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艺术对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作用

2019-02-20 19:42孟亚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神父留白小说

孟亚红

(绍兴市稽山中学,浙江 绍兴 312000)

我们的语文教学,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当学生在阅读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类作品时,只要充分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调动想象力,就可能比较顺利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从而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品的美学价值。在《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过程中,面对那些用理性思维去“肢解”文学作品的理科生们,笔者尤其感受到了培养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呢?学会欣赏“留白”的技巧,能让文字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留白,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了使整个画面、章法更为和谐精美而有意留下空间的艺术创作手法。[1]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可以说: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文学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留白,可以让欣赏者凭借着自身的文化素养,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思考、去联想,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2]笔者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语文教学这门艺术中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效地运用“留白”之美,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建立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以及对作品达到富有个性的深刻理解都大有裨益的。

一、欣赏小说中故事情节的“留白”之美

比如小说结尾的“空白”是高明的作者运用“留余韵”的写作技法,不把一切都说出来,小说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品味和想象的空间。

《桥边的老人》一文是海明威的电报体小说、极简主义和冰山理论的很好体现。[3]但是,如何让学生从这篇作品里体会到海明威的这一写作特点呢?如若从“留白”的角度体悟情节“背后”的内容,哪一个地方是最理想的呢?一般的教参,平常的课件,对于文中的细节(如对话)进行不厌其烦的分析,详细指出其词语和句子的“言外之意”,但现在的学生其实很难真正理解战争中人们的心理的。

笔者的教学是从小说的结尾部分开始的。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的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4]。

这个结尾似乎平淡了一些。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结尾隐藏着一个大结局,也许就会明白海明威小说艺术的真谛了。

那么,这个结局是什么呢?

是老人的死亡。

在这里,笔者就引导学生思考:死亡是老人唯一的可能吗?这样的结局设计合理吗?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了这个悲剧性的结局,海明威用了三个对照映衬的环节来蓄势:

1.“我”关心的是侦察任务、政治、战争——老人关心的是“鸡毛蒜皮”的事物。

2.“我”非常清楚老人可能的危险结局——老人不清楚可能的危险结局。

3.“我”提醒老人跟随众人撤退给读者带来的期待心理——老人一次次无法行走而使读者逐渐流失的希望。

小说一开场就营造了人声嘈杂的撤退场面,但是,到小说的结尾,“那里已经看不到大车了”[4],在辽阔的未来战区里,只剩下了两个“点”——一个老人和一个“我”。悲剧正在临近。

结局的“留白”之美让学生真正的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老人的内心,读懂了《桥上的老人》正是通过隐喻手法,指出基督教世界温暖的“救赎”已经被打破,留给欧美青年的是无尽的迷惘和创伤。[5]海明威就是这样用的极简主义把文字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学生无不佩服于海明威在写作上的“减法”之美。

同样具有“留白”之美的莫过于《清兵卫与葫芦》的结局了——清兵卫的爱好被无情地扼杀了,他只好改变了他的爱好……小说至此戛然而止,笔者便利用这一“留白”引导学生去续写后面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主题内容的继续思考。

又如《半张纸》,虽然仅一千五百字,但浓缩了男主人公两年来由甜到苦、由聚到散的起伏人生,不仅如此,作者还写出了主人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在他遭遇了相识相恋、幸福新婚、丧妻失子的人生无常后,“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1]77。因为他认为他经历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1]77整篇小说就这样给了读者丰富的内容,又留给读者开阔的想象空间。在欣赏这篇小说的同时,笔者同步向学生介绍了马克·吐温的一篇微型小说《丈夫支出账单的一页》,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充实了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和小说反映的现实。

这样“留白”的小说还有很多,如《在桥边》中的“我”之后会与他暗恋的姑娘发生怎样的故事,《牲畜林》中的“朱阿”又会有怎样的未来……都值得学生去品味,去想象。我们还可以利用读本,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且好好引导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比如《罗生门》中的家将“将要到哪里去”;《河的第三条岸》中的父亲会有怎样的结局;《夜归人》中的妇人会怎么处理那一包钱……小说中的“留白”之美使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说的魅力无限、故事不断。

二、欣赏小说中人物描写的“留白”之美

高尔基说过“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应该塑造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人物形象。小说成败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能否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小说作者会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来创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虽然,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很重要,可次要人物也一样不容忽视。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驼背五少爷”“红鼻子阿义”“花白胡子”等是借人物的外部特征来取名以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畸形和病态,这些人物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像的空间,让读者印象深刻[6]。

在小说的人物设置上,《礼拜二午睡时刻》可谓恰到好处:所有的人物都在陪衬“母亲”的形象。而这些次要人物是如何陪衬主人公的呢?为何作者设计了如此多的陪衬对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以此出发作了一番探究。

最重要的是“神父”。很显然,一个炎热的午后哪怕是上帝的福音传布人,也会感到倦怠和被打搅的不快。神父应该是在明白“母亲”的身份后才感到讶异的。“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4]85这两个句子只呈现而不诠释,却是耐人寻味的地方。神父是因为自己的神职身份却对当事人有所怠慢而感愧疚,还是说自己内心里受到了“母亲”的凛然而悲痛的神情而受到感动,进而对自己有失上帝使命而感歉意?也有可能歉意来自自己顺遂了小镇上所有民众的价值判断而丧失了对罪者的宽恕的情怀?这个细节之微妙令人激赏。不过神父真正受到震动的,却是“母亲”叙述自己儿子的生活经历,说:“那时候,我每吃一口饭,都好像看到礼拜六晚上他们打我儿子的那个样子。”[4]86他说了一句含糊的话:“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9]这句话是出于对“母亲”的同情,还是对上帝意志的某种怀疑?照例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为何某些人却总是遭遇到特别的悲惨境遇?这个一瞬间的念头以两种可能的语气出来了:一个是对上帝信念的坚持——上帝是不可以预测不可以断定的,因为全能者的存在本身不容质疑;另一个是借助怀疑的语气安慰了悲痛中的“母亲”,而这个,却是一个神职人员所不能允许的。奇怪的是,可能这两层矛盾的意思,神父都有。这是神父从心灵上向“母亲”倾斜的关键一句。而最后神父对“母亲”的关切和容纳,就都可以理解了。

