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非遗文化共融发展分析

2019-02-25 13:03
人文天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佛山文化遗产物质

余 琳

旅游属于综合性的产业,对区域经济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然而,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旅游的有效供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人们不断增进的精神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努力推动“旅游+”模式,改变旅游原来的供给侧结构,创新旅游发展功能,增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提升文化内涵、增加创意产品以及体验产品,进一步发展融合新业态。

一、旅游与非遗文化共融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多元空间

作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指标——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为38.0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44万亿元,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长10%和12%。其中90%以上的游客参与了文化体验活动,而体验停留时间在2天以上的游客达到78.3%。由此可见,人们已把文化旅游体验作为生活的调节器,希望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应该巩固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把旅游行业打造成提升文化自信、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多元空间,也使旅游业能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旅游是人们一种高级的精神审美享受,只有亲自参与旅游活动,才能真正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旅游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等特点,因此,旅游活动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展示、互动与传播空间,人们可通过多渠道去接触传统民俗文化,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与文化自信,也让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更加辉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赋予旅游产业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反映,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广大劳动人民用双手创造出来的作品,其发端民间,源自生活,具有原生态的亲民基因。因此,其生命要获得延续,就必须回归生活。丰富多彩而又深具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旅游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可观赏性、可体验性更使旅游活动充满活力,是大众所追求的活动方式。如何唤醒大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感,激发他们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内生动力,是我们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为了使旅游载体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休闲生活及审美的需求,充分满足人们对传统与时尚结合的需求,我们应该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新空间,在发展中创新,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之趣、生活之需。

(三)旅游与非遗共融发展,相得益彰

旅游者都希望通过旅游活动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增长见识、增加乐趣,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精神食粮。正如陈新文所言:“非遗不能简单拘束于原汁原味,它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与现代产品相结合。”毋容置疑,将非遗融入生活,为生活增添情趣,让人们心灵得到美好的享受,是未来的发展趋向。旅游则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载体,只有通过旅游活动才可以让广大民众近距离地直面非遗文化,直接触摸和感悟非遗的魅力。

旅游与非遗共融发展,既能把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的存量激活,丰富旅游供给,又能使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因此,努力实现旅游的新业态发展,是全面提升区域品牌形象的关键。

二、案例:千年古城——佛山,文旅共融,魅力永恒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

佛山历史悠久,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十分繁荣,是岭南文明的发源地、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作为千年古城及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佛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数据显示,佛山现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如表1所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8项、市级非遗项目101项,其中有6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1 佛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山非遗文化是根植于本土民间信仰和风俗礼仪的民间传统文化。它记载了佛山本土的传统民俗,充分展现了当地民众对喜庆吉祥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为深层次、多维度地展现区域特色文化提供了可能。

(二)佛山旅游与非遗发展问题

佛山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一直以来主要呈现旅游、文化双轨各自发展的状态。目前,佛山的旅游与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1.佛山旅游的重要发展地位未能凸显

一直以来,佛山主要是“工业立市”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旅游的发展,没有政策的扶持、缺乏经费的投入和整体的规划,旅游产业基本处于一个游离发展状态。而佛山的旅游资源规模小、知名度低,缺乏大型的山川、文物古迹等资源,大部分的旅游产品主要处于纯观光状态,体验性、互动性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旅游者的外向性活动高。据统计,2017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仅为709.66亿元,增长13.6%,较之2016年的14.36%增幅,已经出现减缓现象,接待过夜旅游者1497.82万人次,只占10.9%。可见,佛山旅游的重要地位在佛山国民经济发展中未能凸显。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未能得到充分的响应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民间,有着浓厚乡土气息,深具地方特色,在丰富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上作用巨大。但是由于宣传教育的不到位,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触不多,他们无法认识和了解其特质,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历史和文化精髓,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佛山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还面临着人才困境、体制机制困境和行业困境。

3.佛山旅游文化融合缺乏科学定位

由于佛山的旅游与非遗文化的双轨式发展,尤其是非遗文化行业内部较为封闭,缺乏和其他行业的主动交流,导致了管理方面的被动局面。而政府在佛山旅游文化融合中角色的缺失,使佛山旅游文化的融合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缺乏科学定位。对外未能加强差异化战略部署,资源优势无法凸显;对内缺少对自身资源的充分整理和开发,未能明确旅游文化的支柱性、战略性和新兴性特点,因此也就无法获取相应的政策扶持。

