在研究生阶段后继续深入学术研究的高级人才更是少之甚少,不到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九成人员来自江苏顶尖名校(见图4)。

图4 从众心理

是什么因素导致当下本科生兴趣缺失如此严重?这样的兴趣条件下,国家高质量人才是否会大量流失?我们采访到了数十位学生。“前十二年忙着习题,说真的也不太想回忆更别说喜欢,我的兴趣也只可能是放松时的娱乐活动了”“现在就业那么难,什么专业工作前景好做什么咯,兴趣不能当饭吃”……诸如此类的回答轻松也揭开了现实。其实结合问卷基础信息调查中的数据,表示“会因为找到合适工作而放弃考研”的本科生竟堪堪超过了“会因考研复习过程艰难而放弃”的人数(见图5)。

图5 就业

功利性社会动机占据绝对上风的原因有二。“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兴趣被抹杀是一;第二点,大部分人在生活重压下,也就向现实低了头,不再考虑深入钻研,“工作标准够了就毕业”,这是当代青年的普遍认知,是否真正适合读研,值得深究。

那么这种“低兴趣、强动机”的读研认知,是否真正适合读研,值得深究。

被消极被动动机影响而选择考研者,确实让人遗憾。

数据显示,尽管消极考研比例仅占一到二成,这种现象的存在仍然令人担忧。其中,“不想接触社会,消极避世”而选择考研或的本科生占11%。另外,竟有超二成本科生承认,选择考研是完全受周围人影响,是不甚在意结果的盲目跟风。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如何能为本科生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们深感担忧,欲求甚解。

四 研究生读研价值建议

针对本科生考研选择困难、考研动机消极化、人生方向迷茫化,我们设置了专门针对于研究生的调查,希望研究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本科生价值、针对性较高的建议,帮助他们真正理解考研意义,明确读研目的,做出明智、负责任的选择。

(一)基本调查数据分析

研究生群体中,来自城镇和城市的研究生占了整体比例的85.25%。意料之中的,有84.28%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对研究专业方向有一定的兴趣,而有近五成受访者承认对攻读专业有较大兴趣(见图6)。

图6 研究生对专业兴趣值

针对研究生的本科成绩,重修者仅占3%,而一次通过率达到了71%(见图7)。

自认为成绩水平较高者超过八成。努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八成研究生认为自己本科阶段付出足够努力。而成功者中,努力付出的人近乎百分之百(见图8)。

图8 研究生本科阶段成绩状态

针对考研准备问题,四成的学生大二起就确定了读研目标,另有三成学生大三确立。大一起便坚定信念,或是大四才决定的占了少数(见图9)。

图9 研究生本科阶段开始决定考研时间

通过筛选数据我们发现,大二、大三确定目标者,往往在大三便开始了备考,而大四起开始复习备考的人群,出发点往往比较被动(见第二部分数据),考研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二)考研动机认可度

从兴趣角度出发,自发性动机占据基础地位。八成研究生表示,对自己研究生阶段选择的专业方向,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兴趣。而热爱专业方向,选择通过读博进一步进行科研的人员也表示,深造的出发点在于兴趣,基础在于能力。

从就业角度出发,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而选择考研的研究生占61%;类似地,想要通过读研的过程获得未来更好的职业发展者同样占据六成(见图10)。

图10 研究生读研为就业认可度

可见,研究生文凭,似乎已成了现今职场中,选择人才的一道热门门槛。而我们上文针对本科生考研动机问题调查中,功利性社会动机占比较大的现象也得到了合理解释。由此分析,由外在正当动机选择读研,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面对同样情况不甚理想的读博调查结果,与就业目的几近相对地,想要在研究生阶段后继续深入学术研究的高级人才少之甚少。研究生告诉我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考虑到几点因素。一是自身能力限制以及兴趣问题,这是研究生放弃读博的主要问题;二是年龄限制,逐渐增长的年龄提醒他们挑起家庭重担,而非继续深造;三便是就业问题,受访者表示,如今社会,研究生文凭足够能找到相对高质量工作,便也就不考虑继续求学。

而被动消极动机驱使下,不负责任地为逃避社会考研者,现研究生中仅占18%,从众考研而成功者,不到二成。根据进一步数据筛选,此类研究生普遍认为考研意义不大,或是读研难度过大力不从心。

五 相关建议

根据研究生建议及问卷数据情况,我们对考研建议进行以下整理。

首先,兴趣是前进的基础。对于对专业有极大兴趣且学习能力足够的本科生,毫无疑问,建议考研。那么相对的,针对对本科专业毫无兴趣的学生,有两条建议:一是选择直接就业。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兴趣,发掘自身特长。二是跨专业考研。这一过程一场辛苦,需要足够毅力。根据数据,跨专业考研选择者仍在少数,这警示本科生在考研选择时要量力而行,谨慎决定。这里我们采访到一位南京财经大学的优秀学长,在去年的考研中,本科就读于金融专业的他选择高难度的跨校跨专业考研,不幸落榜南京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如果你没有绝对的毅力和热爱,建议不要选择跨专业这条路。从头开始的路,成功几率很小,坚持到最后的更少”。今年的12月,在在家复习一年以后,他又将重回考研战场,这次他选择了苏州大学,“目标不要定太高,量力而行是成功的关键”,这是他给所有备考生的第二个忠告。

数据显示,绝大部分本科生处于对本科专业有一定兴趣,并且能力适中,但不愿意过多钻研,主要受功利性社会动机驱使[6]。针对这类学生,建议进行其他因素的综合考量。

其中,最主要考虑第二要义因素:专业性质。这也是这一群体关心的最主要问题。专业性质分两块,其一是专业知识门槛:如果专业研究方面确切需要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人才,那么建议主动联系本学院导师,进行备考。其二便是专业社会竞争性[7]:建议在大三上学期或更早便要开始了解专业对口单位的学历门槛,并且考虑自身实力相较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优势在何,评估就业风险度。另外,可以考虑求职、考研同时进行,这同样需要极大的毅力支持和自身主动性驱使。

另外,针对自身实力,需要有确切评估。第一点自然是,努力过后,是否有可能考上研究生;但根据研究生提出,选择考研的另一要素,绝对是考量自己在研究生阶段是否有能力跟上研究进度,得到切实提升。“考研只是一个开始,读研的三年才是主体”,一语惊醒梦中人,确实,类似于高考过后的志愿,很多人为了名校而选择,却再也没有考虑过未来四年的专业方向,乃至一辈子从事的学科方向。首先要去了解清楚研究生阶段需要有哪些课程、需要做什么,更基本的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是认定要跟随的导师。考研成功远非结局,如若空追求一个所谓“结果”,导致浪费三年,不仅耽误自己,更是对导师、竞争对手以及国校提供教学资源的不负责。

本科生也确实需要考量部分外界因素,例如教师建议、家庭建议、伴侣影响等等,但需要谨记,路是自己选择的,未来也是自己的,切不能把外界因素作为首要因素看待,否则,你现在的选择,会是你未来后悔的源头。

六 总结

以上,本团队根据自身所处情况,以及社会需要做出本课题调查,深入分析“考研热”背后的本科生心理与动机,通过对研究生的调查以及他们的切实经历,给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建议,本文数据来源真实,结果可供参考,愿帮助更多考研迷茫者脱离泥潭,走个性理智人生道路。

猜你喜欢
读研考研本科生
我的考研故事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就学类型如何影响读研计划?
——九所“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四学生的职业咨询案例报告
54岁的妈妈与女儿同校读研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