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深入近时空 着眼“特质”意味长

2019-02-26 02:23戴有胜
新闻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永和现场庙会

戴有胜

万事开头难,常用来比喻做事或为文在其初始阶段的不易。实际上,这同样也适用于新闻通讯报道开头的写作。要写出精彩曼妙、引发共鸣的通讯“导语”,必须绞尽脑汁,善假于物。

通讯,是一种细致、深入、形象、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及其变动的新闻体裁,为报纸、广播广泛采用。在通讯写作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皆可运用,以此充分表现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延展性。某种意义上,通讯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

新闻通讯分类不同,自然应有不同的开头写作方式。历经多年一线采写磨砺,笔者认为从新闻相关“现场”和内在“特质”入手写作新闻通讯报道开头,常会妙手偶得,别有风味。本文仅从常用的事件通讯、人物通讯和工作通讯入手,试析新闻通讯报道开头写法。

且看笔者采写的一例(下同)。《琅琊深秀福桑梓——琅琊山初九庙会侧记》开头写道:

年初九,雨淋淋。琅琊山,成了伞的海洋。

万千民众,从四面八方不约而同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琅琊山庙会。

远远的看见,滁州学院转盘几只硕大的彩球点缀空中,随风摇跃。通往庙会的琅琊大道、西涧路人头攒动,两旁早已布满摊点。

离山门愈近,气氛愈浓。激情的叫卖,震撼的舞曲,人群的喧闹,汇成交响,往复回荡。

雨,连绵不断。人们全然“忘却”,依旧劲头十足,涌向山里。或许,这丝丝喜雨将让他们的祈福更加灵验。

琅琊山庙会,是滁州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在每年正月初九举办,迄今有1700年历史,已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最初是因香客信众在初九这天,庆祝玉皇大帝诞辰、祭祀东岳大帝之女碧霞仙姑而产生,后逐渐发展成为集宗教、民俗、商贸、文体、展销、推介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民俗盛典。自1981年由琅琊山管委会组织实施以来,已成功举办32届,游人最高达26万人次。 逛琅琊山庙会、展文化魅力、品特色小吃、创庙会品牌,是近年来庙会主题,其中贯穿“逛、展、品、创、赏、玩”主线,融合宗教、文体、商贸、展销、咨询、推介等各类活动。今年依然。

是日清晨,年届花甲的曹明娣比往常起得还要早。她将和市喜洋洋艺术团同伴们在琅琊山庙会上一秀“达人”。天公虽不作美,但挡不住“团员们”表演的激情。冒着雨,她们演绎了花灯、快板、说唱、歌舞等全套才艺。雨大了,索性在临时帐篷里进行。

与她们一样,几乎年年都来的,还有市夕阳美艺术团、滁州市民间艺术团。“团员们”的无畏精神,深受游人赞誉。

这篇庙会通讯,开头便是雨景,接着从赶会群众、渐进山门沿途现场层层“倒逼”,带领读者融入。稍后,加以庙会背景,提升可读性。再后,又是庙会活动现场,逐步推开,饶有兴趣。

一、“现场”导入,依托视觉引人入胜

(一)细致观察,娓娓道来

新闻本身就有明确的发生时间、地点,伴生相应现场。这种情况下,只需如实细致观察,娓娓道来。

例1、《春入新年百事谐——我市首次举办“打春牛”迎新春活动见闻》开头:

2月4日,立春之首,温暖阳光照耀大地,万物苍生蠢蠢欲动。104国道穿境而过的来安县水口镇,被令人心仪的春天气息紧紧包围着。

10时许,千余平方的建阳文化公园,聚拢着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三道大型彩虹门,拔地而起。数十条横幅,随风摆动。显示墙上,不停地翻动着“聚焦十九大 迈向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返乡务工创业 建设美好家园”等字幕。数十种地方农产,“陈列”展销。早已搭建完毕的舞台,铺就红毯。东南隅,一条满身金色的塑牛,头硕体肥,耳尖目圆,额顶红花,脚踏彩带,“牛气冲天”,朴实可爱。

