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分析角度浅释人性化医疗构建

2019-02-25 16:43张锦英
医学与哲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医患人性化人性

张锦英

伴随医学的辉煌成就,现代医学也面临技术与资本主体化的双重挑战,因此,构建人性化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践行人性化医疗必然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了解人性概念、解读其属性特征,从而根据人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当今医疗的人性化实践中还有很多难题和困境,但发展是必然的,困难是暂时的,需要全社会各层次人员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人性化医疗构建。

1 人性的剖析与医学的人性

1.1 人性概念及其属性特征

人性探讨必然以人的本质为前提,所谓人性即人的属性,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多重属性。所有社会、自然以及医疗问题都取决于人们对人性的见解和设定。历史表明,人们如何适应环境和生存,如何选择价值系统,以及如何构建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体系,实质上与如何认识人性和认知自觉程度相一致。根据马克思对人性的解读,人性问题可以还原为三个层次:人性的自然属性即人的本真活动,人性的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人性的精神属性即人的需要[1]。当今,人性化医疗活动也就是要满足人的医疗需求,而如何满足医疗需求是卫生服务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自然属性是构成人性系统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层面,但自然属性并不能代表人的全部属性,因为人的活动是与自然环境、政治社会及道德习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性并非自然性,而是人的理性[2]。但人的理性是在社会历史进化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或者说,是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的属性。虽然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属性,但是不能否认,人本身也是动物,只不过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每个人的理性边际都是寻求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其动力源于人的自然属性,而要实现对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就要有普遍的利益边际。因此,每个人的个体理性最终形成整个社会的公共理性,对人而言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霍布斯人性观认为,作为人的“人性”就是公共理性,基本内容概括为和平共处、公平正义、履约守信、宽容和顺、平等互重、谦虚谨慎、大公无私等[3]。

1.2 人性的善恶与人的医疗需求

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有很多争议,包括人性善、人性恶,既善既恶、无善无恶等诸多思想,如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不以善恶论人性等,对此不做探究。一般认为,人的行为与动机是有善恶之分的,但却又常常是善恶难辨的。董仲舒的人性论中,“性”属于天生性质,人天生的性质之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恶的成分,必须经过后天的教化而弃恶从善[4]。就“自私”而言,自私是人类社会本性之一,可以说没有自私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形成。但自私并不能分为善或恶,人们不反对自私自利,但是损人而利己却被世人所唾弃。现代医疗也是一样,当今很多医疗技术是面对未来的,其最终对人类的善恶结果也是难以预测的,但一般为了治好疾病而寻求技术是善举,而为了自身利益去过度治疗就背离人性宗旨,但问题是,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善举”与“恶意”常常也是界限不清。

人对医疗的需求与人的属性密切相关。人性的自然属性需求:(1)人的生理层面,人总是要求拥有健康和快乐而不是疾病和痛苦;(2)人的心理层面,人总是要求得到尊重和关爱而不是歧视和欺骗;(3)人的心灵层面,人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生活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或在病床上终了生命。人的社会属性要求:(1)人要对自身行为后果进行考虑并为其负责;(2)人要对自己长远目标进行考虑,不能仅限于眼前利益;(3)人要对人生的价值进行考虑,让人生更有意义。因此,只有了解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理性处理错综复杂的医患关系,才能正确引导和管理医务人员的行为和动机,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需求,制定有效的人性化医疗的管理目标。

1.3 狼性、人性与医疗环境

人的认知、情感、心理等活动与动物一样具有非主体性,都遵循机械性运动规则,只是人的运动更复杂和更精细一点。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名言“人对人是狼”描述了自然状态下的人性,人之“狼性”体现为欲望及其相关状态,人在“狼性”驱动下可“自由”运动,肆无忌惮地相互碰撞,展现出攻击性、吞噬性和毁灭性,即相互攻击以掠夺和享用财富;欲望永无休止地吞噬财富,形成“弱肉强食”的存在状态;最后在相互攻击和吞噬中导致两败俱伤,直至同归于尽。尽管狼具有不畏艰险的拼搏精神,但人之“狼性”带来的绝对“自由”仍是趋于无限的恶自由。因此,使人能成为“人”并具有自由的是人的“理性”,而不是狼性。理性一方面作为追求主体欲望的工具,另一方面出于自我保存也会控制欲望的不知足性。因此,整个人类将公共理性视为人之人性的属性所在。也可以说,公共理性是人类的外显属性,追求自身利益则是人类内藏的自然属性。