(三)旅游与非遗融合的发展措施

江金波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机制框架———以佛山陶瓷工业旅游为例》一文中指出,旅游需求的提高为旅游文化的融合注入了根本动力,旅游资源观的改变助推旅游文化的融合。在旅游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升华,这就是旅游与非遗共融的魅力所在。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美术、技艺、民俗、音乐与舞蹈等形式进行呈现,参与体验性很强。如何挖掘佛山非遗文化的底蕴,填补传统旅游内容的空白,破解旅游活动同质化,促进佛山全域旅游的发展,正是我们需要探究的内容。事实证明,只有真正促进旅游与非遗的融合,建立对“根”的寻找,才能让人们能循着历史的陈迹去领略和感悟佛山古镇那份文化风情和历史印记,充分体现佛山非遗文化的欣赏价值,找回自己文化上的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1.广泛利用新技术,创设佛山“旅游+非遗”新产品

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助推器,是有效驱动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外力技术。旅游业集结着高密度信息,与大数据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耦合性。发达的现代互联网技术,是传统旅游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

新信息时代,游客的需求呈现个性化趋势。而佛山非遗文化类型繁多,产品结构复杂,为了更好地活化民俗传统文化工艺,精准对接旅游市场的各类人群,我们必须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

通过建立佛山非遗文化云平台,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出游客的需求热点,顺应创新趋势,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非遗”方案,有层次地做好产品创新研发,开发出有实用价值的“旅游+非遗”产品。同时,应重视佛山“旅游+非遗”品牌效应,推出系列产品,进而扩大中端旅游市场产品的占有率。

2.创设非遗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佛山有礼”畅购工程

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企业保持活力与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旅游产品主要构成部分的旅游线路,则是联系各区域旅游主、客体的纽带,对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者的文化体验等都有重要意义。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广。要让游客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区域传统文化,就必须整合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旅游线路的创新设计,突出非遗文化的个性特点,发展特色文旅体验游。

同时,在活化粤剧、陶艺、醒狮、龙舟、武术、秋色、剪纸等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创意手法,挖掘一批具有佛山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从而创新佛山特色旅游手信。并通过特色旅游纪念品品牌的联盟,推动“佛山有礼”品牌以直营或加盟形式进驻4A级以上景区,打造“佛山有礼”畅购工程。

3.建设特色文化街区,打造文化旅游体验中心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镇,佛山街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祖庙—岭南天地、梁园片区、广东粤剧博物馆、南风古灶、石湾美术陶瓷厂、北纬23°艺术空间等老城区域,它们的特色就是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是开展文化体验的最佳场所。通过商业街区休闲环境、休闲旅游基础配套的整治,结合历史文化、民俗工艺、休闲娱乐和周边景观等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同时,以文化节、艺术节及竞赛为载体进行文旅活动的整合,进一步活化展示粤剧曲艺、石湾陶艺、醒狮武术、龙舟竞渡、秋色巡游、剪纸技艺、彩灯扎作、木版年画等佛山民间技艺。

完善咨询中心、导览标识和游览导视系统。融合时尚娱乐、商旅休闲、文化体验的特色旅游街区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甚至可以参与到非遗表演、艺术品的制作当中,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确立文化自信。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良性发展,旅游业也转向优质旅游方向发展,因此,旅游属性需要进行重新审视,旅游质量的提高应该得到关注。从需求来看,为了满足新时代对精神生活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和水平;从供给来看,为了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提高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旅游业必须立足于游客的感官体验、身体体验、情感体验、精神体验、心灵体验等,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活化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使游客能获得更多的旅游价值。

佛山非遗文化传承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果通过政府搭桥、旅游开路的方式,联手合力开发佛山非遗文化品牌,把佛山非遗文化与技艺的展演纳入旅游线路中,打造集生产、观光旅游和体验教育于一体的创意民间艺术中心,使景区更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让游客通过观赏、体验以及购物等方式,更乐意去接受佛山非遗文化。并通过提高佛山非遗文化的附加值,达到增强传统文化发展目的的同时,延长旅游的产业链,使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擦亮佛山旅游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佛山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与文化遗产相遇
佛山瑞光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