牠,就是今天的“主角”。在这里,镇政府和嘉浩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共同举办立春文化节——“打春牛”活动。

如何截取精华现场、亮点现场、有用现场?在现场描写时,不要孤立地、单纯地“王顾左右而言他”,应就现场写现场。记者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信息,要选取、捕捉与之匹配、密切关联的细节,以此呼应主题。

2月4日,是立春首日。温暖和煦的春日阳光,蠢蠢欲动的万物苍生,紧紧包围的春天气息,都是映衬主题的春景。显示墙上不停地翻动着的“聚焦十九大 迈向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返乡务工创业 建设美好家园”等字幕,预示了春天给人们带来大干快上的美好希望和不懈斗志。东南隅一条满身金色的塑牛,作为“主角”,直接点题,从而拉开活动序幕。“打春牛”,表面上是种仪式,其实是借此提醒人们该收收心、提提神,备战春耕,干事创业。有道是,人勤春来早,一年之计在于春。

例2、《街頭救助记》开头:

2月18日,最低温度-3℃,天空一直飘着雪。

交加的风雪,包裹着滁城。少见的倒春寒,人们有点措手不及。即便在午后,势头也丝毫未减。

3时许,顶着厚厚积雪的两辆面包车,缓行街头。而“救助专用”的车身标识,却一目了然。不言而喻,这是市救助站在雪中送炭、实施救助。

如同“诺亚方舟”, 救助车穿梭在清流路、南谯路、天长路、紫薇路、双拥路、育新路……搜救着亟需帮助的人。

在天长中路,一店家门口,一老者向行人跪乞着。见此情形,救助工作人员快速打开车门,走向前去。

关于现场描写的方式方法,有开门见山式、旁敲侧击式、善用修辞式、对话表达式、倒叙逆推式、对比反差式等。而对比反差式,运用的实际效果则更为理想。通过前后变化对比、心理波动起伏、周边环境反差,让读者“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是优良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和政府心系民生的具体实践。《街头救助记》开头中,从寒冷、下雪切入,少见的倒春寒,人们有点措手不及。不言而喻,在糟糕天气下,政府仍然记挂着鳏寡孤独、无援盲流,更体现以民为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服务宗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通讯的新闻性首当其冲,内容具象、丰厚、表达方式多样。就是说,现场必须是客观真实发生的事实,而不能是塑造、虚构的。

(二)对于错过“当天”的通讯,可以借助“再进现场”补救

所见场景,要与所写主题契合,即映射主题、服务主题、埋下伏笔,从而引事“出洞”。如此一来,事件再次“发生”,剥洋葱般,依次“推、拉、摇、移”,和盘托出,旧闻也有了新意。

例1、《民本至上解“心锁”——滁城农机巷多措并举改造见闻》开头:

10月18日,缕缕晨光洒在“曲折”的农机巷。

铺设一新的沥青路面,明亮可鉴,承载着匆匆过往的行人与车辆。白墙灰脚好人榜,减速慢行全路段。一切,显得如此整洁、有序和鲜活。

全长1500米的农机巷,连接天长路和琅琊路,“辐射”民众成千上万,隶属琅琊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路社区。然而,就在2个月前,这条悠长且颓圮的小巷还是令人揪心的“阴影”。好在,创城“疾风”吹来,让它终于迎来“洗心革面”的一天。

例2、《美丽乡村创新路——明光涧溪镇在全市首推“巷长制”解决创建“老大难”》开头:

临近春节,明光市涧溪镇白沙王村在外务工人员纷纷“回巢”。长期“阔别”家乡的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原本陈旧破损的外墙,粉饰一新,层次分明。更有甚者,作“壁上观”,“报春”、“吉祥如意”、“源远流长”、“共建美丽乡村 共享美好生活”等主题字画见诸其中。长短不一的23条巷,巷巷有“名”,选用仿古木精制而成。数十盏路灯,“镶嵌”在齐整的水泥路边。重新打造的畅通管道,让污水有了“归宿”。刚建的2座公厕,彻底取代令人掩鼻的“茅房”。房前屋后,乱搭违建拆除殆尽,车辆、物品摆放有序。12名环卫工人,守土有责,对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天保洁,无处“惹尘埃”。脏、乱、差的历史“灰飞烟灭”,近800户、2600人的白沙王村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变成“公主”。