还有一类人物值得关注,那就是小镇上的人群。作为未出场的人物,他们构成了小镇的价值判断的主体,恰如鲁迅所描写的鲁镇上的人们一样,只要有人群的地方,“群众”经常扮演着道德杀人的角色。从霍桑的《红字》到《悲惨世界》里冉阿让路过的主教大人所在的小镇,莫不如此。马尔克斯的南美洲一无例外,这些人构成了“小偷母亲”和“神父”的对立面。有趣的是,“母亲”毅然决定迎着群众的目光走出去,神父出于关切而期望母亲迟一些再走。将神父不得不考虑传统道德判断的压力和内心对母亲的怜悯与宽恕这点小小的张力,又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需要考虑的一个人是“小姑娘”。从结构上看,小姑娘在小说的前半段有鲜活的描写,到了小说高潮的时候反而淡泊下去了。这个人物的设置,又是缘于什么原因呢?事实上,这个人物并非闲笔,在火车上,我们看到的小姑娘少不更事,天真浪漫,对于她而言,她并不完全理解这趟旅程的意义,死亡和悲哀没有太多地注入到这个人物身上。她从另一个与成年人完全不同的角度陪衬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人物形象。她的单纯衬托了成年世界的复杂与沉重,她的天真如同音乐对位关系般,映衬出主人公的丰富性。

这篇小说是马尔克斯自认最得意的小说,但一点也没有奇幻的色彩,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篇章。学生对此不免会有一些疑惑。正是通过解读次要人物“背后的故事”,学生们很好的领悟到本文实际上是非常注重细节和结构处理的文本,每处文字都无法忽略,全部力量凝聚在最后的一句话“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这强烈的“留白”无疑让学生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留白”之处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去探讨《罗生门》中的老婆子的设计意图;也可以去想象《情书》中两个藤井树的学生生涯,还可以把《苦恼》中的姚纳与素芭对比一下……通过这样的“补白”,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延续到课外,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欣赏小说中思想感情的“留白”之美

在很多小说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常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让读者去发挥想象,自行去体会文中包涵的深刻思想和深邃情感。[4]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作品中有言外之意的语句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感受到作品中包涵着的主题思想。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提倡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在泰戈尔《素芭》的结尾,学生读出了2个结局:一类学生觉得素芭还是幸运的,因为她的丈夫会了解她,关心她;另一类学生理解为她的丈夫嫌弃素芭是一个哑女,所以又娶了一个别的女人,这样一来素芭的生活将永远进入无声的黑暗。2个不同的结局,意味着2种不同的情感。

虽然教参中、辅导书中都支持第二种观点,但笔者更想听听第一种理解的理由。

学生说:“文章最后一个部分写道‘看到姑娘哭得像泪人儿似的,新郎倌就觉得,她有颗善良的心,她因要离开父母而感到内心难过哭泣不停。他心里琢磨,今天那颗心想到将与父母离别而痛苦不堪,那么明儿对我也会如此的。’[4]59这说明新郎在相亲的时候认为素芭是一个善良的姑娘,那么在婚后他也可以想到‘这真是一个可怜的女孩啊,离乡背井嫁给了我,我应该用心去倾听她那大眼睛力说的话’[4]59呢?在文末,作者写道‘除了心灵探索者,谁也不会去倾听那种无声的哭泣。’[4]59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她的丈夫愿意成为这样的‘心灵探索者’呢?我认为同样善良的他在发现素芭比别的健康的女孩更可怜,更需要关爱之后,‘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4]59,终于重新认识了素芭,认真地聆听了素芭丰富的内心之声,重新接纳了她。”

可见,泰戈尔的结局写得很成功,他可能正是要写出这种“多向理解”的结局,让读者去揣度。也许印度的读者需要的是悲剧,因为悲剧的结局更有批判力度。而我们的学生更需要喜剧的结局,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正能量,需要看到希望。高考都要求学生的作文能体现积极向上、阳光明朗的精神面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让学生相信,希望在人间,风雨过后会有彩虹,再艰难的现状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都是可以得到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素芭的悲剧结尾是符合印度社会男尊女卑的现状的,但作者泰戈尔更希望让读者们看到这个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和温暖。

此外,领会《山羊兹拉特》中阿隆一家人与兹拉特的感情发展变化,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人格的境界。还有芥川龙之介的《橘子》也可以利用思想感情的“留白”之美,以“我”的三次感情变化为阅读的切入点,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作者创作的对比技巧,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让人能在世俗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温暖。

当然,好的小说中的“留白”之美又是不会分的这么细致,在欣赏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老师,就是要帮助学生能以一颗敏感的心,去仔细聆听作者或者人物的心声,那样我们一定会发现故事背后的无限内涵。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留白”之美不仅有助于教师打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并学会用自已积累的知识和独特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去“补白”,去跟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

猜你喜欢
神父留白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摔跟头
祈 祷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