在以竞争为驱动的现代社会中,医学这个曾经神圣的领地也变成经济掠夺的战场,医学这个最后一个没有经济开发的领域也变成人们抢夺的猎物。技术自主化让医学手段与目的发生换位,医学资本化让经济成为医疗的主线,医院之间竞争的是多少亿的收入,更是希望医院的患者越多越好。然而,医疗领域中这种“狼性”盛行,导致的是人性缺失,过度医疗愈演愈烈并不断扩展,医患关系变得日趋紧张并逐渐走向冲突。狼性和人性都是人的属性,只是二者哪个更多一点,我们不反对技术成为医学主体,但不能主体化;医学同样需要资本,但不能资本化;医学走向市场,但不能市场化。医疗活动务必要掌握人性化的根本尺度,因为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人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人自己,如果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上,我们可以为人类的福祉去开发各种资源,而最不应该作为经济开发的领地之一就是人类自己的身体,否则就如一个吃自己尾巴的蛇,吃尽了营养也毁灭了自己。

2 医疗人性化需求与人性化医疗困境

2.1 人性化需求与人性化现状

医学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人性为基础的学科,其目的是帮助人类抵御疾病和消除疼痛,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人性关怀。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走向临技医学,技术成为医学的主体,尤其在医学资本的联合作用下,医学人文精神日趋衰落,致使本应和谐的医患关系变得矛盾和冲突,因此构建人性化的医疗也是社会公众对医学的最大期盼。所谓人性化的医疗,就是用医生的仁爱之心,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维护健康,并为其提供尽可能好、尽可能周全、尊重生命尊严的、低成本的医疗服务,表现出医生对患者的强烈责任感。推进人性化医疗构建,首先就是要向医学技术注入医学人文精神[5],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让技术的发展围绕患者的需求而展开,这些技术不仅仅是医疗技术,也包括人文、伦理、心理与社会学等方面的广义技术。

医疗的人性化是很多学者的共同呼声和广大民众的共同愿望,但人性化医疗现实并不乐观。2013年7月,全国12位著名临床专家签署的“促进医学人性化的十点倡议”中指出,当前医学存在人性不足的七个方面:(1)如何对待疾病与病人、如何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爱与呵护生命;(2)如何为病人提供最适宜医疗、不滥用高新技术、不搞过度医疗;(3)如何完善诊疗技术,避免对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扶植机体的自组、自控、自增的自然力;(4)如何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供低成本的服务;(5)如何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做好照料、减少病人疼痛和痛苦;(6)如何做好病人沟通,尊重病人自主权、倾听病人诉求;(7)如何更好遵守医疗法规和道德规范[6]。

2.2 人性化医疗的难题与困境

技术与资本是现代医学的两大主体,伴随现代技术的辉煌,也引发了现代医学的危机,其主要问题指向过度医疗干预和由此带来医学人文衰落,而这些问题常常是以集体无意识形式表现出来[7],人性化医疗仍面临技术选择难题与资本道德困境。首先,技术的善恶不好界定,尤其是很多技术是面对未来的,如基因工程、人工胚胎、克隆技术等,其最终后果的善恶可能需要几十年后去证实。同样对高新技术的选择问题,虽然常规技术有效,但给患者选择高新技术也不能定为错误。其次,就是医学资本化运行,而资本的目标就是利润,资本运行逻辑就是局部有秩序而整体无规则,其结果就是干扰医疗的公平性与可及性。虽然盈利已成为各大医院的经营目标,但迄今为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开声称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属于资本行列。在现代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道德选择也具有多种可能性,人们已很难有一个精准的、确定性的价值标准,这些冲突性难题也是人性化医疗活动中最常见的道德困境。

医学领域的集体无意识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一道难题。面对当今医疗中的各种负面结果,整个医疗系统仍显得很平静,甚至不以为然。如过度医疗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状态并非是某些医生或某些医院的个体行为,而是覆盖了整个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这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无意识和有组织的不负责任[8]。尽管很多医生在兢兢业业地为患者服务、很多人性化医疗“试点”在不断涌现、医疗改革的“法令”也不断出台,但人性化医疗改革的成效仍不显著,民众的医疗负担仍不断增加。例如,国家医改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大医院门诊量、减少住院病床以及降低医疗费用,但是几乎所有大医院都在努力应对医改“挑战”,以保持其患者不减少和经济收入不下降。可见,要从根本上改变当今整个医疗系统的非人性化现象并非易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医学务必要认识集体无意识对技术与资本的影响,不断构建正向集体无意识,弘扬医学仁学精神,推进医学人性化发展。

2.3 双向度人性化与医患关系

人性化医疗应该是医患双向的,不仅需要医生对患者给予人性化关怀,同样也应该包括对医务人员的关怀,从而构建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和谐医患关系。由于医学人文衰落导致医患冲突加剧,致使医学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从《侵权责任法》到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任何疏忽都可能会带来牢狱之灾,虽然这对医疗领域具有监督作用,但在医生内心也形成不可规避的巨大压力,让医疗工作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由于医院及医生常常成为社会和媒体的攻击目标,医学的神圣感在人们心中逐渐暗淡了,这也是医疗信任度缺失的原因之一,患者生病时都希望看医生,而就医时又都带有戒备心理。可见,医患双方均存在相互防范的心理状态,而如何调整医患关系将是人性化医疗构建的主攻任务。