叫人难以置信的此情此景,殊不知,得益于涧溪镇探索推行的“巷长制”。简而言之,即一巷一长、一巷一策、一巷一评。“巷长”划片管理,分疆以治,对辖区内基础设施、环境现状进行无微不至“护理”。

显然,上述的农机巷改造、“巷长制”推行,已是“昔日黄花”,错失先发良机。但再入现场,勾勒描述,情景复原,依然起到“同日而语”之效。这些现场,好比让读者置身其间,亲眼目睹。

二、“特质”介入,把握与主题的内在联系

(一)从细节介入,“釣”出读者的阅读兴趣

采访中,工作有的业已结束,有的正在进行,有的即将开始。不管哪一类,如若平铺直叙,带来的效果一定是枯燥无味的。但是,从工作的一点、片段、作用或关联切入,将“钓”出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1、《“飞龙”跃滁——写在滁州市清流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启动之际》开头:

褚永桂,走了近半个世纪,从未像如今这样开心。

要知道,再过些时日,他将携手妻小,举家入城,彻底告别厮守30年的清流河畔。远离长期倍受困扰的蚊虫、恶水和糟糕道路,这一天,褚永桂盼了很久。

然而,若不是当下清流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的实施,褚永桂的艰难时事不知还要延续多久。

清流河出自滁河,绵长敦厚,像一位母亲,为乡梓奉献心血。但是,时经久远,身体出现状况,险情潜伏,环境难堪,招怨不断。

这一窘境,2009年迎来生机。12月28日,市委、市政府心忧黎民,挤出“财政”,斥资治理。范围圈定在老五孔桥至会峰路桥下游500米之内,数十里之遥。

根据蓝图,两次成功“手术”后,防洪、排涝、景观、市政,四位一体的大型滨水生态线将闪亮在滁人面前,貌似巨龙,游弋城际。

声势浩大的清流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如果在报道时开门见山、堆砌材料,势必索然寡味。本文从切身受益的群众褚永桂下笔,从该项工程带来的实际作用入手,自然更有说服力,更具可读性。

例2、《精制的“皮肤衣”——滁城道路改造建设印象》开头:

在滁城堪称“元老”的遵阳街,即将“洗心革面”。

随着政府年中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着力推进,这条逼仄的“百年老街”,不日插上升级“翅膀”,划出靓丽的风景线。

8月下旬的滁城,虽入秋多日,但温度一直未减,依旧让人坐立不安。

遵阳街90号,一处“破旧”的寻常人家。现年耄耋的周同俊老两口,在这里已坚守了半个世纪之久。

20日清晨,天阴了下来。周老“宅”在60来平方的小屋,袒露上身,靸着凉鞋,借房梁上吊着的“节能”三角扇消暑。老伴坐在旁边的地席上,摇着蒲扇。

狭小的空间,简陋的条件,面对高温,老两口也只能如此应付了。他们一直期待着,门前的街道早日改造。

旧称“七十二条半巷”之一的遵阳街,从文德街与东大街交汇处向东,也就是“老东关”。多数居民,在上个世纪30年代,随祖辈从山东、苏北、南京、淮北、河南及周边地区“迁徙”此地,从事商业、工匠、民间手工艺制作等行业。

曾今的繁华,如今销声匿迹。而随着滁城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南移,遵阳街渐渐“边缘”,甚或被遗忘。

