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信用之城”整装再出发

2019-02-23 08:57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区委书记章曦
中国信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嘉定嘉定区诚信

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区委书记 章曦

上海嘉定,古有“教化之城”的美誉,今有科学卫星城、全国文明城区的殊荣。当前,嘉定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上海市委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让嘉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全力构建“经济有体量又有质量、城市有颜值又有温度、社会充满生机又和谐有序”的创新活力之城。推进过程中,始终把诚信作为城市立身之本,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各项信用工作全面扎实有效推进,去年12月入围国家发改委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城区)评审候选名单。

以更高站位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近年来,嘉定全面贯彻中央、上海市委关于信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城区)有了良好开端,为区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诚信保障。面向新时代,对标中央、上海市委的新要求,对照创建工作的更高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抬升标杆、抬高站位,增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方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推动在嘉定落地生根。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多次强调这个问题。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7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推进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上海社会信用条例》,为全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这些都为我们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嘉定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另一方面,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嘉定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擦亮“诚信嘉定”名片。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前提和基础就是社会信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必须强化企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论是更彻底地放、还是更科学地管、或是更精准地服,都需要以政务诚信为前提、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实现有效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确保市场规范有序运行,坚决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创造区域高品质生活,良好诚信环境是应有之义。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信用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良好的个人信用已成为了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需要推动信用工作向生活领域延伸拓展,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促进互信,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更实举措高质量做好创建工作

今年3月,嘉定将迎来国家发改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城区)的最终评审和验收,这是对3年来各项创建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社会信用建设工作成果的一次全方位展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既要确保创建成功,又要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

始终坚持“三个导向”,补齐短板弱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对标创建标准要求,梳理查找问题不足,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比如,针对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联合惩戒、信用监管和信用修复等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科学做法,做到尽快弥补差距。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持续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工作,摸清企业、群众在社会信用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用为民、为企服务的作用。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坚持信用便企惠民,在政府、市场、行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大力推进信用应用,不断拓展应用的深度、广度和厚度。目前正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为信用便企惠民的重要平台,通过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举措,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诚信带来的便利。

不断深化“三项机制”,放大诚信价值。一是完善信用信息归集机制。按照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编制要求,进一步整理归集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获取的社会信用信息,围绕“双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和“三清单”(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尽快形成全面覆盖、深度融合的社会信用信息大数据资源。二是深化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深化信用数据开放共享和分析应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事中事后监管、城市网格化管理等平台的深度融合,为政府科学决策、企业精准服务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撑。三是健全联合激励惩戒机制。按照上海市关于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的要求,完善区级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红黑名单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现失信惩戒案例和守信激励案例常态化定期推送和依法依规集中公示,扩大示范效应。同时,积极探索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各类信用主体的信用记录,使信用工作更好地贯穿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做强做优“三大特色”,打造诚信品牌。一是突出嘉定产业特色。嘉定是产业大区,各类市场经济主体近20万,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通过搭建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给企业信用画像,并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引导金融资本更大力度支持守信民营企业发展,2018年该做法获评上海十大政府优秀信用案例。2017年以来平台与31家银行开展合作,汇聚89种金融产品;已对73家企业进行放贷近6亿元,其中70%以上为信用类贷款。同时,围绕嘉定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将社会信用嵌入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科技交易等领域,更好助推企业创新创业。二是突出长三角融合特色。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围绕嘉定与温州以及嘉昆太跨区域信用合作建设,积极构建四地信用平台和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制定四地互认的红黑名单认定和退出制度,推动环保、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旅游等重点领域的跨区域联动奖惩。三是突出民生保障特色。把社区信用建设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大力加强居民诚信、社区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发动居民共同参与制定社区信用公约,营造诚信氛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019年1月11日,嘉定区召开2019年全区信用工作推进会暨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会议

以更有力保障推动各项信用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着力把信用体系织成一张网,更好发挥整体性、系统性成效。

在强化合力上下更大功夫。组织架构方面,2015年建立嘉定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去年调整工作机制,成员单位数量由36家调整扩充至50家,构建了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接下来继续强化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组织、推进、协调、督促等职责,推动各成员单位将诚信工作和部门职责相结合,有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嘉定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嘉定区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区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召开联席会议,部署安排年度重点任务,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在强化宣传引导上下更大功夫。推动全社会守信。多途径、多方位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信用知识、宣传诚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让信用意识深入人心,形成社会重信用、人人守信用的良好社会风气。推动全方位用信。在公共与市场信息共享、加强行业监管、开展信用惠民以及大数据信用应用等方面,更好推动信用需求的释放,加强与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借助市场力量不断提升信用工作成效。

做好信用工作,功在当前、利在长远。我们将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嘉定打造创新活力之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优质信用环境,奋力开创新时代嘉定改革发展新辉煌。

(本栏目图片均由嘉定区发改委提供)

猜你喜欢
嘉定嘉定区诚信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让“大拇指”为少先队点赞——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赏识教育理念下的少先队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重要引擎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