迄今为止,相关法规或条例均未对医患关系给予明确规定,实践中也容易引发各种误解。从人性分析角度讲,患者对医生的总体心态还是具有依赖性的,在治疗疾病的问题上,医生因具有专业优势而位居医疗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医疗领域的诸多负面效应,患者也担心过度医疗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从而呈现一种希望与恐惧并存的心理状态。虽然患者也具有人的各种属性,但没有哪个患者为了敲诈医生而拿自己的身体来医院“碰瓷”,就医是为了治病,只要医疗结果满意,多花一点钱也默认了。然而,一旦出现医疗问题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患者的人之“狼性”也会被激发出来,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发起“攻击”,从而形成医患冲突。因此,构建人性化医疗决不能将医患双方的利益割裂开来,不仅要保护患者人身利益,也要考量对医生群体的人性化关怀,医疗有赖于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将双方对立或过度强调一方的权益必然使医疗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3 人性化医疗的践行路径与措施探索

3.1 人文与技术结合是人性化医疗的基本方向

人文与技术结合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根本路径,是医学仁心仁术的具体体现。面对当今医学人文滑坡的状况,向技术注入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向技术中注入人文呢?显然,人性化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人文关怀也不能只是流于形式,特别要警惕将人文精神技能化的倾向。仅仅掌握一些人文技能是不够的,而是需要来自内心、实实在在的人文精神,其最终目标在于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利益需求。首先,营造舒适医疗环境,让患者有家的感觉,心理安定不彷徨;其次,要体现温馨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与信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提供精湛的诊疗技术,让患者看到康复的希望,技术精湛不仅仅是高新技术,而更多的是合理选择适宜技术,满足患者就医的最大利益。

技术是医学的主要工具,而技术的应用则处处体现人性化问题,其中,减少技术的二次伤害是一项容易忽视而不容忽略的人性化问题之一[9]。疾病伤害了患者身体,而治病过程给患者带来的打击就是二次伤害,如打针、吃药、拍X光片、检验、麻醉、手术等。可以说,现代医学的各种诊疗技术都具有一定的伤害性,而这种伤害性具有非人性化的元素。然而,医生对诊疗过程中的这些附加伤害常常是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医疗中的伤害性是正常的;而对于患者来说,常常又是他们最担心和恐惧的问题之一。因此,在这种不可回避的伤害性手段中融入人性化关怀是极其必要的,例如,检查时动作轻一点,交流时语言温和一点,患者恐惧时态度好一点等,只有这样才能弥补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从而减少不良刺激带来的身心损害,促进疾病的转归。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生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3.2 抵制过度医疗是人性化医疗的主攻目标

谈及人性化医疗就一定涉及人性,而探讨人性也一定离不开“钱”这个字。“钱在哪心就在哪”是人类社会颠扑不破的道统,也是人性的根本现实,回避这个话题就是空谈人性化医疗。当今医学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医学走进资本,并逐渐资本化,其所带来的最大负面效应就是过度医疗。在资本逻辑驱动下,经济利益成为主体目标,医院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是为了赚更多的钱,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和诊疗项目不断增加,医疗费用也在大幅度飙升。关于过度医疗表现在此不做赘述,但其结果不仅仅是加重了医疗的二次伤害性,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当今医改的难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医疗反映了医学技术扩张和技术霸权主义,由于资本运行的无规则,也使医学很容易陷入无道德的资本陷阱。因此,技术的人性化应用与资本的道德化运行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关键环节,减少或消除过度医疗干预才是医学人性化发展的主攻目标,否则一切所谓的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等说辞都是纸上谈兵。

过度医疗所涉及的资本竞争是以人类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的利益掠夺,然而不论竞争中的胜负如何,受害者总是患者群体。患者花钱治病是为了自己健康需求,而医学提供健康服务是为了盈利,医患之间均有各自的利益需求,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医患双方共赢呢?首先,从人性的角度讲,让每个人的利益都最大化,那就要为他人着想,正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医患之间找到共同的利益边际,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也是对医生自己的关怀,只有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才能获得医院的长久利益,医学不能总是以高傲自居,而是要在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实现真正的人性化医疗。其次,就是医疗的公益性原则,要充分认识医学资本的特殊性,与其他资本的差别在于医学资本所涉及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其他商业可以有商品促销,即让需要买商品的人多买、不想买的人也买,可是医疗市场却不能进行促销,即不能让不需要治疗的人接受治疗,也不能让不需要吃药的人吃药、不需要手术的人接受手术,否则就是一种非人性的罪恶活动。因此,抵制过度医疗才是医学发展必由之路,即便是现代医学走进资本行列,也一定要做一个“童叟无欺”的好“商人”。