遵阳街改造的“声音”,几年前就传出,时至今日,终于有了“图像”。

街道过往,几经波折。先前是沙子铺就,后来改为青石板,当下变成高档的水泥路。但时过境迁,路面受伤累累,坑洼不平,已成为东关“土著”埋怨的谈资。

这一点,木匠出身的周同俊记忆深刻。14岁那年,懵懂的周同俊举家辗转于此。遵阳街道的幕幕,在他脑海里,已定格成“胶片”。

滁城道路改造建设非一日之功,侃侃而谈、泛泛而言会令读者雾里看花、不见真切。本文“弯弓盘马,引而不发”,从一条老街牵出,再从耄耋老人的殷殷企盼着手,最后把点落到了滁城全盘的道路改造建设。有点有面,有场景有真相,有感受有实效,远比直来直去、板起面孔说教,来得意想不到、出其不意。

(二)人物通讯,重在写活人物精气神

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物辈出。新闻报道里,人物通讯占据一席。各媒体不惜笔墨,选取典型,传递正能量,引导尚德。写活人物精气神,感染、影响之力自不待言。

例1、《永和山民在一起——记全椒优秀共产党员、“十大好人”、孤山卫生院长王永和》开头:

夕阳西下,炊烟又起。

孤山坡上,王永和给老乡看完病,伫立诊室门口,眺望着远方,一脸释然。

18年了!将知“天命”的王永和,厮守着孤山这旮旯村。眼前错落有致的18级台阶,仿佛记载着王永和与孤山18年的风雨情结。

孤山,既小又偏更穷,在全椒县的版图上显得尤不起眼。一位老者感言,要不是做工孤山,压根不知还有这个地儿。虽离县城不到百里,但其九曲十弯的盘山路却足以让人生畏。先天条件匮乏,自身后劲示弱,加之此前两次撤并,孤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山”。

没有人对孤山感兴趣,王永和却例外。

能否写好人物通讯,足见记者功力。开头时,应努力寻找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工作、生活场景或片段,铺将开来,然后再去触摸人物的灵魂。

夕阳西下,炊烟又起。孤山坡上,王永和给老乡看完病,伫立诊室门口,眺望着远方,一脸释然。这是王永和定格18年的司空见惯的情景,既表达了王永和工作的“两点一线”和单调无趣,又侧面反映了王永和为基层群众行医的从容坚守和淡泊名利。

例2、《“我是火化工!”——記中国第一届殡葬专业生、滁州殡仪馆火化班长王文》开头:

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抬上轨道,打开炉门,推进堂口。偌大的火化间,王文不停地忙碌着。半小时后,逝者化为灰烬。

“生受尊重,死尤然。”作为火化工的王文,对生与死的理解和感悟,更显深刻。

在时而冷冰时而炙热的火化炉前,80后王文,不知不觉站了12个年头。

2000年8月1日,王文报到。滁州殡仪馆里,王文算是“元老”。1999年,中国第一届殡葬专业生毕业。王文,是安徽籍的14人之一。

上班不久,王文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尸体。活生生的生命变为冷冰冰的尸体,刚满20岁的王文无法接受。那一夜,他失眠了,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克服心理障碍,在殡仪馆工作是“第一关”。事实上,这才是开始。

人物的先进性、典型性,从何而来?不用说,是通过做事做人的点点滴滴见其精神。有的人物做大事,做了很多事,可圈可点的事迹如数家珍,而有的人物只是做小事,做平常事,做本职事。但是,他们能坚韧执着,从一而终,不离不弃,而不是心猿意马、沽名钓誉。人物通讯的开头写法,讲究“小”字起笔、“细”字行文、“深”字挖掘。

王文只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可是,他所从事的工种——火化工,却让人“不寒而栗”,避趋之。在开头,记者只选取了他日常工作火化逝者的场景。天天面对死亡,而王文毫不惧怕,这是强大的心理,更是对生命的深刻认知和理解——“生受尊重,死尤然。”随后,通讯从首次接触时的心理障碍、难以忍耐的工作环境、日常生活的不受待见、谈婚论嫁的“一票否决”,到最后为人接受、受人尊重、爱岗敬业,把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不平凡的事迹和精神,诉诸笔端,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默默奉献、不计得失、甘当钉子的大写“人”字。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永和现场庙会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庙会经济
“画”出学生的思维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关门
闹中取“景”话庙会
恐惧