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动物实验灸疗器的设计

2019-02-22 10:01吴瑞娜高守媛王萌萌王旭洋傅文刘苏瑞张淑君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灸法艾灸中医药

吴瑞娜,高守媛,王萌萌,王旭洋,傅文,刘苏瑞,张淑君



便捷式动物实验灸疗器的设计

吴瑞娜1,高守媛1,王萌萌1,王旭洋1,傅文1,刘苏瑞1,张淑君2

(1.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 450000)

灸法;针灸器械;动物实验灸疗器;艾灸;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艾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及人类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1-2]。近年来,灸法因其强身保健,未病先防的独特疗效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青睐。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再次关注灸法的作用机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灸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3]。艾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外治温热疗法之一[4],也是一种“内病外治”特有的治疗方法。目前,艾灸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具有通经络、散寒湿、活气血、抗外邪等作用。《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现代研究显示,艾灸通过调节中枢神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以达到增强体液、细胞免疫,改善人体微循环,维持内分泌的作用[5-7]。从西医学角度分析艾灸不仅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调节机体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也具有镇痛、抗炎作用。正如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艾灸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抗炎镇痛之目的,因此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满意疗效[8-10]。宋小鸽等[11]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研究结果跖围明显减少,提示艾灸可减轻炎性肿胀,从而提高免疫功能。郭佳等[12]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手术前3 d,连续艾灸大鼠足三里、曲池,发现艾灸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0.01),降低自由基(<0.01),减少周围血白细胞数量(<0.01),结果显示,艾灸可预防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性反应,有保护神经元作用。因此,探索艾灸的作用及其机制,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由于手持艾条不能准确把握施灸距离,影响实验效果,操作繁琐,耗时耗力,可控性欠佳。团队人员在进行动物实验艾灸时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设计出一种便捷的动物实验灸疗器(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72004916 8.0),有效解决当前艾灸实验操作繁琐、耗时、稳定性差的问题,使实验过程中艾灸操作简单化、便捷化、高效化,为2017年新课题的立项打下坚实基础。本装置经过实验,结果发现既省力又省时,而且操作简单、可控性好,且价格低廉,实验结果精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实验灸疗器具体实施方法作详细说明。

1 设计理念

本艾灸器参考图1简述其设计理念与结构装置。本实用新型实验灸疗器包括艾灸筒1、固定绷带7和实验台9,艾灸筒1为横向的空心圆柱体,艾灸筒1的两端圆心处均开有排烟孔2,艾灸筒1的顶部开有固定孔3,艾条6经固定孔3插入艾灸筒1内,艾灸筒1的底部有长方形镂空的艾灸区4,艾灸区4上部的艾灸筒1内侧壁上开有两个对称的卡槽8,安全网5经卡槽8装在艾灸筒1内,艾灸筒1的外部的两端上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实验动物的两条固定绷带7,两端与实验台9的底座相连,固定绷带7上装有可调节松紧的卡扣7-1。

图1 便捷式动物实验灸疗器整体结构图和截面图

2 装置特点

本动物实验灸疗器特征在于,所述的艾灸筒1可选用长度适中的空心竹子制作,既方便又环保。所述的固定孔3至少有一个,且可根据需求开有多个,其直径与艾条6直径相配应为0.5 cm。所述的安全网5为由透热不漏灰的细密铁丝网制成的长方形,其长度与艾灸筒1的长度相当,其宽度小于艾灸筒1纵截面的直径且大于艾灸区4的宽度。所述的实验台9为长15 cm宽5 cm的长方形,用以固定实验动物。

3 操作使用

本动物实验灸疗器使用时,将实验动物俯卧放置在实验台上,后将艾灸筒的艾灸区放在实验动物的承疗区,由固定绷带将实验动物固定好,用卡扣调节固定绷带松紧度,最后将点燃的艾条插进固定孔内,调整好施灸距离后即可开始实验,实验时操作人员可根据艾条的燃烧速度适当调整施灸距离,燃尽的艾灰落在安全网上不致烫伤动物,排烟孔可调节艾灸筒内温度,不致动物产生躁动。如图2。

图2 实际动物艾灸实验整体图

4 小结

本动物实验灸疗器,其结构简单,理念新颖,操作安全,省时省力,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且价格低廉,可控性强,是艾灸实验器材的一大创新。为动物实验艾灸操作的精准化、便捷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艾灸实验器材的一大创新。团队人员经过多次实验操作,此艾灸装置均收到良好的实验结果。如果灸疗器能投放市场,将会推动中医外治法的发展,为医学界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实用新型动物实验灸疗器值得应用。

[1] 姚瑞红.艾灸抗衰老的理论浅探[J].中国民间疗法,2008,(12):47.

[2] 王晨,袁梦琪,国文豪,等.绿色养生疗法艾灸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 (3):138-140.

[3] 梁玉磊,孙彦辉,孙永辉,等.艾灸实验用鼠盒的设计及使用[J].针刺研究,2011,36(3):224.

[4] 黄畅,刘钧天,刘耀萌,等.艾条灸源流发展及应用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4218-4220.

[5] 沈小雨,齐丹丹,周瑾.艾灸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5,43(1):73-77.

[6] 苏李,李亮,杨金生,等.艾灸对机体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101-103.

[7] 詹振吉,王健.艾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J].中医学报,2016,31(3):449-452.

[8] 蔡荣林,胡玲,宋小鸽,等.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4): 427-429.

[9] 何悦硕,梁维超.麦粒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49-450.

[10] 钟峰,胡玲,罗磊.近5年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概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2):79- 80.

[11] 宋小鸽,唐照亮,侯正明,等.艾灸对实验性炎症大鼠抗炎作用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2):31-32.

[12] 郭佳,王磊,张莉,等.艾灸预防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6): 358-360.

2018-06-30

河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5A360040);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7ZY2024)

吴瑞娜(1990—),女,2016级硕士生,Email:2187462018@qq.com

张淑君(1961—),女,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1005-0957(2019)02-0243-02

R245.81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9.02.0243

猜你喜欢
灸法艾灸中医药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艾灸保健知多少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夏天怎么做艾灸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瘢痕灸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