3.3 法律制度是人性化医疗的基本底线

“因性制法”是战国中后期法家和道家的治国通则,不仅体现对人性的因顺,还体现对人性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所谓“道生法,道法自然”,就是以自然为基础,因顺人性而制定各项法律制度,以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和民心、民性为理论依据,顺应人性自然规律,“民富则有耻”, 有耻则有法,知耻则守法。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人都愿意遵守社会法律制度而获得个人利益,而不想违法导致个人利益损害。但是,人也有面对外物诱惑而产生的嗜欲,容易受利益驱动而无视法律和侵害整体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言,人是从动物发展而来的,也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因此需要进行控制以规范人的公共行为。从法律角度看,人性中善恶并存是构成法制的基础,法制实践的基本要求就是“惩恶扬善”,对人类社会行为进行道德约束,为了不被法律制裁,就要克服自身本性中的恶念而展示善念。法制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但人性的自由并非完全没有约束,不危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应该是最基本要求[10]。

伦理、道德、良心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根本元素,但也需要医疗相关法律和制度的支撑。第一,履行医务人员职责与义务,维护患者利益和权利,尊重知情权、履行告知义务,践行医患共同决策模式,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杜绝医疗事故、促进患者康复。第二,控制医学资本扩张,限制过度医疗蔓延,源头治理价格虚高、技术“促销”行为,控制医疗费用飙升,满足患者医疗需求,解决“看病贵”问题。第三,坚守医学的公益性、可及性原则,加深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问题。第四,完善医疗法律缺陷,促进医患和谐关系,整顿医疗秩序,打击制假造假、恶意欺骗、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等行为,打击带有医疗欺诈和恶意干扰医疗秩序的犯罪行为,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第五,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性化医疗的核心环节,要举全国之力,规范各自为政的“局部化医疗”状态,建立符合人类共同需求的人性化医疗秩序。

3.4 医生的道德是推进人性化医疗的动力

人性具有多重属性,因此也是善恶并存,而人性化医学则是践行“去恶行善”。20世纪80 年代以来,思想解放运动极大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带来无节制的自由和私欲的膨胀,导致了去道德化倾向的形成,道德权威沦丧、德性受到贬损和边缘化[11]。这些无疑是对当今构建人性化医疗的巨大挑战。虽然法律、制度对临床医疗具有保障作用,但对实现人性化的医疗来讲,单纯的法律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如有些医生对患者漠不关心,只是满足一般的医疗程序,看病、检查、开单化验、开方取药,当遇到医疗风险时就远远避开,虽然这样做有悖于医学伦理,但也不违法或者说是守法的。可见,医生的道德与良心是实现人性化医疗的最根本要素,具备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和对患者深切同情感的医生乃是人性化医疗的中流砥柱。

人性化医疗是医学发展的最高层面,是一种主动的、发自内心的、自然形成的医疗模式。古今中外有数不胜数的、深受世人爱戴和尊敬的医学先辈、大家、专家、学者们,如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之所以被誉为“医神”、“医圣”、“活菩萨”,不仅仅是因为技术上的精湛,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仁爱之心,具备医学的美德,这是医学的精神支柱,也是医生的职业灵魂。今天也是如此,医务人员被大众誉为“白衣天使”,不仅是医生凭借现代技术挽救了无数生命,还是源于医生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情操;而单纯一个技术精良却道德败坏的医生绝对不是一名好医生,更谈不上“天使”,甚至技术越高,对人类的伤害会越大。因此,务必要认识到医生的道德良心对实现人性化医疗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要大力弘扬医疗实践中美德行为和形象,大力宣传医疗中的先进事迹,让医师的道德、美德成为医疗行业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4 结语

技术与资本主体化是构建人性化医疗的两个关键性难题,在资本统治下的技术理性带来人性灾难和种种异化现象,而解决医学技术的人性化问题仍需不懈努力。在技术理性主宰下,人的物化、异化程度是空前的,道德生存的希望也极为渺茫,“每个人只剩下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作为维护道德的唯一资源”。鲍曼认为,技术理性归根到底还是资本的自我意识,技术理性反映的是资本的现实诉求,技术自主化的实质仍是资本专制的意识形态[12]。可见,构建人性化医疗服务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系统工程,而实现医学的人性化目标首先需要超越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的视野,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需要优秀文化的支撑,需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广泛进行人性化医疗教育,倡导社会共识的伦理道德,从而逐渐内化成医务人员及广大公民内在的人性化意识,并自发、自愿地产生符合医学目的的人性化医疗活动。

猜你喜欢
医患人性化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